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3年 53卷 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23 Vol. 53 (10): 0- [
摘要
] (
132
)
HTML
(1 KB)
PDF
(8677 KB) (
422
)
论著
775
宿主免疫反应标志物对脓毒症的预测及预后判断价值
翁杰,宋佳泽,许哲,田伟华,何董源,林佳颖,杨静雯,王志翊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1
目的:探讨宿主免疫反应标志物在预测感染患者进展为脓毒症的风险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为防治脓毒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感染性疾病在急诊留观并住院治疗的成人患者。收集感染患者人口学资料、基础合并症、英国国家早期预警(NEWS)评分、宿主免疫反应标志物等资料。根据感染患者是否进展为脓毒症分为脓毒症组和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具有独立预测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宿主免疫反应标志物,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标志物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最终纳入294例感染患者,其中138例(46.9%)进展为脓毒症,院内死亡32例(10.9%)。CD3、CD4、C3、CD19、IL-6、IL-10和IgE是感染进展脓毒症的预测因素(OR =0.971、0.965、0.973、1.068、1.028、1.569,均P <0.05)。其中,IL-10预测感染进展为脓毒症的能力最佳,AUC为0.803(0.753~0.854),联合NEWS评分后,AUC达0.844(0.797~0.890);IL-6 预测院内死亡的能力最佳,AUC为0.799(0.714~0.884)。结论:宿主免疫反应标志物在感染早期即发生失调,其中IL-6 和IL-10 预测感染进展为脓毒症和预后的能力最佳,IL-10 联合NEWS评分能进一步提升早期脓毒症风险识别能力。
2023 Vol. 53 (10): 775-781 [
摘要
] (
296
)
HTML
(1 KB)
PDF
(1397 KB) (
464
)
782
高尿酸血症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影响
方丹红,吴高俊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2
目的:分析未控制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HU)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HU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 年8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89 例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合并HU组(81例)和非HU组(108 例)。对2组患者人口学、合并病史、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指标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HU和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结果:合并HU组大动脉硬化指数显著低于非HU组(0.70±0.27 vs. 0.81±0.32,P=0.01)。合并HU组和非HU组患者间大动脉高阻力型比例(60.49% vs. 65.74%)和外周血管高阻力型比例(85.18% vs. 8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相关协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和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独立相关(调整OR =5.05,95%CI =1.87~13.58,P =0.001)。结论:HU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HU是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
2023 Vol. 53 (10): 782-788,794 [
摘要
] (
193
)
HTML
(1 KB)
PDF
(1460 KB) (
485
)
78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儿童认知加工的影响
蒋昌灿,王杰,陈旭,李志洁,俞晨艺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3
目的:利用Das-Naglieri认知评估系统(DN:CAS)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儿童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3月至2021 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睡眠医学科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OSAHS的8~13 岁儿童40 例为OSAHS组,同时招募健康体检儿童30 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儿童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等)、睡眠监测参数、DN:CAS测验量表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AHS组1期睡眠比例、阻塞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OSAHS组3 期睡眠比例、快速眼动睡眠比例、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SAHS组的DN:CAS 4个分测验中的计划测验、注意测验及总量表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计划测验中的子测验数字匹配、计划连接,及注意测验中的子测验表达性注意、数字检测、接受性注意量表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OSAHS组儿童的DN:CAS中的总量表分、注意测验量表分均与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r =0.331、0.365,P <0.05)。结论:OSAHS儿童存在认知加工过程缺陷,主要表现为计划、注意加工过程缺陷,夜间低氧与注意加工过程缺陷相关。DN:CAS在应用于评估OSAHS儿童的认知过程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2023 Vol. 53 (10): 789-794 [
摘要
] (
196
)
HTML
(1 KB)
PDF
(1428 KB) (
407
)
795
不同取栓方式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彭潇,蔡学礼,黄逸杰,李威,邬至平,黄良通,金哲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4
