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3年 53卷 11期
刊出日期:2023-11-25

病例分析
高教研究
综述
封面和目录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述评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论著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文献研究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23 Vol. 53 (11): 0- [摘要] ( 87 ) HTML (1 KB)  PDF (8677 KB)  ( 338 )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述评
861 胃癌合并肌少症患者的综合防治策略
蒋智轩,邵建灿,高泽侃,支怀庆,沈擎正,沈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1
胃癌和肌肉减少症(肌少症)均是与年龄高度相关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肌少症和胃癌的患病率均持续走高。胃癌患者由于营养成分摄入的减少,导致其肌少症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因此,胃癌患者合并肌少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肌少症人群有着更多的术后并发症、更高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的包括死亡在内的不良结局风险,肌少症被认为是胃癌防治工作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笔者对合并肌少症的胃癌患者从肌少症的诊断、肌少症对胃癌治疗过程的影响和胃癌合并肌少症的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临床医师进行更好的防治工作。
2023 Vol. 53 (11): 861-867 [摘要] ( 249 ) HTML (1 KB)  PDF (1257 KB)  ( 735 )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论著
868 基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探索胸椎截面的骨骼肌指数在肌少症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蒋智轩,鲁杨滨,黄坚强,邵建灿,高泽侃,支怀庆,沈擎正,沈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2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下胸椎截面的骨骼肌指数(SMI)诊断肌肉减少症(肌少症)的可行性,并与常规诊断肌少症的腹部CT下第三腰椎截面(L3)的SMI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指标对于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1 096例胃癌患者。在横断面CT图像上测量第十二胸椎(T12)和L3水平的骨骼肌面积(SMA),计算两个水平所对应的SMI和T12水平诊断肌少症所对应的骨骼肌截断值。分析两个水平的CT图像参数的相关性和两个水平下诊断的肌少症对于胃癌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胃癌患者诊断肌少症的T12水平SMI(SMI-T12)的截断值为29.2 cm2/m2,女性为25.3 cm2/m2。男性截断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3%、77.0%和0.858,女性为71.0%、61.8%和0.737。所有胃癌患者中,T12水平下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T12(+)]有167例(15.2%),L3水平下诊断为肌少症[肌少症-L3(+)]有154例(14.1%),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88)。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少症-T12(+)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502,95%CI =1.159~1.948,P =0.00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少症-T12(+)和肌少症-L3(+)都与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显著相关(P =0.002,P =0.020)。结论:T12截面下的SMI可用于肌少症的诊断,其诊断的肌少症是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 Vol. 53 (11): 868-874 [摘要] ( 196 ) HTML (1 KB)  PDF (1629 KB)  ( 641 )
875 中线蛋白2在胃癌中表达上调并促进胃癌细胞恶性表型
陈谢滔,胡贤静,邱天乐,沈贤,薛向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3
目的:研究中线蛋白2(MID2)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MID2表达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组织标本420例,联合TCGA数据库评估MID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靶向MID2基因的过表达质粒和小干扰RNA(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通过CCK-8实验评估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评估胃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结果:MID2表达水平在胃癌组织中上调(P <0.05);MID2 高表达预示着胃癌患者较短的总体生存期(P =0.002)、无病生存期(P =0.002)、无进展生存期(P =0.003)。上调MID2的表达可以显著促进胃癌细胞BGC-823和SGC-7901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P <0.05);敲低MID2能够显著抑制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P <0.05)。结论:MID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MID2高表达与胃癌患者较差的预后相关,上调MID2的表达可以显著促进胃癌细胞恶性表型。
2023 Vol. 53 (11): 875-880,888 [摘要] ( 192 ) HTML (1 KB)  PDF (2139 KB)  ( 666 )
881 Polo样激酶4抑制剂Centrinone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影响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
