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1年 51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1-12-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综述
封面和目录
医学人文
 
 
       封面和目录
0 目录,封面封底
2021 Vol. 51 (12): 0- [摘要] ( 1203 ) HTML (1 KB)  PDF (4905 KB)  ( 741 )
       论著
94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改善乳酸蓄积诱导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
江昊薇,易晴晴,沈丹杰,高红昌,赵良才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1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改善乳酸蓄积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分成对照组、乳酸组及乳酸+FGF21组。采用Y迷宫、Morris水迷宫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探究3 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运用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代谢组学技术考察海马的特异性代谢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乳酸组小鼠Y迷宫自发交替率降低,水迷宫潜伏期升高,穿台次数减少,突触可塑性基因包括早期生长反应-1(EGR-1)、原癌基因(c-Fos)、突触前蛋白(SYP)和突触后蛋白(PSD,包括PSD-93、PSD-95)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而给予FGF21后小鼠工作记忆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得到改善、突触可塑性基因mRNA水平明显恢复(P <0.05)。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相比于对照组,乳酸组小鼠海马中牛磺酸、肌苷、肌酸、肌醇、谷胱甘肽、琥珀酸、一磷酸腺苷、肌苷酸等明显降低,而给予FGF21后其含量均明显升高(P <0.05)。结论:FGF21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利用乳酸,即通过能量代谢途径和氧化应激途径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2021 Vol. 51 (12): 947-953 [摘要] ( 1371 ) HTML (1 KB)  PDF (1996 KB)  ( 714 )
954 抗MDA5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陈永仙,王良兴,石宇博,陈佳静,钱沁清,袁佳玮,黄晓颖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2
目的:探讨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相关皮肌炎(DM)合并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 年1月至2020 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DM合并ILD患者81例,依据抗MDA5抗体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26 例(阳性组),抗MDA5 抗体阴性55 例(阴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统计半年内的病死例数。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发热、关节疼痛、Gottron征、V字征、皮疹位于双上肢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影像学征象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胸腔积液更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阳性组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铁蛋白(SF)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均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CEA(≥3.45 μg/L)、高Cyfra21-1(≥11.20 ng/mL)、高SF(≥561.65 μg/L)与抗MDA5抗体阳性有关(P <0.05)。CEA与SF联合检测诊断抗MDA5 抗体阳性DM合并IL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与灵敏度均大于单一指标检测或其他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或三种指标联合检测(P <0.001);联合检测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IL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8%和70.9%。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半年内死亡的病例数分别为16 例(占61.54%)及10 例(占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ILD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具有多样性。CEA与S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ILD的能力。CEA、Cyfra21-1及SF动态监测可能有助于抗MDA5抗体阳性DM合并ILD的预后评价。
2021 Vol. 51 (12): 954-959 [摘要] ( 659 ) HTML (1 KB)  PDF (1386 KB)  ( 952 )
960 山奈素通过下调circ-RPL15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和迁移
郑晟超,毛佳斌,何大强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3
目的:探索山奈素是否通过circ-RPL15 影响肺癌细胞A549 的生物行为。方法:使用25、50 和75 μg/mL山奈素处理肺癌细胞A549。在细胞A549中沉默circ-RPL15,或过表达circ-RPL15并使用75 μg/mL山奈素处理。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各组肺癌细胞A549 活力变化,平板克隆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裂解-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使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并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irc-RPL15、miR-489-3p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circ-RPL15对miR-489-3p的靶向调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25、50 和75 μg/mL)山奈素作用于肺癌细胞A549 后,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数、circ-RPL15表达量降低,而凋亡率、Cleaved-caspase3蛋白和miR-489-3p的表达量升高(P <0.05),且均呈浓度依赖性。沉默circ-RPL15 增强肺癌细胞A549 的miR-489-3p表达量、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并减弱细胞活力、克隆形成数、迁移数(P <0.05)。circ-RPL15靶向调控miR-489-3p。过表达circ-RPL15逆转了山奈素作用的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情况(P <0.05)。结论:山
