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3年 53卷 1期
刊出日期:2023-01-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目录封面封底
2023 Vol. 53 (1): 0-0 [摘要] ( 180 ) HTML (1 KB)  PDF (5908 KB)  ( 582 )
       论著
1 antagomir-30d转染BMSCs联合CPC支架材料的异位成骨作用
陈威,汪艳,金琼,黄慧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1
目的:构建antagomir-30d/种子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物,并将该复合物植入裸鼠皮下,研究antagomir-30d促进体内骨形成的作用。方法:将转染有150 nmol/L antagomir-30d、NC的BMSCs以及未经转染的空白BMSCs转移到CPC支架进行孵育,后植入到BALB/c-nu裸鼠皮下,以此研究裸鼠异位成骨。术后2、4、8周分别取出植入体。2周时,取出植入体,提取RNA进行RT-PCR检测,分析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以及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表达情况。此外,4周和8周的植入体分别进行苦味酸品红组织学染色和组织形态学分析新骨形成的情况。结果:植入2周RT-PCR结果显示,各成骨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中转染有antagomir-30d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5)。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植入后4周,antagomir-30d组有少量新骨形成,而另外2组则少有新骨形成。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新骨面积百分比antagomir-30d组为1.28%±0.19%。植入后8周,3组均可见明显新骨形成,但antagomir-30d组新骨形成量明显大于NC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各组新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7.79%±1.15%,1.82%±0.53%,2.33%±0.52%。结论:antagomir-30d可诱导裸鼠体内异位成骨,antagomir-30d/BMSCs/CPC复合物有希望作为组织工程复合物用于颌骨骨缺损及其他类型骨缺损的修复。
2023 Vol. 53 (1): 1-6 [摘要] ( 290 ) HTML (1 KB)  PDF (2069 KB)  ( 520 )
7 白细胞介素10在银屑病中的表达特征及影响
郑易,潘丽娜,高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2
目的:分析银屑病患者及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处白细胞介素10(IL-10)特点及其与银屑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IL-10的表达对银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银屑病患者病损皮肤,同时通过咪喹莫特(IMQ)分别诱导C57BL/6(WT)小鼠和IL-10敲除(IL-10-/-)小鼠致银屑病模型。采用PASI评分观察皮损动态变化;HE染色观察皮损组织形态学变化、表皮厚度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检测皮损组织中IL-10和CD19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皮损组织中CD4定位改变情况。结果:IMQ造模可以取得与临床银屑病患者相类似的皮肤表现。IL-10-/-造模组小鼠背部皮损处红斑评分、鳞屑评分、皮肤浸润厚度评分及PASI总评分和耳朵厚度较WT造模组和IL-10-/-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WT造模组小鼠皮损组织中IL-10的表达阳性率低于WT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造模组小鼠CD19阳性表达率略高于IL-10-/-对照组和WT造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WT造模组小鼠CD4阳性表达从表皮-真皮交界处向整个表皮层扩散,与银屑病患者样本CD4阳性定位类似。IL-10-/-造模组小鼠表皮层和真皮层均存在CD4阳性表达。结论:IL-10的缺乏会导致持续的免疫激活,加重银屑病的发生和进展,其可能通过增加鳞屑发生,促进皮肤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加重银屑病样皮损改变。
2023 Vol. 53 (1): 7-14 [摘要] ( 397 ) HTML (1 KB)  PDF (2477 KB)  ( 618 )
15 基于术前脾脏CT影像组学列线图预测胃癌的浆膜浸润
沈宁喆,郑经纬,潘步建,章巍腾,陈孝冬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3
目的:联合临床检验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构建一种能够术前识别胃癌浆膜浸润的模型。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6例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394例)和验证组(262例)。收集建模组患者的脾脏影像学资料,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套索回归并选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来构建浆膜浸润预测模型。在最大约登指数下取肿瘤浸润风险评分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238例)和低危组(418例),然后与其他浸润相关因素如BMI、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显著的独立影响因素共同建立可视化的浆膜浸润预测列线图。结果:将患者以肿瘤浸润评分≤-0.335分为低危组,>-0.335为高危组,经验证组验证,建模组和验证组的诊断准确性较为一致(P<0.001)。经浸润影响因素的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像组学肿瘤浸润评分(OR=2.9,95%CI=2.1~4.2,P<0.001)、术前低白蛋白(OR=1.3,95%CI=1.2~3.1,P=0.003)、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OR=1.8,95%CI=1.2~2.7,P=0.004)、肿瘤分化程度(OR=2.6,95%CI= 1.8~3.7,P<0.001)是浆膜浸润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4个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浆膜浸润风险,其AUC值为0.733。结论:基于脾脏影像的肿瘤浸润评分联合其他临床因素可准确预测胃癌浆膜浸润与否,提高诊断精度。
2023 Vol. 53 (1): 15-21,28 [摘要] ( 437 ) HTML (1 KB)  PDF (1667 KB)  ( 603 )
