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2年 52卷 7期
刊出日期:2022-07-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封面和目录
经验交流
 
 
       封面和目录
0 目录封面封底
导读:  
2022 Vol. 52 (7): 0- [摘要] ( 307 ) HTML (1 KB)  PDF (1791 KB)  ( 563 )
       论著
517 原花青素联合胡椒碱通过五羟色胺受体途径改善慢性应激小鼠抑郁焦虑样行为
李茹,于雯飘,郭卫,楼永良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1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OPC)联合胡椒碱(PIP)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MS)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的作用,通过分析海马、前额叶皮层和下丘脑中5-HT1A受体的变化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ICR小鼠分为正常组、CUMS组、CUMS+PIP(5 mg/kg)+OPC(12.5、25、50 mg/kg)组、CUMS+PIP(5 mg/kg)+OPC(50 mg/kg)+NAN-190(0.1 mg/kg)组、NAN-190组(CUMS+NAN-190 0.1 mg/kg)和氟西汀组(CUMS+氟西汀 10 mg/kg),共8个组。CUMS建模后,采用强迫游泳、悬尾、新奇食物抑制摄食实验和大理石掩埋实验评估小鼠的抑郁和焦虑样行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马、额叶皮层和下丘脑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UMS组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新奇食物抑制摄食潜伏期增加(P<0.05),大理石掩埋实验颗粒数增加(P<0.01);给予OPC(25、50 mg/kg)联合PIP(5 mg/kg)可改善由CUMS引起的抑郁焦虑样行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发现,OPC(25、50 mg/kg)联合PIP(5 mg/kg)用药可显著逆转由CUMS引起的海马、额叶皮层和下丘脑中的5-HT水平下降(P<0.05),然而对NE、DA无影响(P>0.05)。使用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0.1 mg/kg)可逆转OPC和PIP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OPC和PIP联用可改善CUMS小鼠的抑郁焦虑样行为,这可能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5-HT1A受体实现的。

2022 Vol. 52 (7): 517-523 [摘要] ( 522 ) HTML (1 KB)  PDF (1903 KB)  ( 652 )
524 温阳消癥方对5/6肾切除小鼠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余柯娜,何立群,林晓蒙,蔡旭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2
目的:观察温阳消癥方对5/6肾切除小鼠残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从32只小鼠中取24只制作5/6肾切除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模型,2周后根据血清肌酐值将24只小鼠分为5/6肾切除组、代文组和温阳消癥方组,另8只作为假手术组。治疗8周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I型胶原蛋白(Col-I)、III型胶原蛋白(Col-III)、α-SMA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小鼠肾组织Col-I、Col-III、α-SMA水平,用RT-qPCR法测定TGF-β1、Smad3 mRNA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模型组小鼠肾组织JAK2、STAT3、p-JAK2、p-STAT3、TGF-β1、Smad3、Col-I、Col-III、α-SMA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上调(P<0.01),模型组小鼠肾组织TGF-β1、Smad3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代文组、温阳消癥方组JAK2、STAT3、p-JAK2、p-STAT3、TGF-β1、Smad3、Col-I、Col-III、α-SMA蛋白表达和TGF-β1、Smad3 mRNA表达均下调(P<0.01);与代文组比较,除TGF-β1、α-SMA外,温阳消癥方组其余指标均下调(P<0.01)。结论:温阳消癥方能够保护5/6肾切除小鼠残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病变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3、JAK2/STAT3通路相关。
2022 Vol. 52 (7): 524-531,538 [摘要] ( 448 ) HTML (1 KB)  PDF (2719 KB)  ( 674 )
532 CircRNA_000809通过miR-200c-3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徐超逸,陈海燕,陈赛玲,张铭瑶,梁宗文,段萍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3
目的:探讨circRNA_000809通过靶向miR-200c-3p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增殖、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卵巢巧克力囊肿组织25例,设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收集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来自于因早期宫颈癌行子宫切除术或者行宫腔镜检查术的育龄期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设为正常子宫内膜组。采用qRT-PCR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circRNA_000809、miR-200c-3p的表达量;分别采用EdU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及迁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异位子宫内膜中circRNA_000809表达上调(P<0.05),而miR-200c-3p的表达下调(P<0.05);且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circRNA_000809与miR-200c-3p的表达量呈负相关(P<0.05);分别用siNC+inhibitor NC、si-circRNA_000809+inhibitor NC和si-circRNA_000809+miR-200c-3p inhibitor共转染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结果显示与siNC+inhibitor NC组比,si-circRNA_000809+inhibitor NC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ZEB1/ZEB2的蛋白水平也降低(P<0.05);而si-circRNA_000809+miR-200c-3p inhibitor组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ZEB1/ZEB2蛋白的表达较si-circRNA_000809+inhibitor NC组均有上升,但较siNC+inhibitor NC组下降(P<0.05)。结论:抑制circRNA_000809表达可通过上调miR-200c-3p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间质细胞的迁移及EMT。
