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2年 52卷 5期
刊出日期:2022-05-25

论著
病例分析
文献研究
调查研究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封底,目录
2022 Vol. 52 (5): 0- [摘要] ( 538 ) HTML (1 KB)  PDF (4782 KB)  ( 541 )
       论著
345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阮宇菲,刘琦,吴博,许智勇,陈珂,蒋敏之,张俊玲,余金生,陈益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1
目的:建立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肝炎模型并对其感染特点进行分析及鉴定。方法:将24 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 =12)及病毒感染组(n =12),病毒感染组腹腔注射1.0×106 PFU(200 μL)MCMV悬液,阴性对照组注射等体积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于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取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同时进行肝组织病毒分离、组织病理学及MCMV IE和M55基因、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匀浆病毒分离均为阳性,肝炎发生率为100%。在感染后第3天即发生肝炎病理改变,病毒感染组血清ALT及AST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病毒感染组肝脏HE染色第3天可见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及肝脏点灶状坏死,持续至第7天,Ishak评分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1);在感染后第3天病毒感染组肝组织内可检测到MCMV IE及M55基因,且在感染后第7天仍可测得IE基因;感染后第3天及第7天病毒感染组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 结论:成功建立MCMV感染C57BL/6小鼠急性动物肝炎模型,其感染表现主要集中在急性感染前期。
2022 Vol. 52 (5): 345-351,357 [摘要] ( 733 ) HTML (1 KB)  PDF (2531 KB)  ( 819 )
352 蛋白C p.Ala333Thr突变引起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机制
余晓敏,常国林,郑逸旸,陈诚,唐施艺,吴鑫媛,吕佳,林向阳,朱丽青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2
目的:探讨蛋白C(PC)p.Ala333Thr突变导致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IPCD)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氨基酸多序列比对工具T-Coffee评估突变氨基酸位点的保守性,使用突变有害性评分工具PolyPhen-2预测突变对PC结构和功能的危害性。利用定点突变试剂盒QuickMutationTM构建PC基因(PROC )野生型和p.Ala333Thr突变型质粒,并瞬时转染入HEK-293T细胞进行体外表达,RT-qPCR检测突变PC转录24 h后的mRNA水平变化,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突变PC胞内外水平变化,并对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PC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初步探讨p.Ala333Thr突变导致IPCD的分子机制。结果: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C的Ala333位点保守性不高,PolyPhen-2对PROC 的p.Ala333Thr突变评分为0.763。成功转染野生型与p.Ala333Thr突变型PROC 质粒后,突变型PROC 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突变型PROC的PC表达量明显下降;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野生型PC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有大量分布,而p.Ala333Thr突变型PC主要分布于内质网。结论:PROC p.Ala333Thr突变可能导致了PC的错误折叠和加工障碍,造成胞外PC表达量下降,最终引起了IPCD的发生。
2022 Vol. 52 (5): 352-357 [摘要] ( 483 ) HTML (1 KB)  PDF (1865 KB)  ( 636 )
358 大蒜素通过miR-486-5p/KDM5B轴增加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
蒋一玲,余洪金,张宁波,陈承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3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蒜素联合X射线处理A549 细胞,采用MTT法检测A549 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A549 细胞侵袭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549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彗星实验评估A549细胞DNA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γ-H2AX、Snail、Vimentin蛋白和组蛋白去甲基化转移酶(KDM5B)的表达量。qRT-PCR检测miR-486-5p的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86-5p与KDM5B的靶向关系。结果:不同浓度(20、40、60 μg/mL)大蒜素干预可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活力(P <0.05)和侵袭能力(P <0.05),并上调miR-486-5p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量(P <0.05)。40 μg/mL大蒜素可明显上调X射线对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均P <0.05),且加速了A549细胞DNA损伤。机制上,大蒜素通过上调miR-486-5p增强A549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但敲低miR-486-5p可显著下调大蒜素对A54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此外,miR-486-5p靶向负调控KDM5B的表达。结论:大蒜素可通过抑制A549细胞增殖、侵袭并诱导细胞DNA损伤,进而增强A549细胞对X射线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miR-486-5p靶向抑制KDM5B来实现的。
2022 Vol. 52 (5): 358-364 [摘要] ( 442 ) HTML (1 KB)  PDF (1890 KB)  ( 622 )
365 A激酶锚定蛋白9提高ERK通路活性促进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
傅扬扬,黄晓颖,王良兴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4