22 AKT抑制剂E20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和自噬
张杰,杨煜锋,胡婷婷,吴聪,杨子飞,吴贤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4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探讨一种新的AKT抑制剂E20对人类CNE-2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内在的调节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E20处理后CNE-2细胞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Mito-SOX流式数据分析检测线粒体ROS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20处理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AIF和Bcl-2)和自噬相关蛋白(LC3B-I、LC3B-II和P62)表达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的变化。结果:E20显著抑制CNE-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E20处理后CNE-2细胞线粒体ROS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蛋白AIF显著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显著降低,自噬相关蛋白LC3B-II显著升高、P62显著降低(均P<0.05);透射电镜发现E20处理后的细胞线粒体受损,自噬小体增多。结论:E20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同时可能激活其自噬来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为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化疗策略。
2023 Vol. 53 (1): 22-28 [摘要] ( 305 ) HTML (1 KB)  PDF (2565 KB)  ( 573 )
29 miRNA-1在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心肌焦亡及损伤中的作用
殷佳娜,李炳灿,周培森,雷远丽,王东升,许华清,宋文兴,何爱文,李章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5
目的:探讨微小RNA-1(miR-1)在大鼠心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后心肌细胞焦亡与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的建立和分组: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搏骤停复苏(CA)组和假手术对照(Sham)组。前者再分为5组:CA组,CA+antago miR-1组,CA+antago miR NC组,CA+ago miR-1组,CA+ago miR NC组,每组n=6。所有6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6 h取心尖部心肌组织、血样待测。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miR-1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焦亡相关的蛋白NLRP3、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情况,用TUNEL染色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焦亡率,ELISA技术检测血清中CK-MB、cTnI浓度。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基础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CA组大鼠miR-1表达水平、心肌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焦亡率、血清CK-MB与cTnI浓度升高(P<0.05)。与CA组比,CA+antago miR-1组大鼠miR-1表达水平、心肌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焦亡率、血清CK-MB与cTnI浓度降低(P<0.05),CA+ago miR-1组大鼠miR-1表达水平、心肌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焦亡率、血清CK-MB与cTnI浓度升高(P<0.05),CA+antago miR NC组与CA+ago miR NC组大鼠miR-1表达水平、心肌焦亡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IL-1β、IL-18表达、焦亡率、血清CK-MB与cTnI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CPR大鼠ROSC后存在明显心肌焦亡和心肌损伤,静脉使用ago miR-1和antago miR-1可以调节CA/CPR后大鼠心肌miR-1的表达,miR-1促进大鼠CA/CPR后心肌焦亡和心肌损伤,miR-1调节大鼠CA/CPR后心肌损伤机制可能和其促进心肌细胞焦亡相关。
2023 Vol. 53 (1): 29-35,41 [摘要] ( 321 ) HTML (1 KB)  PDF (2283 KB)  ( 631 )
36 靶向肝X受体对PD-1单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增敏作用
周宇,张伟伟,高悠婷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6
目的:探索原发性肝癌中肝脏X受体(LXR)与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明确LXR激动剂(T09)对于PD-1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分析肝癌中LXR及其下游关键基因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表达和PD-L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癌组织样本中验证LXR和PD-L1蛋白水平表达的相关性。采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分析肝癌细胞中LXR沉默对PD-L1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建立免疫健全小鼠C57BL/6小鼠Hepa1-6肝癌原位瘤移植模型,分别给予T09和(或)PD-1单抗治疗,测量干预3周后的各组皮下瘤体积。结果:生物信息结果显示,LXR(r=0.20,P=0.021)及其下游关键基因ABCA1(r=0.12,P<0.001)表达和PD-L1表达呈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高表达LXR的患者往往合并PD-L1高表达,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敲低了肝癌细胞系中LXR的表达后,PD-L1的表达水平亦显著下调。动物实验显示与对照组、T09组、PD-1单抗组相比,T09+PD-1单抗组小鼠皮下瘤体积显著减小(P<0.001)。结论:肝癌中LXR表达与PD-L1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LXR激动剂可以显著增加PD-1单抗治疗肝癌的敏感性。