2022 Vol. 52 (7): 532-538 [摘要] ( 537 ) HTML (1 KB)  PDF (2000 KB)  ( 591 )
539 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金琰琰,叶豪,李妍妍,陈佳妮,吴逸卓,常宇宸,张雷,王鉴顺,陈雷,吴立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4
目的:建立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有限元模型,并对肘关节后脱位在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影响进行数字化研究。方法:建立正常肘关节-前臂(IEJF)有限元模型与尺骨冠状突骨折肘关节-前臂(FUCF)有限元模型。采用压缩、屈曲两组生理荷载(每组3种幅值),进行计算、验证和应力分析。结果:建立了结构完整的IEJF与FUCF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情况与临床实际符合。计算得出FUCF有限元模型较IEJF有限元模型桡骨头出现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不同压缩荷载作用下的肘关节纵向压缩位移与不同屈曲力矩导致的屈曲角都有所增加。结论:尺骨冠状突骨折及肘关节后脱位对肘关节-前臂纵向不稳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所构建的肘关节-前臂有限元模型对尺骨冠状突骨折合并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稳定性评估研究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 Vol. 52 (7): 539-544 [摘要] ( 400 ) HTML (1 KB)  PDF (2170 KB)  ( 635 )
545 耳内镜下手术治疗单纯先天性中耳畸形疗效分析
施丽彩,方路成,陈帅男,黄益灯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5
目的:探讨单用耳内镜手术治疗单纯先天性中耳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7例单纯先天性中耳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结果、术中所见、手术方式及术前后听力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例患者均为单耳发病,24例患者为传导性聋,3例混合性聋且以传导性为主。Teunissen-Cremers分型I型5例,II型6例,III型15例,IV型1例。术中分别使用PORP 8例、TORP 7例和Piston 11例行听骨链重建术。1例IV型患者系前庭窗闭锁,听骨及面神经严重畸形,行加长的7.0 mm Piston锤骨前庭桥接术。27例患者术前平均气导为(62.1±8.3)dB HL,术后6个月平均气导为(30.6±7.4)dB HL(t=19.47,P<0.001)。15例(55.6%)气导听力提高超过30 dB HL。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43.1±9.3)dB HL,术后6个月为(13.4±5.2)dB HL(t=16.75,P<0.001)。结论:单纯先天性中耳畸形主要表现为听骨链畸形,单用耳内镜诊治先天性中耳畸形具有视野清晰、操作准确、无需外耳道或耳后切口、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听力恢复好的优点。
2022 Vol. 52 (7): 545-549 [摘要] ( 514 ) HTML (1 KB)  PDF (1723 KB)  ( 601 )
550 SMARCA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杨志强,黄燕燕,何慧,温媛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6
目的:研究SMARCA5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探讨沉默SMARCA5表达对NSCL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RCA5蛋白在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MARCA5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预后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SMARCA5在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和人肺癌细胞系(A549、Lu165、SK-MES-1和NCI-H520)中的表达。使用SMARCA5 siRNA沉默SMARCA5的表达。采用MTT法和Transwell法检测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SMARCA5蛋白在78例(59.5%)NSCLC组织中高表达。SMARCA5的表达与肿瘤分化不良(χ2=16.666,P<0.001)、TNM分期(χ2=24.462,P<0.001)和胸膜浸润(χ2=4.601,P=0.032)显著相关。此外,SMARCA5的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Log-rank检验,P=0.001)。干扰SMARCA5表达可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结论:SMARCA5的高表达与NSCLC患者肿瘤TNM分期、胸膜浸润、分化不良和预后不良相关,且敲除SMARCA5表达可降低NSCL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性。SMARCA5可能在NSCLC的肿瘤进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2022 Vol. 52 (7): 550-556 [摘要] ( 546 ) HTML (1 KB)  PDF (2300 KB)  ( 759 )
557 不同类型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术前免疫炎症指标和癌胚抗原的比较
万辉,高美玲,林洁,施盛乔,全多多,孔铖英,戴元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7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GO)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494例患者的NLR、PLR、LMR,其中浸润性腺癌176例,微浸润性腺癌150例,腺体前驱病变117例,良性病变51例。仅收集到150例浸润性腺癌、127例微浸润性腺癌、95例腺体前驱病变和45例良性病变的血清CEA数值。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NLR、PLR、LMR、CEA。结果:腺体前驱病变组的NLR(2.32±1.59)较良性病变组(1.82±0.64)高(P<0.05)。肺腺癌组的PLR(141.19±53.14)、腺体前驱病变组的PLR(145.94±51.92)较良性病变组(124.90±37.04)高(均P<0.05)。肺腺癌组的CEA [1.83(1.18,
