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1年 51卷 8期
刊出日期:2021-08-25

论著
病例分析
高教研究
短篇论著
封面和目录
 
 
       论著
603 胎盘lncRNA H19/miR-675/PPARα与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关系
丁苗苗,倪丽芳,郑添,俞秋嫣,王玉环,杨新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1
目的:探究胎盘lncRNA H19/miR-675/PPARα与非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了2014—2016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正常妊娠、足月分娩且出生体质量≥4 000 g的新生儿为巨大儿组,以出生体质量为2 500~3 999 g且与巨大儿出生时间相差3 d以内的正常出生体质量儿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和胎盘组织样品。采用qPCR检测胎盘组织中lncRNA H19、miR-675和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组织lncRNA H19、miR-675和PPARα的表达与非GDM巨大儿发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中验证lncRNA H19/miR-675对PPARα的调控作用。结果:非GDM巨大儿组胎盘lncRNA H19和miR-675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PARα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盘lncRNAH19、miR-675 低表达和PPARα高表达可增加非GDM巨大儿发生风险(lncRNA H19:OR =3.69,95%CI =1.28~10.65;miR-675:OR =3.32,95%CI =1.20~9.19;PPARα:OR =4.71,95%CI =1.63~13.57)。在HTR-8/SVneo细胞中敲低lncRNA H19后,miR-675表达降低,PPAR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但敲低lncRNA H19,同时过表达miR-675,PPAR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被抑制。结论:胎盘lncRNA H19/miR-675低表达可增加非GDM巨大儿的发生风险,胎盘PPARα高表达可能部分受lncRNA H19/miR-675的调控,参与了非GDM巨大儿的发生发展。
2021 Vol. 51 (8): 603-308 [摘要] ( 1151 ) HTML (1 KB)  PDF (1395 KB)  ( 1332 )
609 脂肪乳剂通过激活自噬流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
林婷婷,施克俭,金周晟,张裕坚,夏芳芳,刘乐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2
目的:探讨自噬在脂肪乳剂解救布比卡因心肌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随机分成空白溶剂组(DMSO组)、布比卡因组(Bup组)、脂肪乳剂组(Lip组)、脂肪乳剂联用布比卡因组(BLp组),相应药物处理24 h后,CCK8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电镜下观察细胞自噬现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监测自噬流情况,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DMSO组相比较,Bu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 <0.05),光镜下可见细胞大量死亡皱缩,形态不规则,胞核不清,电镜下见自噬体大量堆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自噬流被抑制,LC3II/I、p6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与Bup组相比较,BLp组与Lip组心肌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 <0.05);光镜下心肌死亡细胞减少,细胞界限清楚,胞浆清晰,胞核清楚;电镜下自噬体减少;自噬流加快自噬体清除;LC3II/I、p62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 <0.05)。结论:脂肪乳剂可通过激活自噬流来加快自噬体的清除从而解救布比卡因所致心肌毒性。
2021 Vol. 51 (8): 609-614 [摘要] ( 631 ) HTML (1 KB)  PDF (1692 KB)  ( 651 )
615 4-苯基丁酸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对PC12细胞内质网应激与过度自噬的抑制作用
范兰兰,孔珊珊,吴彬彬,叶晓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3
目的:设计合成4-苯基丁酸(PBA)类似物并探究其对PC12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和过度自噬的双重抑制作用。方法:以PBA为母核,设计合成了11个PBA类似物(A1-A11),通过1H NMR、13C NMR、MS确证化学结构,采用MTT法分析化合物A1-A11对毒胡萝卜素(TG)诱导的PC12细胞ERS损伤模型和H2O2诱导的PC12细胞过度自噬损伤模型中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S的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自噬标志蛋白LC3 II/I和Beclin-1表达水平。结果:共合成了11 个PBA类似物,其中A3、A7、A9-A11为新化合物。MTT法结果表明,PBA类似物A1对TG诱导的ERS损伤细胞具有保护作用(P <0.05)。A1、A2、A4 和A6-A10对H2O2诱导的过度自噬损伤细胞均有良好的保护活性(P <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A1能显著抑制ERS标志性蛋白GRP78、自噬标志性蛋白LC3 II/I和Beclin-1 的表达水平(P <0.05)。结论:与PBA相比,设计合成的化合物A1对ERS和过度自噬的损伤细胞具有最强的双重保护作用。
2021 Vol. 51 (8): 615-622 [摘要] ( 611 ) HTML (1 KB)  PDF (1571 KB)  ( 809 )
623 基于盆底肌三维模型的第二产程应力和应变分析
宣荣荣,张永妍,高雅洁,任帅俊,李佳琳,杨政伦,朱珏,欧阳孟林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4