张良,杨嘉麒,张特明,黄颖鹏,游涛,倪仲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4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4(PLK4)抑制剂Centrinone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PLK4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在人类蛋白组数据库中分析PLK4在胃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不同浓度(0、1、2、5 μmol/L)的Centrinone处理不同胃癌细胞系,再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检测Centrinone对AGS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GS细胞凋亡的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半胱天冬酶-3(Caspase-3)、BCL-2、BAX等的变化。结果: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PLK4 在胃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且与胃癌预后相关(P =0.001)。细胞生长实验显示Centrinone对AGS、BGC和SGC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其中AGS最敏感(IC50=1.386 μmol/L)。细胞迁移实验提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胃癌细胞迁移的数量越少(P <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细胞凋亡比例越高(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entrinone浓度越大,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Caspase-3的裂解体表达量增多越明显(P <0.05),BCL-2蛋白表达量减少越明显(P <0.05),而BAX的蛋白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 >0.05),同时检测发现PI3K和AKT的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 <0.05)。结论:PLK4抑制剂Centrinone可以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通过抑制BCL-2表达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发挥作用。
2023 Vol. 53 (11): 881-888 [摘要] ( 245 ) HTML (1 KB)  PDF (2576 KB)  ( 564 )
889 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在结肠癌中高表达并促进结肠癌细胞恶性表型
项益岚,胡渊博,黄婷婷,陈谢滔,陈琛斌,卢明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5
目的:研究甲基转移酶样因子3(METTL3)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并探讨METTL3表达对结肠癌细胞不同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综合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和4 个不同来源的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集中1 278 例结肠癌组织和41 例癌旁组织中METTL3 基因的表达差异;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METTL3 表达高低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收集2014—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481 例结肠癌组织和59 例癌旁组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ETTL3蛋白的表达差异。采用小干扰RNA(siRNA)分别敲低结肠癌细胞系DLD-1和HCT-116中METTL3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 法和Transwell法检测METTL3 表达对结肠癌细胞系不同恶性表型的影响。结果:在TCGA数据库和本中心结肠癌组织标本中,METTL3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升高(P <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ETTL3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较短的总生存期(Log-rank P =0.028)和无病生存期(Log-rank P =0.035)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METTL3 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335,95%CI =1.032~1.738,P =0.030)。同时,敲低METTL3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DLD-1和HCT-116的增殖(P <0.01)和迁移侵袭能力(P <0.01)。结论:METTL3 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并可以作为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敲低METTL3 表达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恶性表型。METTL3 可能作为致癌基因参与结肠癌恶性进展。
2023 Vol. 53 (11): 889-895,904 [摘要] ( 186 ) HTML (1 KB)  PDF (2813 KB)  ( 546 )
896 MAGEA3基因表达对亚洲胃癌患者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金劲激,蔡一奇,杨佳欣,程骏,王鹏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6
目的:通过对亚洲肿瘤研究组(ACRG)中的胃癌数据集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收集临床胃癌患者血清进行验证,揭示MAGEA3基因对亚洲胃癌患者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从GEO下载GSE52254/ACRG数据集,根据MAGEA3 基因表达值的中位数,将300 例胃癌患者分为MAGEA3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然后应用ESTIMATE和CIBERSORT计算方法计算两组胃癌组织免疫和基质成分的数量以及22 种浸润淋巴细胞的比例,通过比较两组间免疫微环境及免疫细胞浸润的差异,利用GSEA进一步分析相关通路的变化以确定MAGEA3对胃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86例胃癌患者血清,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MAGEA3表达量,并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清中不同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分析MAGEA3蛋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ESTIMATE结果显示MAGEA3高表达组的免疫评分、基质评分均显著低于MAGEA3低表达组(P <0.001),并通过Spearman分析发现MAGEA3表达与免疫评分(r =-0.244,P <0.001)、基质评分(r =-0.266,P <0.001)呈负相关。GSEA分析进一步提示MAGEA3低表达组存在T细胞活化、增殖、巨噬细胞活化以及免疫细胞调节的相关通路富集。CIBERSORT结果提示在MAGEA3低表达组中,幼稚B细胞、浆细胞、CD8+ T细胞、γδT细胞、激活的NK细胞浸润更多,而巨噬细胞M0 浸润更少。通过临床胃癌血清样本MAGEA3 蛋白ELISA检测以及流式细胞检测血清中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MAGEA3表达与CD8+ T细胞数量呈显著负相关(r =-0.310,P =0.004),结果与ACRG数据分析一致。结论:MAGEA3的表 达水平可能通过影响胃癌免疫微环境的免疫细胞发挥作用,同时也提示了MAGEA3可能是胃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2023 Vol. 53 (11): 896-904 [摘要] ( 200 ) HTML (1 KB)  PDF (2657 KB)  ( 507 )
