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2年 52卷 10期
刊出日期:2022-10-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短篇论著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目录封面封底
2022 Vol. 52 (10): 0- [摘要] ( 286 ) HTML (1 KB)  PDF (4889 KB)  ( 562 )
       论著
775 SECTM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林颖,倪乐艺,余河杰,胡婷婷,蔡振寨,林李淼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1
目的:探讨分泌型跨膜蛋白1(SECTM1)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7 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70 例CR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CRC和匹配的邻近组织样本中SECTM1 的表达。分别转染SECTM1 过表达慢病毒的HCT116细胞系和SECTM1 siRNA的DLD-1细胞系,进一步用于检测SECTM1对CRC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配对的邻近组织样本相比,CRC组织样本中SECTM1过度表达。尽管SECTM1的表达与年龄(P =0.259)、性别(P =0.768)、肿瘤位置(P =0.299)、肿瘤大小(P =0.458)、UICC分
期(P =0.105)和CEA水平(P =0.202)无关,但它与CRC分化程度(P <0.001)和淋巴结转移(P =0.001)相关。此外,体外实验表明,在HCT116细胞系中SECTM1表达的上调促进了细胞增殖,减少了细胞凋亡,加速了细胞周期进程,增加了细胞侵袭(P <0.05);在DLD-1细胞系中,其下调导致了相反的结果(P <0.05)。结论:SECTM1在CRC组织中高表达,并且能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增加细胞侵袭,是一种新的潜在致癌因子。
2022 Vol. 52 (10): 775-783 [摘要] ( 647 ) HTML (1 KB)  PDF (2488 KB)  ( 684 )
784 基于RNA测序的A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转录组学特征分析及关键基因预测
李海燕,翁婷婷,王乐颖,梁春婵,董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2
目的:基于RNA测序数据的分析,寻找A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有关的关键基因(Hub基因)和通路,为RSV毛细支气管炎的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招募23例RSV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为病例组,以1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外周血白细胞并提取RNA用于高通量测序。利用三种R软件包(DESeq2、edgeR、limma)获取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R包clusterProfiler和Metascape在线工具对所有的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DEGs的蛋白互作分析,用Cytoscape软件筛选Hub基因。结果:共筛选出286 个DEGs,包括166 个表达上调的基因和120 个表达调的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DEGs主要参与过氧化氢代谢过程、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应激反应、维生素D受体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DEGs主要涉及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适应性免疫系统、中性粒细胞脱颗粒等信号通路。从蛋白互作网络中筛选出4个核心模块,主要与RAF/MAP激酶级联反应、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互作等通路有关。最后筛选出RRM2、BUB1B、BUB1、MCM10、CDC45、MKI67、ASPM、NCAPG、NUSAP1、ESPL1、CDT1 共11个与A亚型RSV毛细支气管炎相关的Hub基因。结论:本研究鉴定出的免疫相关通路和Hub基因可能与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有关,其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2 Vol. 52 (10): 784-791 [摘要] ( 336 ) HTML (1 KB)  PDF (2558 KB)  ( 684 )
792 执行功能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干预效果
丁玲,张宇,陈明黎,黄丽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3
目的:探讨执行功能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有效性,为ADHD儿童的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温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ADHD的56例学龄儿童,随机分为执行功能训练组(27例)和父母培训组(29例),2组分别接受为期12周的执行功能训练和父母培训,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干预前后采用注意力多维度测试、SNAP-IV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干预结束1 年后再次对2 组进行以上测评。结果:12 周干预后,执行功能训练组注意力各维度测试得分以及SNAP-IV评定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各项评分与干预前、父母培训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1年的随访显示执行功能训练组不能保持完全稳定的疗效,各项测试与干预前及父母培训组1年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注意力各维度测试得分较12 周干预后降低,SNAP-IV量表中注意缺陷与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中学习问题、多动指数三项评分较12 周干预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量表中多动/冲动、对立违抗以及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六项评分与2周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执行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及行为