目的:探讨在阴道分娩过程的第二产程中,不同胎儿双顶径大小对盆底肌可能产生的损伤程度和部位。方法:收集女性盆底磁共振成像(MRI)的数据,基于三维建模重塑盆底肌模型,通过有限元探讨盆底肌在第二产程中的响应机制,根据模拟3种不同胎头模型的运动状态,进行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及最大位移分析。结果:通过盆底肌三维模型,成功建立了3种胎儿双顶径模型,分别为80 mm(D80)、90 mm(D90)、100 mm(D100)。应力分析显示,D80、D90、D100三种模型在0.15 s时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0.0782、0.0804、0.2509 MPa,胎儿双顶径越大,盆底肌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和最大主应力值越大,且峰值都出现在耻骨尾骨肌与骨架附着处。应变分析显示,D80、D90、D100三种模型在0.15 s时的主应变值分别为0.3215、0.3336、0.2710 MPa,胎儿双顶径越大,盆底肌的最大主应变值越大,且峰值都出现在耻骨尾骨肌,即盆底肌与骨架附着处。最大位移分析显示,D80、D90、D100 三种模型肛提肌Z方向最大位移差分别为50.36、50.68、52.51 mm,肛提肌X方向最大位移分别为127.11、140.21、129.38 mm。位移云图显示,第二产程中整个盆底肌发生了巨大的变形,其中肛提肌被拉伸明显,在竖直方向被拉伸128.90%~131.27%(主要是耻骨尾骨肌部分),在水平方向被拉伸181.59%~200.30%。结论: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中,胎儿双顶径越大,盆底肌的最大等效应力值和最大主应力值越大,最大主应变值越大,且峰值都出现在耻骨尾骨肌与骨架附着处;第二产程中整个盆底肌发生了巨大的变形,肛提肌尤其是耻骨尾骨部分是受到拉伸最大的肌肉。
2021 Vol. 51 (8): 623-631 [摘要] ( 538 ) HTML (1 KB)  PDF (2053 KB)  ( 711 )
632 lncRNA TTN-AS1靶向抑制miR-1271的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陈哲,王勤宁,黄璐捷,史信宝,胡静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5
目的:探讨lncRNA TTN-AS1调控miR-1271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在人肺癌A549细胞中转染TTN-AS1 siRNA或miR-1271 mimics,采用qRT-PCR检测TTN-AS1和miR-1271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I3K、p-AKT、PCNA、E-cadherin和cleaved caspase 3表达。共转染miR-1271 inhibitors和TTN-AS1siRNA,观察抑制miR-1271对抑制TTN-AS1诱导的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TTN-AS1和miR-1271及miR-1271和PDK1的靶向作用关系,Western blot分析过表达或抑制TTN-AS1/miR-1271对PDK1表达的影响。结果:抑制TTN-AS1及过表达miR-1271均可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下调PI3K、p-AKT和PCNA表达,上调E-cadherin和cleaved caspase 3表达(P <0.05)。抑制miR-1271可逆转抑制TTN-AS1对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TTNAS1和PDK1与miR-1271均存在靶向调控关系。结论:lncRNA TTN-AS1可通过靶向调节miR-1271/PDK1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2021 Vol. 51 (8): 632-638 [摘要] ( 619 ) HTML (1 KB)  PDF (1903 KB)  ( 609 )
639 循环外泌体介导的lncRNA HOXA11-AS通过上调SOX4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王平,孟立平,刘龙斌,彭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6
目的:探索循环外泌体对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支架内再狭窄患者(n =199)及对照组患者(n =32)血浆并提取外泌体,用患者血浆外泌体干预经雷帕霉素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模型,MTT法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CNA、Ki67的表达情况。基因芯片检测两组外泌体中差异的非编码RNA,qRT-PCR检测lncRNA HOXA11-AS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雷帕霉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减弱;PCNA、Ki67 表达减少(P <0.05);相比于雷帕霉素组,对照组外泌体干预后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CNA、Ki67表达增加(P <0.05)。芯片结果显示lncRNA HOXA11-AS在ISR外泌体中表达减少(P <0.05)。pHOXA11-AS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加细胞中PCNA、Ki67、SOX4的表达(P <0.05)。结论:血浆外泌体中的lncRNA HOXA11-AS可能是通过上调内皮细胞中SOX4的表达,增加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
2021 Vol. 51 (8): 639-645 [摘要] ( 587 ) HTML (1 KB)  PDF (1805 KB)  ( 650 )
646 两种软腭内成形腭裂整复术疗效比较
赵树蕃,石冰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7
目的:比较传统的软腭内成形腭裂整复术(TIVV)与彻底的软腭内成形腭裂整复术(RIVV)对2岁以上腭裂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其最适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13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收治的220 例初期软腭内成形腭裂整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IVV组(95例)和RIVV组(125例)。对2组患者术后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及腭瘘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TIVV组与RIVV组术后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及腭
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IVV组中,2~5岁组的腭咽闭合不全发生率低于≥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年龄是手术效果重要的影响因素(OR =1.107,95%CI =1.037~1.181,P =0.002)。TIVV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上因素均不影响其手术效果;RIVV亚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是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OR =1.102,95%CI =1.025~1.185,P =0.009)。结论:两种软腭内成形腭裂整复术对2岁以上腭裂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RIVV可能更适合2~5岁的学龄前期患儿。
