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6年 46卷 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论著
临床经验
护理研究
个案报告
综述
论著
859
两种原代培养方法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的影响
周昌钻,郭航远,孟立平,季政
目的:探究胶原酶消化法和植块法培养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对细胞收缩表型影响的特点。方法:使用II型胶原酶消化法和植块法分别离体培养原代VSMCs,并获取第1代、第2代、第4代、第8代、第12代VSMCs,Western blot检测不同代数表型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α)、调宁蛋白(calponin)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情况;随后检测不同培养方法间表型标志蛋白表达差异,并用划痕实验和MTT实验检测迁移、增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SMA-α胞内表达。结果:消化法最初可获得明显优于植块法的VSMCs收缩表型,表现为SMA-α和calponin高表达,OPN较低表达,增殖、迁移能力相对较弱。培养至第8代后,2种方法的细胞都发生显著的表型改变,增殖、迁移能力增强且消化法细胞呈现更强的去分化表型趋势。结论:II型胶原酶消化法可快速获得良好收缩表型的VSMCs,在第4代前具有优于植块法的收缩表型。
2016 Vol. 46 (12): 859-864 [
摘要
] (
736
)
HTML
(1 KB)
PDF
(2768 KB) (
1021
)
865
条件性刺激诱导大鼠建立异丙酚复吸行为
王本福,杨晓玮,赖苗军,周文华,连庆泉
目的:利用条件性刺激诱导大鼠建立异丙酚复吸行为。方法:在固定比率(FR=1)程序下连续训练14 d建立自身给药,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戒断1 d(R1)组、戒断14 d(R14)组和戒断30 d(R30)组。大鼠进行复吸测试2 h(前1 h为实验笼空间环境诱导,后1 h为条件性刺激诱导),记录动物在2 h内的有效或无效鼻触数。结果:异丙酚自身给药训练14 d,建立了稳定的异丙酚静脉自身给药行为。和无效鼻触相比,有效鼻触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1组比,R14组有效鼻触数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30组有效鼻触数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条件性刺激诱导的有效鼻触反应比实验笼空间环境的诱导作用更强烈(P<0.05)。结论:条件性刺激可以诱导大鼠建立异丙酚复吸行为,异丙酚具有明显的复吸特性。
2016 Vol. 46 (12): 865-868 [
摘要
] (
622
)
HTML
(1 KB)
PDF
(1566 KB) (
759
)
869
WNK1激酶对Maxi K通道的调节作用
施珍,周丽娜,张益前,王德选,庄捷秋
目的:研究WNK1激酶对Maxi K通道的调节作用。方法:将携带WNK1和Maxi K目的基因的质粒DNA转染在HEK-293T细胞上,分别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观察WNK1对Maxi K在细胞上分布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实验组的Maxi K在细胞上的分布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和实验组2的Maxi K总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实验组1相比,实验组2的Maxi K总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WNK1能上调Maxi K的总蛋白表达水平,且随着WNK1 DNA剂量的增加,上调作用逐渐增强,显示其上调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2016 Vol. 46 (12): 869-872 [
摘要
] (
659
)
HTML
(1 KB)
PDF
(1586 KB) (
726
)
873
靶向热休克蛋白-27基因沉默对5-氟尿嘧啶诱导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黄崇杰,刘长宝,胡万乐,蔡锚
目的:通过RNA干扰抑制热休克蛋白-27(HSP27)基因的表达,探讨沉默该基因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大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阴性siRNA转染组(NC组)、HSP27-siRNA转染组(siRNA组)、单纯5-FU组(5-FU组)、5-FU+阴性siRNA转染组(NC+5-FU组)、5-FU+HSP27-siRNA转染组(siRNA+5-FU组),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将HSP27-siRNA导入SW480细胞,CCK-8法检测靶向HSP27的siRNA和5-FU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转染后细胞在5-FU作用下的早期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及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siRNA+5-FU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同期siRNA组和5-FU组,表明联合应用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siRNA组和5-FU组均可诱导SW480细胞凋亡,两者联合应用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升高,与Normal组及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RNA+5-FU组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Cytc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siRNA组和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靶向HSP27-siRNA能有效抑制大肠癌SW480细胞HSP27蛋白的表达,上调Active-casepase-3、Active-caspase-9、Cytc蛋白的表达,增强5-FU诱导SW480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对5-FU的耐药。
2016 Vol. 46 (12): 873-877 [
摘要
] (
764
)
HTML
(1 KB)
PDF
(1755 KB) (
795
)
878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远端外翻角影响因素探讨