问题,对改善长期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2022 Vol. 52 (10): 792-799 [摘要] ( 388 ) HTML (1 KB)  PDF (1348 KB)  ( 643 )
800 miRNA-195抑制剂对高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赵舒珏,吴杭菲,郑靖宇,章琼莹,申屠杨萍,黄卡特,李剑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4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miRNA-195 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ECV304,分别用高糖(HG)、miRNA-195模拟质粒(mimic)、miRNA-195抑制质粒(inhibitor)、Sirt1激动剂白藜芦醇(RES)处理细胞株,CCK-8试剂盒检测增殖活力,RT-PCR检测miRNA-195及Sirt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irt1、p-FoxO1、FoxO1、Caveo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划痕实验检测HUVECs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Matrigel胶检测HUVECs的成管能力。结果:HG促进HUVECs的增殖、迁移、侵袭,增强成管能力(P <0.05);而miRNA-195inhibitor则明显抑制HUVECs的增殖、迁移,降低成管能力(P <0.05)。结论:miRNA-195 inhibitor或许通过miRNA-195/Sirt1/FoxO1/Caveolin-1/VEGF通路影响HG环境下HUVECs的生物学功能。
2022 Vol. 52 (10): 800-807 [摘要] ( 261 ) HTML (1 KB)  PDF (3887 KB)  ( 530 )
808 岩藻糖基转移酶II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王若妍,胡铭倩,瞿闻馨,范赛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5
目的:探讨岩藻糖基转移酶II(FUT2)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UT2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低表达FUT2的前列腺癌细胞株及其对照细胞株,并通过MTT实验、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干扰FUT2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Cyclin D1和ICAM-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FUT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干扰FUT2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Cyclin D1表达下调,ICAM-1表达上调(P <0.05)。结论:FUT2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2022 Vol. 52 (10): 808-812 [摘要] ( 354 ) HTML (1 KB)  PDF (2136 KB)  ( 553 )
813 双能量CT虚拟平扫技术在评估肾上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刘旦,林桂涵,陈春妙,胡祥华,高杨,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6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技术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肾上腺肿瘤患者56 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平扫(TNC)及双能量CT增强三期(动脉期、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随后经后处理软件获得不同期相的VNC图像(VNCA、VNCV和VNCD)。对TNC及VNC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数量及图像质量评分)和客观评价(测量病灶CT值、噪声、SNR及CNR),并记录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TNC和不同期相VNC在客观评价方面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TNC和不同期相VNC在主观评价方面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VNC模式和常规模式间辐射剂量值的差异。结果:TNC和不同期相VNC在显示肿瘤形态学特征和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NC图像上病灶和正常肾上腺实质CT值明显低于VNCV和VNCD图像(均P <0.05),而与VNCA图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TNC相比,VNCA、VNCV和VNCD图像SNR及CNR明显更高(均P <0.05)。而VNCA、VNCV和VNCD图像病灶噪声明显低于TNC(均P <0.05)。此外,3组VNC图像病灶CT值、SD值、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辐射剂量值方面,VNC模式有效辐射剂量较常规模式减少了23.2%。结论:应用双能量CT动脉期扫描数据获取的VNC图像,可在显著降低肾上腺肿瘤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同时,满足诊断所需要求。
2022 Vol. 52 (10): 813-817 [摘要] ( 387 ) HTML (1 KB)  PDF (1470 KB)  ( 560 )