2021 Vol. 51 (8): 646-651 [摘要] ( 607 ) HTML (1 KB)  PDF (1418 KB)  ( 603 )
652 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叶美欢,董超群,卢雪琴,应晓云,卢中秋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8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2021 Vol. 51 (8): 652-657 [摘要] ( 820 ) HTML (1 KB)  PDF (1355 KB)  ( 640 )
658 二甲双胍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
王百苗,胡蓝雅文,陶颖莉,董盼攀,叶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0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90 例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基础干预组、二甲双胍组(基础干预+二甲双胍组)、观察组(基础干预+二甲双胍+小剂量阿司匹林组)。治疗三个月后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治疗后半年内的妊娠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BMI、HOMAIR、FINS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与基础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二甲双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三组血清PAI-1、HCY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明显,与二甲双胍及基础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后半年内
妊娠率与基础干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改善复发性流产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患者的血清PAI-1、HCY水平,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2021 Vol. 51 (8): 658-661 [摘要] ( 688 ) HTML (1 KB)  PDF (1304 KB)  ( 796 )
662 痛风性膝关节炎关节软骨T2值与软骨损伤的相关性
叶勇军,余日胜,周宝鹤,陈家骏,夏海红,纪建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0
目的:比较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的T2值,探讨膝关节软骨的T2值与关节软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47例共56个膝关节作为病例组;无膝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15 例共30 个膝关节作为对照组。两名放射科医师依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分级标准对膝关节常规序列上痛风的表现和关节软骨损伤分级进行评估,将ICRS I-II级划为轻度软骨损伤,III-IV级划为重度软骨损伤。分别测量髌骨、股骨滑车、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内侧胫骨平台、外侧胫骨平台的软骨T2值,比较病例组关节软骨T2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并对组间和组内进行一致性验证。结果:病例组膝关节各部位测量的软骨T2 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组间和组内一致性均较好。结论:痛风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T2值明显高于健康者。
2021 Vol. 51 (8): 662-665 [摘要] ( 555 ) HTML (1 KB)  PDF (1334 KB)  ( 610 )
666 充气式保温系统对手术室内层流及空气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王静玉,符聪,王广芬,李情操,方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1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系统对手术室内层流的风速、风向及空气中菌落总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12月在垂直层流手术室内进行手术的76例模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温层流组和层流组两组,每组38例。应用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两组手术室内层流开启30 min后和空气采样结束后手术床周围63个点位层流的风速及风向变化;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60、90、120 min进行空气采样并分析两组层流手术室内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变化。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层流的风向均为向下,两组层流开启后30 min的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空气采样结束后保温层流组的风速小于层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得出两组非头部区域的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保温层流组头部区域的风速小于层流组(P <0.05)。两组内空气中菌落总数随手术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两组间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60、90、120 min时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充气式保温系统设置为38 ℃时虽对手术室内层流的风速有一定影响但对层流的风向及空气中菌落总数无明显影响。
2021 Vol. 51 (8): 666-669,673 [摘要] ( 437 ) HTML (1 KB)  PDF (1414 KB)  ( 574 )
       短篇论著