目的:探讨不同取栓方式用于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2 段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8月至2022 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45 例大脑中动脉M2 段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为直接抽吸组和抽吸结合支架取栓组(简称联合组),分析两组取栓次数、血管再通时间、治疗有效率、良好预后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平均股动脉穿刺-再通时间为(61.7±17.4)min,比直接抽吸组的(71.3±24.2)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联合组取栓次数少于直接抽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1.0,2.0) vs. 2.0(1.0,4.0),P =0.034];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7.8%,直接抽吸组为55.6%;联合组良好预后率为70.4%,直接抽吸组为44.4%。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抽吸联合支架取栓术与直接抽吸取栓术相比,再通时间更短,有效率及良好预后率可能更高。
2023 Vol. 53 (10): 795-800 [
摘要
] (
252
)
HTML
(1 KB)
PDF
(1564 KB) (
559
)
801
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大鼠瘘管模型的修复作用及其对TGF-β1/NF-κB p65信号通路的影响
林琼琼,孟洪冰,金纯,周崇俊,宋张娟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5
目的:观察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大鼠瘘管模型创面的修复作用,以及对TGF-β1/NF-κB 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修复机制。方法:40只健康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真皮组)、瘘管栓阳性对照组(瘘管栓组),每组10只。连续给予相应材料治疗2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取大鼠创面组织进行病理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2周后真皮组和瘘管栓组大鼠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 <0.05),创面脓液明显减少。真皮组中血清IL-1β、IL-6和PGE2的含量比模型组低(P <0.05),VEGF含量比模型组高(P <0.05)。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真皮组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并且更加致密。真皮组及瘘管栓组大鼠的创面组织TGF-β1和VEGF蛋白表达增加,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 <0.05)。结论: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可抑制大鼠瘘管创口组织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及伤口愈合,且其促进胶原纤维生成的作用较瘘管栓更加明显,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2023 Vol. 53 (10): 801-806 [
摘要
] (
176
)
HTML
(1 KB)
PDF
(2104 KB) (
649
)
807
多模态超声和增强CT在肾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赵娇凤,夏永升,陈顺平,季文斌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6
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和增强CT(CECT)在透明肾细胞癌(ccRCC)和非透明肾细胞癌(non-ccRCC)的影像特征,并比较两种影像技术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3 年1月至2023 年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术前均行多模态超声和CECT检查的125 例肾细胞癌(RCC)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特征,比较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ccRCC和non-ccRCC间的诊断性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模态超声中液化坏死区(OR =2.744,95%CI =1.022~7.369,P =0.045)、实质期强化程度(OR =4.102,95%CI =1.154~14.573,P =0.029)和消退方式(OR =0.226,95%CI =0.083~0.613,P =0.004)是鉴别ccRCC和non-ccRCC的独立预测因子。CECT的参数包括坏死(OR =3.163,95%CI =1.181~8.468,P =0.022]、动脉期强化(OR =4.103,95%CI =1.192~14.117,P =0.025)和增强程度(OR =4.942,95%CI =1.587~15.382,P =0.006)是区分ccRCC和non-ccRCC的独立预测因子。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鉴别ccRCC和non-ccRCC时均显示比较好的诊断性能:灵敏度分别为81.8%和80.7%,特异度分别为75.7%和81.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838,两种影像学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75)。此外,多模态超声和CECT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4%、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20)。多模态超声和CECT诊断观察者间一致性的加权kappa值均为0.706~1.000。结论:多模态超声和CECT在鉴别ccRCC和non-ccRCC方面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在RCC的评估方面多模态超声能够作为CECT的重要补充,尤其是碘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023 Vol. 53 (10): 807-813 [
摘要
] (
182
)
HTML
(1 KB)
PDF
(1512 KB) (
704
)
814
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吴琬,曾海环,谢于鹏,丁熙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7
目的:探讨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打鼾怀疑为OSA并接受多导睡眠监测的157例受试者进行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的检查。第一部分分为2组,健康人群(对照组,AHI<5次/h)61例和OSA组(AHI≥5次/h)96例;第二部分分为2组:轻度OSA组(5≤AHI<15次/h)30例和中重度OSA(AHI≥15次/h)66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情况以及牙周指标水平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发生的关联因素以及影响OSA病情严重度的关联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对OSA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OSA组与对照组间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附着丧失水平增加(OR =1.225,95%CI =1.084~1.385,P =0.001)、牙周探诊深度增加(OR =1.545,95%CI =1.336~1.787,P <0.001)为影响OSA发生的关联因素。ROC曲线显示:附着丧失水平、探诊深度及两项联合评估OSA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905及0.927。轻度OSA组与中重度OSA组附着丧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附着丧失水平(OR =1.256,95%CI =1.108~1.423,P <0.001)为中重度OSA的关联因素。ROC曲线显示,附着丧失水平评估OSA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0,对OSA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附着丧失水平、探诊深度与OSA的发生有关联性,附着丧失水平与OSA的严重程度有关联性。