2023 Vol. 53 (1): 36-41 [摘要] ( 302 ) HTML (1 KB)  PDF (1877 KB)  ( 736 )
42 丁酸盐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叶凯丽,黄诗琴,胡婷,赵艳玲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7
目的:探讨丁酸盐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N)、丁酸钠500 mg/(kg·d)组(NaB1)和丁酸钠1 000 mg/(kg·d)组(NaB2),同周龄雄性db/m作为对照组(NC)。NaB1组和NaB2组每日丁酸钠溶液灌胃,NC组和DN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连续灌胃8周后处死小鼠。留取肾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希夫(PAS)染色;分别提取肾组织mRNA和蛋白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血肌酐(SCr)等相关指标。结果:与NC组小鼠比,DN组小鼠精神萎靡,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明显,体质量、血糖显著升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明显增高(P<0.05)。丁酸钠治疗8周后,小鼠精神饮食状况改善,血糖、UACR下降、肾组织IL-6水平下降,GLP-1R、AMPK、PGC-1α、MFN2和OPA1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丁酸钠通过调节DN小鼠的AMPK和GLP-1R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2023 Vol. 53 (1): 42-48 [摘要] ( 538 ) HTML (1 KB)  PDF (2254 KB)  ( 677 )
49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
翁文超,杨道玲,陈静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8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随访1年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入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AMI并接受PCI治疗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1周接受常规超声和二维STI检查。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年,记录MACE(主要包括再发心绞痛、再发心梗、新发心衰、恶性心律失常、再次住院以及心源性猝死)。结果:随访共18例(19.78%)发生MACE,发生时间为出院后37.5(12~46)周。91例患者分为MACE组和无MACE组,2组性别、年龄、AMI类型、PCI方式、靶病变狭窄率、植入支架数目和长度、术后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无MACE组,血清脑利钠肽前体(pro-BNP)显著升高(P<0.05);但2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容积、收缩末内径和容积、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STI参数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和整体圆周应变(GCS)显著高于无MACE组,整体径向应变(GRS)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70岁(OR=1.652,95%CI=1.234~1.896,P=0.003)、LVEF≤40%(OR=3.021,95%CI=2.456~3.859,P<0.001)、pro-BNP≥500 ng/mL(OR=2.235,95%CI=1.652~3.002,P<0.001)、GLS≥-22%(OR=1.958,95%CI=1.452~2.639,P<0.001)、GRS≤44%(OR=1.325,95%CI=1.084~1.996,P=0.005)和GCS≥-16%(OR=1.421,95%CI=1.162~2.032,P=0.003)均是MACE的主要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GLS、GRS和GCS预测MAC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0.803和0.7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GLS≥-22%患者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GLS<-22%患者,GRS≤44%患者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GRS>44%患者,GCS≥-16%患者累积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GCS<-16%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了常规指标年龄、LVEF和pro-BNP,二维超声STI参数GLS、GRS和GCS对预测AMI患者PCI后1年发生MACE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2023 Vol. 53 (1): 49-54 [摘要] ( 332 ) HTML (1 KB)  PDF (1502 KB)  ( 499 )
55 内镜下全内脏囊分离技术与腹腔镜下腹腔内补片修补术在腹壁疝中的比较
庄波,喻凯,章志伟,龚道军,俞世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09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全内脏囊分离技术(TV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在腹壁疝中的应用特点,总结TVS技术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疝与腹壁外科行腹壁疝修补术的56例患者资料,其中27例接受TVS技术修补(TVS组),29例接受IPOM术(IPOM组)。比较2组患者的特点、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及缺损面积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S组的手术时间[(216.93±52.80)min]较IPOM组[(187.17±40.73)min]延长(P=0.021)。TVS组术后第1天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较IPOM组小(P=0.003),住院费用也较IPOM组明显降低(P<0.001),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其中TVS组中有2例因腹膜前建腔失败和前缺损关闭困难而中转,IPOM组有1例术后手术区域感染,经穿刺引流后治愈。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3月,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4个月,随访率94.6%。随访期间,TVS组有1例复发,余未见复发和死亡病例。结论:TVS技术在腹壁疝修补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虽手术时间长,但减少了术后疼痛,节省了医疗成本,是治疗腹壁疝的一种很好的技术补充。