2.73)ng/mL]较腺体前驱病变+良性病变组 [1.49(1.03,2.08)ng/mL]高(P<0.01)。浸润性腺癌组的CEA [2.14(1.29,2.92)ng/mL]分别较微浸润性腺癌组 [1.67(1.09,2.43)ng/mL]、腺体前驱病变组 [1.46(1.03,2.06)ng/mL]、良性病变组 [1.53(1.00,2.10)ng/mL]高(P<0.05)。结论:全身免疫炎症指标在早期肺腺癌,甚至是腺体前驱病变阶段就开始发生变化,血清CEA在早期肺腺癌就开始发生变化。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恶性病变,从而尽早进行干预。
2022 Vol. 52 (7): 557-561 [摘要] ( 456 ) HTML (1 KB)  PDF (1366 KB)  ( 692 )
562 温州市2 965例围绝经期女性相关症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前程,吴晓雪,汪玉,朱虹,焦千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8
目的:了解浙江省温州市围绝经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温州市2 965例40~65岁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以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评估其绝经相关症状发生情况。结果:40~65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为68.20%;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报告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疲乏乏力1 948例(65.70%)、焦躁激动1 785例(60.20%)、失眠1 638例(55.24%)、骨关节痛1 506例(50.79%)、性欲下降1 466例(49.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岁、已婚状态、医务及教育工作者、未绝经、对绝经持不期待态度者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保护因素。70.22%被调查女性表示对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有需求。结论:温州市40~65岁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检出率较高,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也较高,因此需普及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加强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改善女性健康水平。
2022 Vol. 52 (7): 562-566 [摘要] ( 418 ) HTML (1 KB)  PDF (1355 KB)  ( 748 )
567 3米后向步行试验评估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功能的信效度和反应性
彭静,滕晓琼,胡丹红,许国娟,郭君怡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09
目的:检验3米后向步行试验(3MBWT)在脑卒中患者动态平衡功能评估中的信效度和反应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例脑卒中患者,完成3MBWT、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MBI)后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两位护理人员分别测试同一患者的3MBWT,2 h后其中1名研究人员重新测试该患者的3MBWT,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治疗1周后,40例患者再次测试3MBWT、BBS和TUGT,比较3种工具对治疗前后效果的反应性。结果:3MBWT重测信度检验显示ICC值为0.889,评定者间信度ICC值为0.998;3MBWT与BBS(r=-0.854,P<0.001)、TUGT(r=0.872,P<0.001)强相关,3MBWT与MBI中度相关(r=-0.519,P<0.001);|ES|和|ERM|值排序依次为3MBWT>TUGT>BBS。结论:3MBWT在评价卒中患者动态平衡功能中具备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性。
2022 Vol. 52 (7): 567-571 [摘要] ( 452 ) HTML (1 KB)  PDF (1441 KB)  ( 747 )
       经验交流
575 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
高杨,孙洪鸣,陈春妙,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0
目的:探讨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中位年龄54岁;4例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丙型肝炎病毒均为阴性,其中1例合并肝硬化,并伴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389.7 ng/mL)。病理诊断淋巴上皮瘤样肝细胞癌1例,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细胞癌6例;镜下肿瘤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6例。MRI表现为结节样5例,形态规则6例,边界清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2例,呈明显高信号5例;强化方式多样:I型(快进快出强化)3例;II型(持续环状强化)2例;III型(边缘性填充式强化)2例;I、II型病灶可见类包膜样强化;所有病灶均未出现瘤周异常强化、胆管扩张和或肝包膜凹陷。结论: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少见,预后相对较好,病理具有一定特征,MRI上多表现为类圆形的结节,强化方式多样,多见类包膜样强化。
2022 Vol. 52 (7): 575-576,581 [摘要] ( 477 ) HTML (1 KB)  PDF (1864 KB)  ( 626 )