2023 Vol. 53 (10): 814-818 [
摘要
] (
158
)
HTML
(1 KB)
PDF
(1445 KB) (
623
)
819
高速动力系统对鼻内镜下经筛径路手术空气质量的影响
章菁菁,彭园园,黄美娜,李纯纯,梁希希,张佩华,陈燕燕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8
目的:分析高速动力系统对鼻内镜下经筛径路手术空气质量的影响,为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术中防控提供建议。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1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进行鼻内镜下经筛径路手术时的空气为研究对象。采用空气质量检测仪和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分别于手术划刀时、金刚砂磨钻在鼻内使用时、微动力刨削刀头在鼻内使用时、污染的高速动力系统在体外激活时以及停止使用高速动力系统10 min后,实时检测患者鼻孔、距患者鼻孔50 cm处、距患者鼻孔1.5 m处、手术室周边区产生的PM2.5、PM10和粒子数及浮游菌浓度变化并分析。结果:随着术中高速动力系统的使用,PM2.5、PM10及粒子数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在体外激活时达到峰值,颗粒物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污染的高速动力系统在体外激活时>微动力刨削刀头在鼻内使用时>金刚砂磨钻在鼻内使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采样位置之间的PM2.5、PM10及粒子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从高到低依次为:患者鼻孔>主刀口鼻>器械护士口鼻>手术室周边区。术中不同采样位置的浮游菌浓度均高于初始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鼻内镜下经筛径路术中高速动力系统的使用会使手术室区域空气中颗粒物和细菌数增加,且随着不同使用模式和工作距离产生不同影响。术中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职业暴露,预防手术感染。
2023 Vol. 53 (10): 819-824 [
摘要
] (
162
)
HTML
(1 KB)
PDF
(1535 KB) (
626
)
825
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在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临床应用价值
吕晓晓,李焕铮,唐少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09
目的:探讨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在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MM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 年1月至2023 年6月温州市中心医院接受NIPT-plus检测的5 027 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4 例NIPT-plus结果显示MMS高风险的孕妇被建议进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并对妊娠结局进行随访,以分析MMS高风险孕妇的检测效能。结果:在5 027 例孕妇中,>35岁高龄孕妇占42.59%(2 141/5 027)。NIPT-plus检测结果显示54例MMS高风险,阳性率为1.07%,其中,>35岁孕妇占44.45%(24/54)。共有35例孕妇接受了侵入性产前诊断,其中14例确诊为MMS,阳性预测值为40%(14/35)。同时,发现2例CMA结果与NIPT-plus结果不符,随访发现7例孕妇在遗传咨询后选择终止妊娠。结论:NIPT-plus在筛查MMS高风险孕妇方面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2023 Vol. 53 (10): 825-829 [
摘要
] (
204
)
HTML
(1 KB)
PDF
(1427 KB) (
866
)
830
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深度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叶军霞,章建兵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0
目的:探讨环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深度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静脉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丽水市中医院实施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环泊酚组(H组)与丙泊酚组(B组),每组30 例。H组先给予0.1 μg/kg舒芬太尼后再给予环泊酚0.4 mg/kg;B组先给予0.1 μg/kg舒芬太尼后再给予丙泊酚1~2 mg/kg。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前(T0)、纤维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T1)、纤维支气管镜抵达隆突时(T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完成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间、辅助通气次数、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与T0比较,B组在T1、T2时间点MAP下降程度与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0比较,H组在T1、T2时间点SpO2下降程度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T1、T2时间点,两组间MAP、SpO2下降程度比较,H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的离室时间和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辅助通气次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同效价环泊酚、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相当。环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时,对患者的呼吸和血压影响较小,血流动力学较为平稳,不良反应少,麻醉安全性高。
2023 Vol. 53 (10): 830-833,838 [
摘要
] (
185
)
HTML
(1 KB)
PDF
(1412 KB) (
747
)
834
Helsmoortel-Van der Aa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文献复习