目的:探讨A激酶锚定蛋白9(AKAP9)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hRNA的沉默效果;通过MTT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AKAP9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AKAP9对肺腺癌细胞A549迁移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周期相关蛋白P27、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的表达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RNA可以有效地沉默肺腺癌细胞A549中AKAP9的表达(P <0.01)。MTT和克隆形成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AKAP9显著抑制癌细胞A549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P <0.01)。Transwell实验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AKAP9显著抑制癌细胞A549的迁移能力(P <0.01)。流式细胞术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AKAP9可以诱导肺腺癌细胞G1-S期阻滞(P <0.01)。Western blot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AKAP9增加细胞周期负性调控因子P27,减少正性调控蛋白Cyclin D1、CDK4的表达,并降低EGFR、ERK的磷酸化水平(P <0.01)。结论:沉默AKAP9可以通过抑制ERK通路活性减弱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的能力。
2022 Vol. 52 (5): 365-370 [摘要] ( 500 ) HTML (1 KB)  PDF (2181 KB)  ( 655 )
371 呼吸肌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
戴威,舒丹妮,戴元荣,施盛乔,刘宝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5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症状、睡眠质量以及肺功能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40例OSAS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减重、运动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指导呼吸肌训练。收集入组前、治疗6 周后2 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肺通气功能、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呼吸紊乱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肺功能及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AHI、PSQI评分、ESS评分均显著降低,LS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6 周后的潮气量(VT)、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段量(MMEF)、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HI改善值=0.998×MIP改善值+0.022×IC改善值+0.011×MMEF改善值-0.001×MVV改善值-0.652×MEP改善值+8.91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有效地改善OSAS患者的呼吸暂停症状、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2022 Vol. 52 (5): 371-375 [摘要] ( 449 ) HTML (1 KB)  PDF (1403 KB)  ( 616 )
376 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与父母述情障碍的关系
周凡,沈广辉,邹洋,潘泓,唐烨琛,陈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6
目的:探究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水平与父母述情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59 例2~3岁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和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Gesell婴幼儿发展量表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进行调查。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父母的述情障碍得分与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动作课题、符号理解、语言表达)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 <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述情障碍越高,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符号理解能力、动作性课题能力)能力越差(β=0.62,P <0.01;β=-0.60,P <0.01)。结论:父母的述情障碍越严重,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程度越高。
2022 Vol. 52 (5): 376-381 [摘要] ( 359 ) HTML (1 KB)  PDF (1447 KB)  ( 1032 )
382 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其与慢性炎症状态的关系
李美花,朱程,郑克,刘家洪,吕伟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7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奥氮平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MS)的疗效,并进一步分析治疗过程中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按照入组病历号随机选取满足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治疗前和24 周后分别检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RP和TNF-α,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家族史、病程、年龄和奥氮平治疗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后研究组BMI、HOMA-IR、FPG、HbA1c、HDL-C、LDL-C、TC、TG、CRP、TNF-α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CPR和TNF-α与BMI和HOMA-IR呈显著正相关,ΔCPR可以分别解释ΔBMI变异的13.4%,ΔHOMA-IR变异的11.4%;ΔTNF-α可以分别解释ΔBMI变异的12.5%,ΔHOMA-IR变异的14.2%。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MS;MS的改善可能与炎症反应的减轻有一定的关联。
2022 Vol. 52 (5): 382-387 [摘要] ( 417 ) HTML (1 KB)  PDF (1373 KB)  ( 539 )