2023 Vol. 53 (1): 55-59 [摘要] ( 296 ) HTML (1 KB)  PDF (1868 KB)  ( 500 )
       护理研究
60 基于关联规则的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事件特征性因素分析
韩咏琪,胡清文,陈好,李雪艳,徐小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0
目的:挖掘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的关联因素,为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关联规则,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上报的109例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事件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关联因素。结果:通过条件设定及χ2检验筛选出309条规则,结合护理专业知识,最终得到16条强关联规则。重症监护室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事件中的风险因素包括拔管前约束不到位、气管插管持续留置1~2 d、未镇静、夜班、病区护患比<1/3、男性、年龄≥60岁、吸烟史、谵妄筛查低风险、神志清醒、躁动、文化程度小学、手术史、心动过速、体温高、神经系统疾病。结论:通过数据挖掘,获取了重症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的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规律,为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预防和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指导,确保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
2023 Vol. 53 (1): 60-66 [摘要] ( 355 ) HTML (1 KB)  PDF (1367 KB)  ( 726 )
       病例分析
67 颅底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童程琳,夏威夷,赵志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1
2023 Vol. 53 (1): 67-70 [摘要] ( 275 ) HTML (1 KB)  PDF (1882 KB)  ( 510 )
71 肝脏结节性筋膜炎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
付蓉,周擎云,陈方红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2
2023 Vol. 53 (1): 71-73 [摘要] ( 259 ) HTML (1 KB)  PDF (1607 KB)  ( 645 )
74 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丁超超,胡琦,朱素燕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3
2023 Vol. 53 (1): 74-76 [摘要] ( 251 ) HTML (1 KB)  PDF (1281 KB)  ( 597 )
77 子宫内膜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MRI表现1例
罗项超,孙洪鸣,田荧涛,李炳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4
2023 Vol. 53 (1): 77-78 [摘要] ( 282 ) HTML (1 KB)  PDF (2194 KB)  ( 399 )
       高教研究
79 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四重向度
叶晓丽,李军红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5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亲自部署谋划师德师风建设。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态势是积极良好的,但仍面临协同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育人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师德培训成效有待进一步深化、评价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高校需着眼于新形势新情况,从构建师德师风建设运行体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引领体系、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考核体系、打造师德师风建设关怀体系等向度,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师德水平。
2023 Vol. 53 (1): 79-83 [摘要] ( 298 ) HTML (1 KB)  PDF (1330 KB)  ( 958 )
84 后疫情时期医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和对策——以浙江省90个县区1 078名医学毕业生为例
郑燕飞,王张叶,黄志锋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3.01.016
通过毕业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浙江省90个县区1 078名医学毕业生进行调研,探讨后疫情时期医学生返乡就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和解决对策。结果发现,后疫情时期医学生返乡就业的意愿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就业意愿岗位相对集中,就业意愿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男性、生源地为浙江东部地区、独生子女、有社会实践和创业经历的学生返乡就业意愿较高;政策导向、子女教育、福利待遇、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人乡情感是医学生返乡就业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笔者提出构建返乡医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的对策,即:加强各级政府调控力度;加强返乡就业毕业生的子女教育和福利待遇水平;转变医学生就业观念,重构医学生“人乡情感”,提高医学生的乡村服务、乡村奉献、乡村治理能力等。
2023 Vol. 53 (1): 84-86,封三 [摘要] ( 441 ) HTML (1 KB)  PDF (1346 KB)  ( 756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