818 超声造影LI-RADS在隐匿性乙肝患者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颜建飞,陈方红,卢伟业,陈志辉,潜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肝脏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EUS LI-RADS)对隐匿性乙肝感染(OBI)患者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性能。方法:选取2018 年1月至2021年12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的334 例OBI患者新诊断的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CEUS LI-RADS对每个结节进行评估,且在甲胎蛋白(AFP)是否>25 μg/L的患者中进行亚组分析。CEUS LI-RADS系统对肝癌的诊断性能分别通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进行验证。结果:共有120例HCC(36.0%),其中CEUS LI-RADS系统中的LR-4、LR-5和LR-M类分别有4例(占3.3%)、70例(占58.3%)和46例(占38.3%)。LR-5类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PV和NPV分别为58.3%、88.8%、77.8%、74.5%和79.2%。AFP>25 μg/L的OBI患者使用CEUS LI-RADS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精确度、PPV和NPV分别为63.3%、80.0%、65.7%、95.0%和26.7%。鉴于其高PPV,因此13.0%(40/308)OBI患者通过CEUS可高度怀疑HCC。结论:在AFP>25 μg/L的OBI患者中,
使用CEUS LR-5类作为诊断标准,可以有助于确诊HCC。
2022 Vol. 52 (10): 818-822 [摘要] ( 326 ) HTML (1 KB)  PDF (1505 KB)  ( 584 )
823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氨基糖苷类及多肽类药物交叉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夏强,刘海灿,赵秀芹,万康林,赵丽丽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8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卡那霉素(KAN)、卷曲霉素(CAP)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中交叉耐药与其耐药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5 株MDR-TB临床分离株进行SM、KAN、CAP敏感性检测,并对相关耐药基因rrs、tlyA 、eis 启动子、rpsL 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125 株MDR-TB临床分离株中,SM耐药+KAN耐药菌株9 株(占7.2%),SM耐药+CAP耐药菌株4 株(占3.2%),KAN耐药+CAP耐药菌株2株(占2%),对SM+KAN+CAP全部耐受的菌株6株(占4.8%)。测序显示,125株MDR-TB菌株中均发现tlyA的33A-G突变;eis 启动子突变有4株,均出现在KAN耐药相关菌株中;rrs 突变共发现14株突变,8种突变型,其中1401A-G类型突变为5 株,530 环状区域突变为3 株。利用rrs 检测SM+KAN耐药的敏感度为33.33%,检测SM+CAP耐药的敏感度为40%,检测KAN+CAP耐药的敏感度为50%,检测SM+KAN+CAP耐药的敏感度为50%。结论:SM、KAN、CAP之间存在交叉耐药的情况,rrs 基因的530环状区域突变和1401A-G位点突变与三者间交叉耐药相关,利用该基因突变检测交叉耐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22 Vol. 52 (10): 823-828 [摘要] ( 259 ) HTML (1 KB)  PDF (1339 KB)  ( 511 )
       短篇论著
829 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
甘云辉,王旭红,施文英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09
目的:探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相比于纤维输尿管软镜在治疗≤2 cm肾下盏结石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湖州市吴兴区人民医院肾脏下盏结石患者80例,结石≤2 cm,分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组(DDFU组)38例和纤维输尿管软镜组(FFU组)42例。对2组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寻石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术中寻石率、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DFU组手术时间短于FFU组,DDFU组术后出血/血肿出现情况少于FFU组,DDFU组结石清除率优于F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组治疗肾下盏结石,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佳。
2022 Vol. 52 (10): 829-832 [摘要] ( 284 ) HTML (1 KB)  PDF (1359 KB)  ( 722 )
833 43 034例妊娠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
张金一,黄洛琪,邬真,陈璐璐,易宝珠,胡越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0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妊娠晚期孕妇无乳链球菌(GBS)感染现状和耐药情况以及比较不同年龄结构孕妇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就诊的43 034例妊娠晚期(36~42周)孕妇的病例资料,统计其泌尿生殖道分泌物的GBS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比较不同年龄段妊娠晚期孕妇GBS检出情况。结果:43 034例孕妇的泌尿生殖道标本内检出GBS共2 928例,检出率为6.80%,其中2016—2019年GBS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GBS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20 年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GBS定值年龄分布中,大于40岁孕妇检出率最高,为7.92%(P <0.05)。GBS感染孕妇在药敏试验中发现其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耐药性最高为红霉素(74.11%),后依次为克林霉素(72.81%)、左氧氟沙星(37.06%),三种药物之间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温州地区孕晚期孕产妇GBS检出率较高,约6.80%,其中大于40岁孕妇检出率最高,对于GBS感染的孕妇,青霉素仍然是产时首选预防药物。对于青霉素过敏妇女,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2022 Vol. 52 (10): 833-836 [摘要] ( 302 ) HTML (1 KB)  PDF (1327 KB)  ( 559 )