奈素通过下调circ-RPL15并靶向调控miR-489-3p,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诱导其凋亡。
2021 Vol. 51 (12): 960-967 [摘要] ( 566 ) HTML (1 KB)  PDF (2681 KB)  ( 605 )
968 18F-FDG-PET/CT联合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临床价值
祖亮,王祖飞,陈炜越,吴徐璐,肖扬锐,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4
目的:探讨18F-FDG-PET/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行外科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两周内行18F-FDG-PET/CT和MRI扫描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与病理相关性行一致性检验,运用χ2检验对比联合和单独检查诊断分期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2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37例,年龄(64.7±10.6)岁。联合检查T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88),准确度(93.48%)高于单独PET/CT(69.57%)(P <0.001),但与单独MRI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0)。联合检查N分期结果与病理一致性强(Kappa=0.804),准确度(88.04%)高于单纯MRI(67.39%)和PET/CT(75.00%),( P =0.001、0.023)。联合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93.48%)和特异度(93.75%)均优于单独MRI(P =0.001、0.002)和PET/CT(P =0.037、0.037)。结论:术前行18F-FDG-PET/CT联合MRI对于结直肠癌术前T分期和N分期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尤其在评价N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 Vol. 51 (12): 968-973 [摘要] ( 578 ) HTML (1 KB)  PDF (1602 KB)  ( 660 )
974 阿魏酸通过调控线粒体凋亡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侵袭迁移功能
夏露,黄敏,梅洁,颜林志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5
目的:探讨阿魏酸(F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凋亡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La细胞,将其分为control组和FA处理组(1、2 和4 mmol/L)。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浓度FA处理后HeLa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HeLa细胞中线粒体的表达数量及状态。结果:RT-q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随着FA浓度增高,HeLa细胞中Bcl-2基因表达逐渐降低,而Bax和Cleaved-caspase-3 基因表达逐渐增强(P <0.05)。免疫荧光示,与control组相比,HeLa细胞中的线粒体含量逐渐减少且功能逐渐减弱(P <0.05)。Transwell以及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不同浓度FA可使HeLa细胞的侵袭细胞数以及迁移细胞数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结论:FA通过Bcl-2家族蛋白途径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诱导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
2021 Vol. 51 (12): 974-979 [摘要] ( 514 ) HTML (1 KB)  PDF (2105 KB)  ( 786 )
980 胎儿侧脑室和(或)后颅窝池增宽影像学评价与致病性拷贝数变异的差异
赵顺标,洪伟峰,王荣跃,夏坚利,许敏,黄德益,赵雅萍,许崇永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6
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大(VM)和(或)后颅窝池增宽(PCFCE)影像学评价与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 年1月至2020 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及玉环市人民医院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VM和(或)PCFCE共1 114例,其中468例胎儿行MRI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6~24 周羊水检测317 例,24~38 周脐血检测151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440 例行全基因组高分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分析胎儿VM和(或)PCFCE程度与各系统畸形及CNVs的差异,评估妊娠结局。结果:①468例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为5.98%(28/468),其中数目异常11例,结构异常10,数目+结构异常7例,28例均引产;44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中,致病性CNVs发生率为8.41%(37/440)。②440例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中,重度VM和(或)PCFCE组致病性CNVs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13.71% vs. 6.33%,P =0.012);三组间致病性CNVs发生率比较为VM+PCFCE>单纯PCFCE>单纯VM(12.14% vs. 11.69% vs. 4.93%,P =0.029)。③37例致病性CNVs胎儿中,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例,泌尿生殖系统4例,心脏大血管畸形5例,消化系统畸形2例。④重度VM和(或)PCFCE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于轻中度组(7.26% vs. 2.22%,P =0.020);37例致病性CNVs胎儿中,引产23例,分娩14例。结论:重度VM和(或)PCFCE组发生致病性CNVs及胎儿畸形率较高, VM+PCFCE组致病性CNVs高于单纯VM或PCFCE组;精准的影像学评估有助于VM和(或)PCFCE胎儿的宫内转归、临床评估和遗传咨询。
2021 Vol. 51 (12): 980-984 [摘要] ( 668 ) HTML (1 KB)  PDF (2426 KB)  ( 661 )