李宇,陈启慧,吴若豪,孙怡,唐丹霞,李栋方,何展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1
目的:总结1例由ADNP基因变异所致的Helsmoortel-Van der Aa综合征(HVDAS)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并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复习。方法:对2020 年8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专科确诊的1例HVDAS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及基因检测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ADNP基因变异所致的HVDAS患儿的文献。结果:本例患儿,男,5岁10个月,因“运动、语言发育迟缓5年余,社交障碍2年余”入院。患儿表现为智力障碍、孤独症谱系、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睾丸鞘膜积液、隐睾及睾丸微石症等。基因检测发现该患儿携带一个ADNP杂合致病突变,即ADNP(NM_015339.3)Exon3:c.56_57delTG:p.(Val19fs)基因突变,父母均未发现该基因突变。文献检索到102例患儿(包含本例患儿),平均年龄6.3岁,男女比例为3:2。相关文献报道所有患儿都有轻到重度智力障碍、严重的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特征性的面部外观也很常见。结论:HVDAS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显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对于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特殊面容的患儿,应考虑到HVDAS的可能性,应及早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发现ADNP基因变异可明确诊断。
2023 Vol. 53 (10): 834-838 [
摘要
] (
276
)
HTML
(1 KB)
PDF
(1410 KB) (
945
)
护理研究
839
兼职护士管理体系在静配中心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
陈好,徐小群,于亚卉,汤从容,张春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2
目的:探讨兼职护士管理体系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小组,开发兼职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准入资质、培训策略、质量监督管理、药物耗损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统筹安排等方案,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比较两组药物冲配平均时间、药物配置近似错误发生率及兼职护士、静配中心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实施后,药物冲配平均时间从(122.20±4.95)min缩短至(101.06±10.91)min(P <0.001);药物近似配置错误发生率由实施前0.125‰降至0.058‰(P <0.05);兼职护士满意度、静配中心满意度及临床科室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升(P <0.001)。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兼职护士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高效调配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动态管理。
2023 Vol. 53 (10): 839-842,845 [
摘要
] (
244
)
HTML
(1 KB)
PDF
(1386 KB) (
776
)
病例分析
843
胆总管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陈家骏,夏水伟,李霞,黄剑辉,王祖飞,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3
2023 Vol. 53 (10): 843-845 [
摘要
] (
154
)
HTML
(1 KB)
PDF
(1442 KB) (
505
)
846
1例空肠与横结肠单形性亲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穿孔合并瘘道形成的CT表现
刘星星,江姜乐,程川,李炳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4
2023 Vol. 53 (10): 846-848 [
摘要
] (
122
)
HTML
(1 KB)
PDF
(1751 KB) (
425
)
849
卵巢巨大室管膜瘤1例并文献复习
夏作利,潘丹,周素英,陈艳梅,杨小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5
2023 Vol. 53 (10): 849-852 [
摘要
] (
138
)
HTML
(1 KB)
PDF
(1754 KB) (
803
)
853
肋骨骨软骨瘤累及椎管1例
秦庆庆,王雄,叶仲夺,陈永林,王勇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6
2023 Vol. 53 (10): 853-854.封三 [
摘要
] (
147
)
HTML
(1 KB)
PDF
(1638 KB) (
490
)
高教研究
855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获得感的调查分析
周恩红,蒋晓丹,钟诗嘉,陈小英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10.0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在“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中的获得感,分析大学生实践获得感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方法:选取浙江省内6所高校的75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后编制问卷,随机抽取38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实践获得感和影响因素。结果:调研人群中有21.41%学生表示没有参加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参加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中,68.11%认为自己收获很大、较大;认为收获较小和很小的占比3.32%。其中49.83%的学生认为实践最大收获体现在精神获得层面,42.52%的学生认为最大收获体现在能力提升层面,7.64%的学生认为最大收获体现在知识增长层面。大学生实践获得感主要受到组织方式、主观认知、实践态度等影响。实践次数(r =0.39,P <0.01)、实践时长(r =0.23,P <0.01)、实践认同(r =0.55,P <0.01)、实践态度(r =0.31,P <0.01)与实践获得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践次数、实践认同对实践获得感为正向影响。结论:要重视实践参与主体的实际获得感,着重从学校组织层面、学生认知层面、社会协同层面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2023 Vol. 53 (10): 855-860,封三 [
摘要
] (
199
)
HTML
(1 KB)
PDF
(1384 KB) (
719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