905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楼能,蔡炜龙,叶国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7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 年1月至2020 年6月于湖州市中心医院行胃癌或结直肠癌根治术的51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VTE的发生特点,根据术后发生VTE与否将患者分为VTE组(72例)和非VTE组(446例)。将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术后VTE相关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18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VTE的有72例,发生率为13.90%,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3例,肺栓塞(PE)1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患者年龄、术后D二聚体水平、糖尿病和术前化疗的发生率高于非VTE组,肿瘤分期较非VTE组更晚,而围手术期的药物及机械预防率低于非VT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龄(≥65 岁,OR =1.781,95%CI =1.009~3.145,P =0.046)、肿瘤分期晚(III/IV期,OR =1.960,95%CI =1.135~3.387,P =0.016)及术后D二聚体升高(≥5 mg/mL,OR =2.936,95%CI =1.542~5.591,P =0.001)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手术期机械预防(OR =0.528,95%CI =0.309~0.792,P =0.018)和药物预防(OR =0.652,95%CI =0.326~0.798,P =0.031)为术后VTE的保护因素。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的高危因素有老龄(≥65岁)、肿瘤分期晚(III/IV期)、术后D二聚体升高(≥5 mg/mL)。
2023 Vol. 53 (11): 905-910,916 [摘要] ( 212 ) HTML (1 KB)  PDF (1238 KB)  ( 721 )
91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老年早期大肠癌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效果评价
胡婷婷,张杰,金怡,吴文治,孙学成,洪万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8
目的:探讨老年早期结直肠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患者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ESD治疗的157例早期大肠癌和HGIN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91例)和中青年组(18~59岁,66例)。比较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灶特点、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成功完成ESD术者156例,切除失败1例,后转外科。老年组病灶最大径为[2.5(1.7,3.5)cm],中青年组病灶最大径平均为[2.0(1.5,2.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病变特别好发于直肠,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早期结直肠癌和HGIN的治疗,ESD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老年患者病灶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需多加重视。
2023 Vol. 53 (11): 911-916 [摘要] ( 159 ) HTML (1 KB)  PDF (1274 KB)  ( 689 )
917 Hsa-miR-145靶向复制蛋白A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陈健,李利义,诸葛林敏,马香爱,朱岳升,俞耀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09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靶向复制蛋白A1(RPA1)基因的miRNA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比较癌与癌旁组织中RPA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RNA pulldown法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检测靶向RPA1基因3’UTR区的miRNA;构建miR-145高表达的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时相;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45与RPA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证实miR-145和RPA1的靶向关系。结果:相比于癌旁组织,RPA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 <0.05),并且RPA1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患者更差的预后相关。RNA pulldown回收并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中靶向RPA1基因3’UTR区的miRNA,结果发现miR-145和RPA1基因3’UTR区的结合最高。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145组荧光素酶活性相比于对照miRNA组显著降低(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对照miRNA组比较,miR-145组RPA1表达显著下降(P <0.05)。MTT结果显示miR-145组胃癌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miRNA组低(P <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45组胃癌细胞G2/M期阻滞增加(P <0.05)。结论:miR-145高表达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这一作用可能与下调RPA1表达,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2023 Vol. 53 (11): 917-922 [摘要] ( 172 ) HTML (1 KB)  PDF (1645 KB)  ( 525 )