985 克罗恩病患者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程海燕,沈哲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7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CD)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绍兴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30例重度CD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重度CD患者6 个月,收集C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及肠道黏膜组织,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清和肠道黏膜组织中VEGF-A的表达水平,用散射光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用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发现,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CD患者血清VEGF-A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散射光比浊法及魏氏法检测发现,治疗后CD患者血清CRP及ES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CD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但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1)。治疗前CD患者血清CRP、ESR与VEGF-A均呈正相关(r =0.727、0.450,P <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治疗后CD患者病变肠道黏膜组织中VEGF-A表达强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A表达水平与肠道黏膜组织VEGF-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 =0.714、0.926,P <0.05)。结论:VEGF-A可能参与了CD的发生、发展,血清及肠道黏膜中VEGF-A水平与CD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可作为评估CD疗效的指标。
2021 Vol. 51 (12): 985-989,994 [摘要] ( 515 ) HTML (1 KB)  PDF (1580 KB)  ( 616 )
990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
金灿,张仁侃,张开睿,陈大庆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8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控制性皮层撞击建立小鼠TBI模型。45只C57BL/6N雄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Sham组、TBI组、TBI+DHA组,每组15只。TBI+DHA组于TBI后30 min内按照10 mg/(kg·d)剂量腹腔注射DHA,持续3 d,Sham组和TBI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采用Garcia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各组小鼠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脑皮层组织的缺损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各组炎症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组小鼠的Garcia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下降(P <0.05),而DHA给药后其Garcia评分升高(P <0.05)。与Sham组相比,TBI组的大脑皮层组织缺失明显,DHA治疗能够减少TBI后大脑皮层组织的丢失,促进修复。Western blot及RT-qPCR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TBI小鼠大脑皮层的促炎因子TNF-α、IL-6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抗炎因子IL-10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均P <0.01);与TBI组比,DHA干预后小鼠大脑皮层的TNF-α、IL-6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IL-10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 <0.01)。结论:DHA可以促进小鼠TBI的神经功能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信号通路实现的。
2021 Vol. 51 (12): 990-994 [摘要] ( 572 ) HTML (1 KB)  PDF (1584 KB)  ( 646 )
995 linc00346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叶挺宇,黄航,潘悦,蔡冰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09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inc00346 调控膀胱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linc00346 mRNA和PTEN mRNA的表达情况;沉默膀胱癌T24细胞系内linc00346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T24细胞内的linc00346 mRNA和PTEN mRNA表达变化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T24细胞内PTEN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实验检测各组T24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与膀胱正常组织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linc00346 mRNA表达上调,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均P <0.05)。沉默linc00346表达后,T24细胞内linc0034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TEN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TEN蛋白水平升高,p-Akt蛋白水平降低(均P <0.05);给予PTEN特异性抑制剂SF1670处理后,PTEN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Akt蛋白水平明显增加(均P <0.05)。沉默linc00346表达后,T24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给予SF1670处理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均P <0.05)。结论:linc00346可以增强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TEN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2021 Vol. 51 (12): 995-999 [摘要] ( 616 ) HTML (1 KB)  PDF (1935 KB)  ( 895 )
       护理研究
1000  手术室护士术中安全用药管理的循证实践
许多,韩咏琪,徐小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0
导读:  