388 温州地区人群21个STR基因座的突变情况分析
林琳,蒋欢畅,任苹,吴淑珍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8
目的:观察和分析温州地区人群21 个常染色体STR 基因座的突变情况及其特征。方法:收集9 418例支持亲权关系的亲权鉴定案件共21 200个样本,采用AGCU EX22人类荧光标记STR 复合扩增检测试剂进行扩增,比较各基因座的突变率和突变等位基因的亲代来源、片段大小、突变步数及重复单位的增减比例、方向的频次,分析突变各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9 418例亲子鉴定中共发现314例突变,观察到319个突变事件;21个基因座中,观察到20个基因座发生突变,突变率为0.08‰~3.48‰,各基因座突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7,P >0.05);父源突变与母源突变的比例为4.78:1,父源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总体上大于母源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55,P <0.05);父源突变和母源突变出现重复单位增加、减少与不确定3种频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 >0.05);一步突变与二步及以上突变中出现的重复单位增加、减少与不确定3种频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2,P <0.05);短、中、长片段等位基因突变出现的重复单位增加、减少与不确定3种频次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81,P <0.05)。结论:常染色体STR 基因座等位基因突变现象较为常见,在法医学亲权鉴定和DNA寻亲数据库建设中应引起注意。
2022 Vol. 52 (5): 388-393 [摘要] ( 445 ) HTML (1 KB)  PDF (2134 KB)  ( 671 )
394 单侧腹横肌平面阻滞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的效果
赵喜越,陈磊,邱莉莉,胡一,庄桂泉,王梦佳,王良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0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单侧髂腹股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缓解男性全身麻醉后导尿管相关膀胱不适(CRBD)的效果。方法:选择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复苏室(PACU)留置期间出现重度CRBD男性患者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TAPB组(T组)。C组予以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 μg/kg,T组在超声引导下使用0.375%罗哌卡因10 mL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采用4 分制评估法评价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 CRBD的严重程度,当CRBD评级为中重度时,予以静脉注射曲马多1 mg/kg作为补救措施,记录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眩晕、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中重度CRBD发生率在治疗后0.5 h、1 h、2 h和6 h均显著低于C组(P <0.05)。与C组相比,T组治疗后镇静过度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 <0.05),需要静脉注射曲马多作为补救措施的患者也明显减少(P <0.05)。结论:应用0.375%罗哌卡因行单侧髂腹股沟TAPB可降低男性患者全身麻醉术后CRBD的严重程度,并减少镇痛药的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2 Vol. 52 (5): 394-398 [摘要] ( 400 ) HTML (1 KB)  PDF (1458 KB)  ( 587 )
399 虚拟喉镜构建在先天性梨状窝瘘中的应用
夏立广,王永飚,朱利斌,林正秀,林进汉,赵一鸣,李仲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0
目的:介绍一种构建虚拟喉镜(VL)的方法及其在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从CPSF患儿身上获取CT数据,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对喉部解剖结构及上呼吸道进行三维重建、表面渲染及图像分割。获取计算机辅助的内外部解剖视图和交互式穿通连续的内腔视图。结果:成功构建CPSF患儿三维喉部和上呼吸道解剖结构。获取VL梨状窝的常规视图与传统喉镜视图比较情况。LV能够在逆行和顺行可视化中获得梨状窝的独特视图。分割和透明化三维解剖模型,能显示CPSF解剖结构和走向以及与周围器官的空间关系。在低年资组中,其有利于诊断的比例为85.71%,而在高年资组中,其有利于诊断的比例为57.89%(P <0.05);在低年资组和高年资组中,其有利于术中解剖参考的比例分别为89.29%和84.21%(P >0.05)。结论:VL作为评估CPSF及其范围的非侵入性工具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结合二维图像,可为CPSF的诊治提供超越传统内窥镜检查的信息。VL可能对低年资医师的参考价值更大。
2022 Vol. 52 (5): 399-404 [摘要] ( 599 ) HTML (1 KB)  PDF (2070 KB)  ( 599 )
       调查研究
405 自我隐瞒对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求助污名和心理困扰的链式中介作用
杜美杰,苟双玉,王玲莉,杨钰立,张宛筑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1
目的:探索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心理困扰在自我隐瞒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选取995 名贵州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使用自我隐瞒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污名量表、心理困扰量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问卷简版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隐瞒和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心理困扰呈显著正相关(r =0.433、0.479、0.511,P <0.01),三者与专业心理求助态度呈显著负相关(r =-0.356、-0.197、-0.197,P <0.01);建立以自我隐瞒为自变量,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为因变量,心理困扰和专业心理求助污名为中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方程各项指标拟合良好(χ2/df =3.984,GFl=0.994,AGFI=0.976,NFl=0.989,CFl=0.991,RMSEA=0.055)。结论: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在自我隐瞒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中介效应显著,专业心理求助污名和心理困扰在自我隐瞒和专业心理求助态度之间起链式中介效应。
2022 Vol. 52 (5): 405-409 [摘要] ( 1338 ) HTML (1 KB)  PDF (1442 KB)  ( 1255 )