       护理研究
837 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王丽钠,谈小雪,李貌,蔡彩萍,冯小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1
目的:运用灾害脆弱性分析对产科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识别产科护理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孕产妇安全。方法:运用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产科风险指标,计算指标风险值并进行矩阵分析,辨识潜在高风险事件。结果:在29个指标中,风险值排在前5 位的为:分娩安全核查表执行不到位(48.07%)、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41.71%)、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性低(38.52%)、 产后出血防范不到位(37.82%)、5 min剖宫产流程不畅(37.15%);矩阵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评价指标中处于高风险带的有6项,处于中风险带的有21项,处于低风险带的2项。结论:灾害脆弱性分析可明确产科高风险事件,通过应急演练可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采取对应的防范措施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2022 Vol. 52 (10): 837-840 [摘要] ( 294 ) HTML (1 KB)  PDF (1323 KB)  ( 769 )
       病例分析
841 以耳部症状首发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误诊病例1例
李小影,陈建胜,丁晓凯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2
2022 Vol. 52 (10): 841-843 [摘要] ( 240 ) HTML (1 KB)  PDF (1442 KB)  ( 537 )
844 左髂后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谢良钧,樊晓慧,江姜乐,叶勇军,王祖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3
2022 Vol. 52 (10): 844-845 [摘要] ( 232 ) HTML (1 KB)  PDF (1509 KB)  ( 473 )
846 以脑炎样表现为首发症状的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1例
潘星远,洪倩,吕心煌,王璐茜,陆旭聪,陈为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4
2022 Vol. 52 (10): 846-849,855 [摘要] ( 346 ) HTML (1 KB)  PDF (1523 KB)  ( 506 )
       高教研究
850 高校学科特区建设的实践借鉴与创新路径探析
周建国,张翌,庄兴忠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5
实践学科特区建设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探索学科机制改革,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创新举措。同为“特区”,虽处不同领域,但学科特区与经济特区有着相似的发展思维和建设本质。经济特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从制度模型和实践模式两个方面对于学科特区建设均有着重要的借鉴可行性和指导重要性。笔者基于转轨经济学理论的分析运用,以经济特区建设为对照,探索从学科特区的对象抉择和路径发展两个维度探讨高校学科特区建设路径。
2022 Vol. 52 (10): 850-855 [摘要] ( 262 ) HTML (1 KB)  PDF (1391 KB)  ( 695 )
856 正式组织理论视域下专业型硕士生导生关系的影响因素
方梦珍,郑飞中,吕一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10.016
目的:探究专业型硕士生导生关系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正式组织理论,设计导生关系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温州、杭州等高校中413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展开匿名调查,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通过22个观测变量分析4个潜变量: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导生关系和谐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此次被调查对象的导生关系和谐度、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维度的平均分均略高于中值3,仍然存在提升空间。其中高校、学科是否双一流在导生关系各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应届生组的导生共同目标、协作意愿、沟通交流指标大于非应届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共同目标(β=0.29,P <0.01)、协作意愿(β=0.38,P <0.01)和沟通交流(β=0.32,P <0.01)都对导生关系和谐度有显著正向影响。通过比较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协作意愿(β=0.38,P <0.01)对导生关系和谐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沟通交流(β=0.32,P <0.01)、共同目标(β=0.29,P <0.01);观察变量系数显示学生自身的协作意愿、导生的学术交流、导师支持度等对导生关系作用更为明显。结论:导生应明确共同目标,形成高度的团队共识;增强协作意愿,打造新型的合作共同体;增加交流频率,构建多维的互动平台。
2022 Vol. 52 (10): 856-860,封三 [摘要] ( 227 ) HTML (1 KB)  PDF (1481 KB)  ( 502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