 目的:探讨基于最佳证据的手术室护士术中安全用药的干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通过循证护理得出证据并将证据本土化后应用于临床,制订手术室护士术中安全用药的审查标准,规范手术室护士的术中用药行为;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最佳证据的培训与考核,比较应用最佳证据前后,手术室护士对于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手术室安全用药实践核查落实率。结果:应用最佳证据后,手术室护士对药物核对流程、药物分区摆放、药物标识应用等方面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室护士安全用药实践6项核查内容的落实率实施后较实施前均有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科学高效的方法管理手术室护士术中安全用药的问题,可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2021 Vol. 51 (12): 1000-1005 [摘要] ( 648 ) HTML (1 KB)  PDF (1361 KB)  ( 1008 )
1006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创伤性骨折合并创伤后应激障碍患儿心理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林海鸟,贾曼,李群,张秀霞,张春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1
导读:  
 目的:讨论认知行为干预疗法(CBT)对创伤性骨折合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儿心理情绪及
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急诊及儿童骨科病房收治创伤性骨折合并PTSD患儿240例,按照患儿护理干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BT;比较2组患儿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4.0(Peds QL4.0)各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患儿生存质量,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情况,观察患儿心理情绪及疼痛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儿PTSD-SS量表、SSS量表、VAS量表、SAS量表以及Peds QL4.0量表、满意度问卷调查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CBT能有效降低创伤性骨折患儿PTSD发生率,改善患儿心理焦虑情绪与躯体不良症状,减轻患儿疼痛感受,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提高患儿生命质量,家属满意度较高。
2021 Vol. 51 (12): 1006-1009,1013 [摘要] ( 758 ) HTML (1 KB)  PDF (1434 KB)  ( 837 )
       病例分析
1010  导管球囊定位联合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环咽肌注射治疗颈脊髓中央管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1例
樊留博,罗咪咪,张露丁,沈佳雯,韩文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2
导读:  
 
2021 Vol. 51 (12): 1010-1013 [摘要] ( 504 ) HTML (1 KB)  PDF (1489 KB)  ( 641 )
1014  重轻链淀粉样变性1例
王牡丹,黄丽娃,林建宇,章圣泽,董芍芍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3
导读:  
 
2021 Vol. 51 (12): 1014-1016 [摘要] ( 463 ) HTML (1 KB)  PDF (1509 KB)  ( 717 )
1017  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例
陈苏杭,陈玲,胡祥华,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4
导读:  
 
2021 Vol. 51 (12): 1017-1019 [摘要] ( 453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791 )
       综述
1020  Hippo信号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王钰静,王惠宁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5
导读:  
 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因其多功能性与高增殖性,已成为目前广受关注的牙周组织工程应用的种子细胞,有望在牙周组织改建和再生的临床应用方面发挥实际作用。Hippo信号通路是一条进化上高度保守的激酶链,大量研究证实其在调控器官发育、组织再生、细胞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在分子水平及细胞层面上证实,Hippo信号通路影响PDLSCs的分化及增殖-凋亡平衡。笔者总结了目前报道的Hippo信号通路相关组分对PDLSCs增殖、凋亡、衰老及成骨分化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并着重探讨关键效应因子YAP在其中的调控机制,为牙周再生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2021 Vol. 51 (12): 1020-1024 [摘要] ( 670 ) HTML (1 KB)  PDF (1388 KB)  ( 835 )
       医学人文
1025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家属的捐献认知和态度
丁娜妮,金新千,陈泽伟,张莎,张国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6
导读:  
 目的:分析非亲缘造血干细胞(PBSC)捐献者与入库志愿者家属的PBSC捐献认知、态度及其影响
因素,为降低悔捐率提供实证资料。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0 位PBSC捐献者家属以及240 位入库志愿者家属进行捐献认知、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的系统分析。结果:与入库志愿者家属比较,成功捐献者家属在认知水平和支持捐献态度方面均较高。此外,是否知道中华骨髓库是捐献认知和捐献态度高低的重要评判指标,无偿献血经历等则是影响其捐献认知的重要因素。结论:提升入库志愿者家属的捐献知识水平、强化入库志愿者家属对捐献的积极态度、积极向入库志愿者家属宣传捐献相关政策信息,可能增强志愿者家属的支持,从而降低捐献志愿者的悔捐率。
2021 Vol. 51 (12): 1025-1029 [摘要] ( 507 ) HTML (1 KB)  PDF (1348 KB)  ( 675 )
       高教研究
1030  构建基于课程思政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徐漫欢,吴蕾蕾,季敬璋,陈晨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12.017
导读:  
 笔者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视角,阐述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育人角度对优化课程设置、挖掘思政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拓宽教育渠道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在课程思政原则的指导下,构建覆盖面广,层次性强,专业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的可行路径。
2021 Vol. 51 (12): 1030-1032,封三 [摘要] ( 1180 ) HTML (1 KB)  PDF (1266 KB)  ( 1329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