410 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叶圣,徐慧慧,徐卓,王亦柔,江燕,张国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2
目的:探讨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在2021年11月份通过问卷星对国内6 543 名大一到大四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使用问题性手机使用指数量表(MPAI)、SDT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清晨型与夜晚型量表-5 项(MEQ-5)、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睡眠时间拖延量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情绪调节量表(ER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大学生错失恐惧量表(FoMo)进行施测,其中当受试者在MPAI量表17 个条目中有8 个以上的肯定回答,即被评定为问题性手机使用。通过描述受试者人口学资料,分析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现状,比较两组心理行为因素。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检出率较高(39.1%);正常手机使用组自我控制得分高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基本心理需要、生物节律、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睡眠拖延、睡眠质量、情绪调节、压力、焦虑、抑郁和错失恐惧的得分均低于问题性手机使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我控制水平高是问题性手机使用的保护性因素(OR =0.774,95%CI:0.756~0.793,P <0.001)。在时间价值感(OR =1.062,95%CI:1.045~1.079,P <0.001)、时间效能感(OR =1.071,95%CI:1.050~1.092,P <0.001)、睡眠拖延(OR =1.114,95%CI:1.098~1.129,P <0.001)、情绪调节(OR =1.027,95%CI:1.018~1.037,P <0.001)、压力(OR =1.047,95%CI:1.010~1.086,P =0.012)以及错失恐惧(OR =1.052,95%CI:1.042~1.063,P <0.001)等方面水平高则为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的问题性手机使用问题需要早期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矫正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影响。
2022 Vol. 52 (5): 410-415 [摘要] ( 1047 ) HTML (1 KB)  PDF (582 KB)  ( 881 )
       病例分析
416 以突眼为主要症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陈仕胜,吴建洺,高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3
2022 Vol. 52 (5): 416-418 [摘要] ( 416 ) HTML (1 KB)  PDF (1789 KB)  ( 665 )
       文献研究
419 专利视域下国内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朱碧纯,李运博,陈桂金,赵丽红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4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高校专利现状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情况,为驱动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强校建设提供参考策略。方法:利用智慧芽全球专利检索数据库对17所医学高校的专利申请趋势、授权率、转化率和专利寿命等进行专利质量分析,同时调查其近年来开展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现状。结果:尽管不同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差较大,但整体授权率较高,调查的17所医学高校中有12所高校专利授权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医学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刚刚起步,发展不均衡,专利申请门槛低,未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因此,专利权人普遍存在对专利转化和维系意识不强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得益于前期已开展专利相关信息服务,其专利整体表现比同类高校相对领先。结论:医学高校应重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将专利查新深入到专利审核环节,与专利代理机构协同共建,以期为医学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质增效。
2022 Vol. 52 (5): 419-425 [摘要] ( 353 ) HTML (1 KB)  PDF (1660 KB)  ( 627 )
426 温州医科大学2011—2020年SCI论文知识图谱分析
高超凡,吴强,曾为众,孙发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2.05.015
目的:对温州医科大学2011—2020年发表的SCI论文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为加强机构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2011—2020年被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利用Bibexcel、Pajek等可视化分析工具,从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学科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合作机构、共被引文献、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温州医科大学2011—2020 年发表SCI论文数量逐年增长,论文被引频次也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药学等优势学科;发文量最多的20本期刊中,中科院分区2区及以上的期刊有3 种,仅占15%;合作团队最显著的是李校堃、瞿佳所分别带领的药学团队和眼视光团队;合作最多的国内外机构分别是浙江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共被引网络的核心节点为LIVAK等发表的一批文献;机构研究热点为癌症治疗、疾病诊断、药物研究等主题。结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温州医科大学可通过强化优势学科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深化国际国内合作,改革科研评价制度等措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与团队,促进高质量论文的发表,不断提升学科专业的建设水平。
2022 Vol. 52 (5): 426-430,封三 [摘要] ( 372 ) HTML (1 KB)  PDF (1804 KB)  ( 994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