670 肾移植术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朱茜,张岩,倪晓洁,杨娇弟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2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难点。方法:收集2014 年6月至2019 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移植术后感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感染隐球菌性脑膜炎中首发症状发热7例,头痛4例,咳嗽2例,视物模糊2例,意识障碍1例;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病时间1.6~14年,发病至确诊时间8~42 d。脑脊液培养阳性8例。以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甲泼尼龙(PRED)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经过5氟胞嘧啶(5FC)5 g/d+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3 mg/(kg·d)等抗真菌足量治疗5~11.5个月,随访6个月后,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 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性,潜伏期长,病程久。早发现、早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该病救治成功的关键。
2021 Vol. 51 (8): 670-673 [摘要] ( 535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550 )
674 以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Johanson-Blizzard综合征分析
郑文文,吴笑英,周心禾,张杭,吴宸炜,郑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3
目的:探讨以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Johanson-Blizzard综合征(JBS)患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方法:收集JBS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提取相关家庭成员的基因组DNA,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及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者以糖尿病为主要表现,伴有眼距增宽,鼻根低平,鼻翼发育不全,发际线低等畸形。基因检测证实UBR1 基因存在c.4463T>C(p.Ile1488Thr)纯合错义突变,为新的突变位点,且致病性分析表明该位点为致病性突变。结论:该患者携带新的UBR1 基因c.4463T>C纯合突变,提高了临床上对JBS临床表型谱的认识并拓宽了UBR1 基因的基因谱。
2021 Vol. 51 (8): 674-677 [摘要] ( 499 ) HTML (1 KB)  PDF (1483 KB)  ( 579 )
678 脑白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叶珊珊,张旭,吴森翔,陈圆圆,杨艳微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4
目的:分析脑白质疏松(LA)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 年7月至2020 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88例住院患者,根据是否存在LA分为病例组(78例)和对照组(110例)。分别收集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血生化、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对有意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病例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阳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163,95%CI =1.107~1.221,P <0.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OR =2.599,95%CI =1.132~5.966,P =0.024)、高血压病(OR =2.767,95%CI =1.223~6.261,P =0.015)仍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高血压病与LA独立相关。
2021 Vol. 51 (8): 678-681 [摘要] ( 529 ) HTML (1 KB)  PDF (1323 KB)  ( 778 )
       病例分析
682 巨大卵巢无性细胞瘤1例
任传根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5
2021 Vol. 51 (8): 682-683 [摘要] ( 472 ) HTML (1 KB)  PDF (1295 KB)  ( 640 )
684 口腔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黎玉仙,王伟,刘红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6
2021 Vol. 51 (8): 684-685,封三 [摘要] ( 481 ) HTML (1 KB)  PDF (1459 KB)  ( 520 )
       高教研究
686 新媒体公众平台对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影响——以微信公众号健康教育为例
朱蓓蕾,李慧慧,赵成佳,张嘉瑛,叶振淼,张国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8.017
目的:探讨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公众平台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自某高校一年级6个专业、19个班级随机抽取573名学生,在其入学初使用自行设计的规范化调查问卷和网络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艾滋病知识、性行为、艾滋病态度和网络社会支持第一次调查;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另一组未干预,干预结束后进行第二次调查。结果:两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均有所提高,干预组得分提高[8.3(0,16.7)],明显高于对照组[4.2(-4.2,
12.5)];干预组对艾滋病患者包容度更大;网络社会支持中,平均信息支持得分每增加1分,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可增加0.84分。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公众平台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影响大学生艾滋病防治。
2021 Vol. 51 (8): 686-688,封三 [摘要] ( 605 ) HTML (1 KB)  PDF (1238 KB)  ( 640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