吴鹏,郎俊哲,刘扬波,陈雷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远端外翻角(DFVR)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1日至2014年2月1日间因骨性膝关节炎入院行初次人工TKA的患者共222例作为研究对象,测量DFVR。观察并记录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股骨长度、股骨颈干角(FNSA)、股骨颈长度(FNL)、股骨弯曲角度(FBA)及股骨远端解剖轴外侧角(mLDFA)等参数,并分析与DFVR的相关性;定义FBA>3°为股骨弯曲,分为弯曲组和非弯曲组,比较并分析2组在不同DFVR的力线不良发生率。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DFVR为6.66°±2.06°(2.78°~12.84°),与FBA有强相关性(r=0.845,P<0.01),与年龄及mLDFA有弱相关性(r=0.377、0.446,P<0.01),与其余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明显的股骨弯曲(FBA>3°)的发生率为37.8%,弯曲组与非弯曲组在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度为5°或6°时,力线不良的发生率(截骨误差>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股骨远端外翻截骨角度为7°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中股骨弯曲发生率较高,且DFVR与股骨弯曲关系密切。
2016 Vol. 46 (12): 878-882 [
摘要
] (
751
)
HTML
(1 KB)
PDF
(1641 KB) (
815
)
883
α-硫辛酸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br#
王莹,王恩,王凤,罗华荣,李卫玲,李彩
目的:探讨α-硫辛酸(α-LA)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8只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用液氮冻伤术建立AS易损斑块模型,随机分为α-LA组和对照组。2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即刻给予等量α-LA和0.9%氯化钠溶液注射,隔日1次,连用4周。4周后光镜和电镜观察AS斑块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治疗前后斑块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羟胺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结果:AS易损斑块模型成功建立。2组大耳白兔易损斑块处均有ICAM-1、VCAM-1及MCP-1蛋白的高表达,且α-LA组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α-LA组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2组血清MMP-9、hsCRP及ox-LDL含量均比治疗初明显降低(P<0.01),但α-LA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LA具有抗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从而起到稳定AS易损斑块的作用。
2016 Vol. 46 (12): 883-886 [
摘要
] (
857
)
HTML
(1 KB)
PDF
(1917 KB) (
1002
)
887
TNF-α和IL-6在鼻咽血管纤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吴贤敏,叶凡,武鹏,陈晓云,林昶,廖志苏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鼻咽血管纤维瘤(JNA)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TNF-α和IL-6在JNA骨质破坏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F-α和IL-6在20例JNA患者和10例正常下鼻甲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NF-α和IL-6蛋白在JNA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90.0%,明显高于TNF-α和IL-6蛋白在下鼻甲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20.0%)(均P<0.01)。TNF-α和IL-6蛋白的表达与JNA临床分期无关(均P>0.05)。结论:TNF-α和IL-6在JNA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是参与JNA骨质破坏的影响因素。
2016 Vol. 46 (12): 887-890 [
摘要
] (
646
)
HTML
(1 KB)
PDF
(1572 KB) (
731
)
891
温州地区气象因素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
周爱华,岳亚延,金增游,潘璐璐,张营营,王丹,钱燕,张园海,吴蓉洲,褚茂平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川崎病(K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地区住院的KD患儿资料及该地区气象资料,对每月KD发病人数与同时期该地区气象因素,包括降雨量、风速、日照时长、气温及气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地区约1 956例KD住院患儿纳入本研究,KD发病率以春夏季为高,冬季发病率较低。降雨量与KD发病率成正相关(r=0.217,P<0.05),气压、风速与KD发病率成负相关(r=-0.209、-0.652,P<0.05),气温、日照时数与KD发病率相关性不显著(P> 0.05)。结论:KD的发病与气象因素具有一定相关性。
2016 Vol. 46 (12): 891-895,900 [
摘要
] (
629
)
HTML
(1 KB)
PDF
(2690 KB) (
855
)
896
TNF-α和明胶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动态变化
阮妙华,王丹,王凯,周爱华,褚茂平,陈其,钱燕
目的:探讨TNF-α和明胶酶MMP-2、MMP-9在病毒性心肌炎(VMC)中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周龄近交系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感染组(n=60),分别给予PBS和含10-5.69 TCID50/mL的CVB3液0.1 mL注射,分别在第4、第10、第21、第30天各随机取8只小鼠处死并取血和心脏标本。Reed-Muench法测定接种病毒滴度;HE染色后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心肌组织MMP-2、MMP-9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的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MMP-2和MMP-9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MMP-2、MMP-9表达与心肌病理积分、TNF-α浓度均呈正相关。结论:在小鼠CVB3心肌炎中TNF-α及其下游产物MMP-2和MMP-9水平上调,可能参与VMC的病理生理过程。
2016 Vol. 46 (12): 896-900 [
摘要
] (
606
)
HTML
(1 KB)
PDF
(1493 KB) (
803
)
901
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野生型基因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张裕坚,戴一洳,夏芳芳,刘乐,徐旭仲