577 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吴刚刚,边学飞,周琪,张肖特,朱赟,陶泽如,邵盛艳,冯珊珊,王红力,杨有雄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1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9月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住院初次确诊的鼻咽癌患者63例(排除已行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其临床分期及性别、年龄、首诊症状、首诊时间、伴发症状、淋巴结转移、肿瘤生长方式、病理类型等特点。结果:63例鼻咽癌患者,其中男49例,女14例,年龄22~82(53.8±1.7)岁。I期、II期、III期、IV期分别为17例(占27.0%)、14例(占22.2%)、29例(占46.0%)和3例(占4.8%),早期31例,中晚期32例,早期诊断率49.2%。首诊症状按照出现率高低依次为上颈部淋巴结肿大24例(占38.1%)、涕血18例(占28.5%)、鼻塞10例(占15.9%)、耳鸣耳闷8例(占12.7%)、鼻出血和头痛及无症状各1例(均占1.6%)。早期患者首诊时间为(2.4±0.3)个月,中晚期患者首诊时间为(5.4±1.1)个月。有伴随症状的早、中晚期患者占比分别为15例(48.4%)、24例(7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首诊症状为淋巴结肿大或涕血、首诊时间越迟、有伴随症状和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患者中晚期临床分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临床分期与首诊症状、首诊时间、有无伴随症状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缩短首诊时间是发现早期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出现涕血、鼻塞、耳鸣耳闷、鼻出血或上颈部淋巴结肿大必须在2个月内做一次鼻咽部检查。
2022 Vol. 52 (7): 577-581 [摘要] ( 430 ) HTML (1 KB)  PDF (1401 KB)  ( 693 )
       护理研究
582 闭环式管理在危重患者MRI检查流程中的应用
张孝琴,夏能志,胡建东,张振华,周晓军,李建策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2
目的:探讨闭环式管理在危重患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提取流程改造后2020年8月至9月54例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的危重患者作为实验组,流程改造前2020年6月28例行MRI的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危重患者MRI流程中的时间数据,分析问题,通过多部门合作,应用闭环式管理进行流程改造,将MRI预约、检查前等待、检查、报告共享等关键环节形成一个闭环路径。比较两组患者MRI检查的全程时长(包括预约时长、检查前等待时长、检查时长及报告共享时长)、医护患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MRI检查的预约时长、检查前等待时长、检查时长、报告共享时长以及全程时长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流程改造前比,流程改造后医护患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01)。结论:在危重患者MRI流程中应用闭环式管理,使检查各环节无缝对接,有效缩短危重患者MRI全程时长,提高医护患满意度,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2022 Vol. 52 (7): 582-586,591 [摘要] ( 398 ) HTML (1 KB)  PDF (1767 KB)  ( 716 )
587 压力再分布气垫预防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效果
张燕,胡瑶瑶,吴高伟,吴俏琳,汪炜健,孙彩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3
目的:探讨压力再分布气垫预防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需行人工血管置换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9例,对照组60例,共119例。试验组尾骶部给予自制压力再分配装置预防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对照组尾骶部给予凝胶垫和棉垫,比较两组尾骶部皮肤IAPI的发生率、尾骶部皮肤相对温差、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IAPI发生率更低(0 vs. 36.7%),尾骶部皮肤与周围正常皮肤相对温差较小[0(-0.1,0.1) vs. 0.3(-0.3,0.5)],护士工作满意度更高(94.44% vs. 7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压力再分布气垫能够较好地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IAPI的发生,减少尾骶部与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温度差,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2022 Vol. 52 (7): 587-591 [摘要] ( 429 ) HTML (1 KB)  PDF (1409 KB)  ( 600 )
       病例分析
592 Alport综合征1例
夏冰,陈瑶瑶,姜礼铭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4
2022 Vol. 52 (7): 592-594 [摘要] ( 372 ) HTML (1 KB)  PDF (1619 KB)  ( 915 )
595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1例
应双伟,王直滔,胡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5
2022 Vol. 52 (7): 595-597 [摘要] ( 417 ) HTML (1 KB)  PDF (1289 KB)  ( 581 )
598 乙状结肠癌伴乳腺转移1例
卢根林,傅志红,陈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6
2022 Vol. 52 (7): 598-599,封三 [摘要] ( 423 ) HTML (1 KB)  PDF (1600 KB)  ( 699 )
       高教研究
600 基于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融合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
徐漫欢,郑晓群,关万春,陈晨,郑来宝,楼永良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7.017
为满足健康中国战略下社会对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人才的需求,温州医科大学依据学科建设优势及专业办学经验,开展基于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思路、实施方法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新医科背景下的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经验。
2022 Vol. 52 (7): 600-602,封三 [摘要] ( 690 ) HTML (1 KB)  PDF (1335 KB)  ( 819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