       消化道肿瘤的筛查与诊治 文献研究
923 基于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陈桂金,林薇,张超晖,朱碧纯,赵丽红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0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数据库中检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6日发表的有关胃癌免疫治疗的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使用Web of Science、InCite、Excel、VOSviewer等工具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选取878 篇文献,年发文量呈总体上升趋势;发文量排前三的国家依次是中国、日本和美国;发文量排前三的机构依次是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复旦大学和首尔大学;核心作者合作网络分析显示,日本和韩国的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合作较密切,形成了4个合作关系紧密、成员较多的合作团体,中国研究人员与国外的合作较少,合作网络较松散;关键词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免疫检查点阻断是胃癌主要的免疫治疗方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及其与化疗/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免疫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与相关生物标志物是该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结论:近六年来胃癌免疫治疗的研究快速发展,我国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国家,应加强对胃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预测、基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等热点问题的探索,同时加强国内外合作,提高研究质量,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2023 Vol. 53 (11): 923-929 [摘要] ( 170 ) HTML (1 KB)  PDF (2165 KB)  ( 585 )
       病例分析
930 个体化新生抗原疫苗治疗微卫星稳定型晚期结直肠癌1例
单娜,俞耀军,林李淼,蔡振寨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1
2023 Vol. 53 (11): 930-932,935 [摘要] ( 110 ) HTML (1 KB)  PDF (1346 KB)  ( 466 )
933 乳腺纤维瘤病样化生性癌1例
袁风菊,聂佳,刘倩,杨志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2
2023 Vol. 53 (11): 933-935 [摘要] ( 125 ) HTML (1 KB)  PDF (1519 KB)  ( 425 )
936 输卵管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例
易宝珠,林宪慧,朱森楠,耿蒙慧,方必东,张琼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3
2023 Vol. 53 (11): 936-938 [摘要] ( 109 ) HTML (1 KB)  PDF (1502 KB)  ( 501 )
       综述
939 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从临床视角到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浩瀚,张亦涵,徐浣白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4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HUA)合并2 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综述HUA合并T2DM的临床特征,并探索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临床特征包括更容易发生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死亡风险增加,女性相比男性更易发生HUA合并T2DM,肾旁和肾周脂肪厚度是HUA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等;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遗传突变位点、免疫炎症机制、信号通路等。以新的分子机制为切入点,为HUA合并T2DM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2023 Vol. 53 (11): 939-942 [摘要] ( 283 ) HTML (1 KB)  PDF (1233 KB)  ( 824 )
       高教研究
943 独立设置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在线课程建设及效果评价
余清,卢丽笋,周玲玲,刘华青,邬红梅,高海涛,王舒然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1.015
目的: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开展专业课程线上教学建设及效果评估,以契合新时期医学教育课程建设的需求。方法:对独立设置医学院校在校期间接受过线上预防医学的专业课程教学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就学生对在线教学满意度及接受度、在线有效学习时间、线上教学参与方式等问题进行调查。所得数据采用相应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比对。结果:被调查学生对线上教学总体满意度较好(60.12%);对线上教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教学模式接受度较高;影响线上教学效果的因素依次为缺乏课堂互动、网络设备问题、缺乏师生间有效沟通等(P <0.05);线上学习满意度与学习能力各维度间存在关联性(P <0.05)。结论:结合专业课程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在内容上融入前沿知识以更新理念;在形式上从传统教材课程为主转向融合信息化、大数据、智媒化的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教学转型;为学生开拓专业视野,打造线下-线上融通、课内-课外互动的学习空间,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能力。
2023 Vol. 53 (11): 943-946 [摘要] ( 148 ) HTML (1 KB)  PDF (1215 KB)  ( 348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