目的:对在体外循环(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的成年患者,筛查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野生型基因,观察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择期行CABG的患者48例,根据对ALDH2基因SNP504位点检测结果,分为2组:野生型组(携带ALDH2野生型基因,n=29)和突变型组(携带ALDH2突变型基因,n=19)。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术后24 h中心静脉血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记录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和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使用评分。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术前左室射血分数、CPB时间、冠脉搭桥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野生型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突变型组(均P<0.05)。野生型组术后24 h cTnI、Mb、CK-MB含量低于突变型组(均P<0.05)。野生型组MDA含量低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术后24 h变力性药物使用评分低于突变型组(P<0.01)。结论:对于在CPB下行CABG的患者,携带ALDH2野生型基因能显著降低醛类堆积,减少心肌损伤,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对心肌I/R具有保护作用。
2016 Vol. 46 (12): 901-904 [
摘要
] (
679
)
HTML
(1 KB)
PDF
(1461 KB) (
787
)
临床经验
905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
于跃远,孙仁义
目的:评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面颊部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双侧基本对称低位水平阻生智齿患者35例,一侧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面颊部外敷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设为实验组),对侧不予外敷(设为对照组),自体双侧对照,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实验组术后24、48 h疼痛、肿胀度、张口受限比对照组轻,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局部外敷能减轻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短期肿痛及张口受限。
2016 Vol. 46 (12): 905-908 [
摘要
] (
690
)
HTML
(1 KB)
PDF
(1563 KB) (
1182
)
909
阻力指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贺芬宜,司徒明珠,严赟
目的:研究阻力指数(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14例腺淋巴瘤和17例恶性肿瘤术前超声的血流信号特点,并测量其初级供血动脉的R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腮腺恶性肿瘤的RI阈值,并计算其对腮腺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结果:①良性多形性腺瘤中90%(20/22)肿瘤血流信号在Ⅰ-Ⅱ级之间,腺淋巴瘤中79%(11/14)肿瘤血流信号在Ⅱ-Ⅲ级之间,恶性肿瘤中76%(13/17)肿瘤血流信号在Ⅲ-Ⅳ级之间,且3组之间的血流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RI≥0.69作为诊断标准,对腮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为82%,特异度为70%。结论: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血流信号的特征与其病理学基础相关,通过确定的RI阈值,有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鉴别,尤其有利于血供均较丰富的腺淋巴瘤与高度恶性肿瘤之间,低度恶性肿瘤与良性多形性腺瘤之间的鉴别。
2016 Vol. 46 (12): 909-911,915 [
摘要
] (
652
)
HTML
(1 KB)
PDF
(2854 KB) (
754
)
912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儿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水平的影响#br#
郑博,王淼,倪丽艳,曾毅,刘凡理
目的:探讨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对儿童变应性鼻炎(AR)血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持续性中重度AR儿童,按家属意愿,31例患儿接受SIT(SIT组),20例患儿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检测SIT组和药物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并记录鼻炎症状评分(TNSS)和药物评分。结果:SIT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43±8.80)ng/mL和(78.78±6.2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1),药物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分别为(70.17±8.32)ng/mL和(69.27±6.69)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P>0.05)。SIT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52±2.16下降至4.10±1.96(t=7.53,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84±1.21下降至1.06±1.00(t=14.23,P<0.01)。药物组治疗1年后TNSS评分由治疗前的7.35±2.08下降至4.35±1.23(t=9.25,P<0.01),药物评分由治疗前的4.60±1.76下降至2.60±0.99(t=5.03,P<0.01)。2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血清IDO浓度与相应的TNSS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SIT可明显控制AR症状,减少药物使用。AR患儿血清IDO水平随SIT进展而升高。IDO可能在SIT引导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6 Vol. 46 (12): 912-915 [
摘要
] (
597
)
HTML
(1 KB)
PDF
(1461 KB) (
712
)
916
C型臂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
李玉安,张敬东,易先宏,毛诚晃
目的:探讨在C型臂辅助下对儿童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28例有移位的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患儿,男15例,女13例,年龄8~14岁,平均10.3岁。所有患儿在C型臂X线机监控下使用经肘外侧入路小切口(<2 cm)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后前位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采用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肘关节的疼痛、活动范围以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儿术后随访7~36个月(平均24.2个月)。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最低分为80分,最高分为100分,平均得分92.5分,其中优20例,良8例,优良率100%。所有患儿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性坏死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C型臂X线机辅助下经肘外侧入路小切口(<2 cm)骨折复位空心螺钉后前位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便及并发症少的特点,是一种治疗儿童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的理想方法。
2016 Vol. 46 (12): 916-918 [
摘要
] (
682
)
HTML
(1 KB)
PDF
(1506 KB) (
733
)
919
消化道腔外鱼刺致耳鼻咽喉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叶凡,陈建福,吴贤敏,陈焕琦,林刃舆
目的:探讨鱼刺引起耳鼻咽喉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鱼刺引起并发症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诊断及处理办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颈部脓肿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3例且病情较重,脓液培养阳性者1例),喉梗阻1例,声带肉芽肿1例,颈部无痛性包块2例。9例行颈部CT和(或)颈部B超检查明确异物存在及并发症类型,1例行电子喉镜检查明确异物存在。10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9例取出异物且预后佳,1例首次手术失败未取出异物,复发后二次手术成功;全部患者术后至少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异物鱼刺引起耳鼻咽喉并发症比较少见,术前影像学及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积极处理可有效解决并发症,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2016 Vol. 46 (12): 919-922,926 [
摘要
] (
591
)
HTML
(1 KB)
PDF
(2877 KB) (
1013
)
923
肾透明细胞癌彩色多普勒与超声造影特点分析
王小花,潘尹,罗洪霞,林益怡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实时超声造影(CEUS)的具体特征及实用性。方法:对手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CCRCC的CDFI和CEUS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CDFI表现及CEUS模式下的增强特点。结果:①CCRCC的CDFI表现:血流丰富型10例,血流稀少型24例;诊断准确性为52.94%。②CCRCC的CEUS表现:共34例,CEUS增强模式有4种,快进快退(26/34)、快进慢退(6/34)、慢进慢退(1/34)及慢进快退(1/34),并以快进快退为主(x2=66.667,P<0.01);增强强度分为3种,分别为高强化(25/34)、等强化(5/34)、低强化(4/34),并以高强化为主(x2=37.147,P<0.01);强化形态分为环形强化和不均匀强化,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18,P>0.05)。CEUS诊断CCRCC的准确性为82.35%,与CD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9,P<0.05)。结论:CCRCC的实时CEUS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比CDFI更敏感地显示CCRCC的血流灌注特点,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信心。
2016 Vol. 46 (12): 923-926 [
摘要
] (
724
)
HTML
(1 KB)
PDF
(1564 KB) (
1264
)
护理研究
927
经肛辅助下腹腔镜入路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施若霖,徐小群,徐昶,许多,宋华羽,倪士昌,叶星照
目的:探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辅助下腹腔镜入路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肛腹腔镜入路实施TME,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护理要点,积极做好护理配合。结果:6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结论:优质的手术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016 Vol. 46 (12): 927-930 [
摘要
] (
643
)
HTML
(1 KB)
PDF
(1390 KB) (
962
)
个案报告
931
急性未分化白血病1例
陈阳,施益芬,陈莉莉
2016 Vol. 46 (12): 931-932 [
摘要
] (
606
)
HTML
(1 KB)
PDF
(1373 KB) (
1011
)
综述
933
基于海马神经元组群的癫痫仿真模型研究进展
郑茜茜,陈亮亮,叶学松
癫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此研究者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研究其发病机制。在实验基础上建立癫痫仿真模型有利于人们探索癫痫发病机制及研制抗癫痫药物。大量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生与海马结构变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广泛研究的、基于生理解剖的海马神经元组群的癫痫仿真模型的研究工作,并结合我们目前的工作展望癫痫仿真模型的发展趋势。
2016 Vol. 46 (12): 933-937 [
摘要
] (
653
)
HTML
(1 KB)
PDF
(1931 KB) (
1545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