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1年 51卷 3期
刊出日期:2021-03-25
论著
病例分析
高教研究
综述
论著
0
封面和目录
2021 Vol. 51 (3): 0- [
摘要
] (
365
)
HTML
(1 KB)
PDF
(1383 KB) (
435
)
173
SGLT1介导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
王平,孟立平,刘龙斌,郭航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1
目的:验证高糖是否可以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探索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取4~7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首先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干预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EdU法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测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细胞中SMα、Tcf21的表达情况,细胞免疫荧光法、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GLT1的表达情况。然后用si-SGLT1预先敲除细胞中SGLT1的表达,再次检测各组细胞中的上述指标,探索SGLT1在高糖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中的作用。结果:相比于对照组,高糖干预组细胞形态变圆,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增加,细胞中SMα、Tcf21和SGLT1的表达增加(P<0.05)。转染si-SGLT1后细胞中SGLT1表达降低(P<0.05),细胞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降低,细胞中SMα和Tcf21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高糖通过上调SGLT1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激活。
2021 Vol. 51 (3): 173-180 [
摘要
] (
767
)
HTML
(1 KB)
PDF
(1975 KB) (
671
)
181
NPEPPS基因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中的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童筱君,李辰璐,王国芬,朱小春,王晓冰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2
目的:探讨NPEPPS基因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对该基因表达及在强直性脊柱炎(AS)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54例AS患者(AS组)与7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DNA和RNA,分别用Illumina平台进行SNP微阵列的基因定型检测和RNA测序。用PLINK提取包含NPEPPS的染色体区域的SNPs,用IMPUTE2进行缺失基因型的补缺,用PLINK计算免疫芯片的基因型。将RNA测序获得的read定位比对到人类基因组,产生每个基因的read计数,根据参考转录组计算不同转录本的表达水平,用DESeq2进行组间比较,并与基因型进行回归分析,对该SNPs和附近1 MB范围内的基因进行eQTL分析。结果:SNP rs9901869位点不管是纯合等位基因还是杂合等位基因,AS组NPEPPS表达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与对照组中不同的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各不相同,其中TCONS_00206150、TCONS_00206153和TCONS_00206137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与对照组中SNP rs9901869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NPEPSS基因及其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各不相同,其中部分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组与对照组中NPEPPS基因及其转录本的表达水平也因SNP rs9901869附近SNP rs180677251基因型的不同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EPPS基因位点多态性影响了NPEPPS的表达水平,可能与AS发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1 Vol. 51 (3): 181-186,191 [
摘要
] (
657
)
HTML
(1 KB)
PDF
(1630 KB) (
659
)
187
五味子丙素体外抗胃癌细胞系AGS的活性
姚佳丽,徐海能,范齐昀,董昭骏,吴建章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3
目的:探讨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丙素的体外抗胃癌活性。方法:在胃癌细胞AGS中,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测定五味子丙素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其对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并用MTT法测定其对不良反应较大的传统胃癌一线化疗药物5-FU的增敏活性。结果:五味子丙素对胃癌细胞AGS生长抑制的IC50为(35.73±0.28)μmol/L,并能浓度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集落形成,诱导细胞凋亡,上调凋亡蛋白Cleaved-PARP,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五味子丙素对胃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的活性。
2021 Vol. 51 (3): 187-191 [
摘要
] (
707
)
HTML
(1 KB)
PDF
(1544 KB) (
710
)
192
吹气球法心肺功能锻炼对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王素君,李疆,陈笑雷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4
目的:研究术前心肺功能锻炼与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相关性,探究针对胃癌患者有效可行的术前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28例胃癌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开展术前心肺功能锻炼分为干预组(386例)和对照组(542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肺部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TNM分期组成和II级以上术后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合并症、NRS-2002评分、肿瘤位置、术前贫血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呼吸系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7.77% vs. 14.39%,P=0.001),其中胸腔积液(4.40% vs. 8.67%,P=0.004)和肺部感染(3.89% vs. 7.56%,P=0.032)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未进行术前心肺功能锻炼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较锻炼组升高约两倍(OR=2.161,95%CI= 1.371~3.407,P=0.001)。结论:术前进行吹气球等心肺功能锻炼措施能有效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2021 Vol. 51 (3): 192-196 [
摘要
] (
714
)
HTML
(1 KB)
PDF
(1331 KB) (
599
)
197
WFNS I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因素
周甲丰,陈勇春,王豪,陈丽芳,林博丽,熊叶,郭献忠,杨运俊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5
目的:探讨导致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分级(WFNS)I级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07例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破裂后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WFNS I级患者。用出院时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并将GOS 1~3分定义为预后不良。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方式、高血压史、吸烟史、血管痉挛、脑梗死、Fisher分级和动脉瘤形态(动脉瘤大小、瘤颈、AR、SR、动脉瘤角度、血管角度、血流角度、动脉瘤朝向、A1段形态学、子囊)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与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再用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在407例WFNS I级的患者中仅30例(7.4%)出现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38,95%CI=1.003~1.075,P=0.033)、Fisher分级>3(OR=5.109,95%CI=1.806~14.457,P=0.002)、治疗方式(栓塞 vs. 保守治疗,OR=0.200,95%CI=0.068~0.588,P=0.003)和子囊(OR=4.957,95%CI=1.730~14.207,P=0.003)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ROC曲线结果显示,年龄、Fisher分级、治疗方式、子囊和联合诊断AUC值分别为0.691(95%CI=0.586~0.796)、0.687(95%CI=0.597~0.778)、0.658(95%CI=0.543~0.773)、0.574(95%CI=0.457~0.691)和0.817(95%CI=0.739~0.896)。结论:较大年龄、动脉瘤子囊形成及Fisher分级>3是WFNS I级aSA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栓塞治疗后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2021 Vol. 51 (3): 197-202 [
摘要
] (
704
)
HTML
(1 KB)
PDF
(1359 KB) (
729
)
203
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中circRNAs差异表达及功能预测
叶浡之,梁晓荷,赵翊含,薛淇泽,黄周青,蔡雪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6
目的:探究环状RNAs(circRNAs)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情况及功能预测。方法:采用人单核细胞系THP-1,用佛波醇12-十四酸酯13-乙酸酯(PMA)预处理细胞48 h,随后给予ox-LDL 50 µg/mL刺激单核源巨噬细胞24 h构建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利用microarray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s。通过qRT-PCR实验检测芯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利用CircInteractome、TargetScan和miRecords数据库预测circRNA_0007478潜在的靶基因。结果:芯片筛选结果提示在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中有5条circRNAs表达显著上调,2条circRNAs表达显著下调。qRT-PCR证实其中4条表达显著上调,2条表达显著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circRNA_0007478可通过结合miRNA-765进而影响下游蛋白的表达,发挥潜在的调控作用。结论:在ox-LDL刺激的巨噬细胞中存在circRNAs的差异性表达,circRNA_0007478可能通过结合miRNA-765调控下游基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2021 Vol. 51 (3): 203-208 [
摘要
] (
723
)
HTML
(1 KB)
PDF
(1795 KB) (
786
)
209
新型冠状病毒E蛋白结构与免疫优势表位的信息学预测分析
李明洋,SAIDU Kamara,汪琪,郭艳茹,李青峰,朱珊丽,陈俊,蒋朋飞,张丽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7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包膜蛋白(E蛋白)的结构及免疫优势表位。方法:从NCBI 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SARS-CoV-2 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Expas y服务器上的软件分析预测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跨膜区域;并结合其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极性、抗原性和柔韧性等综合分析,预测其可能的B细胞表位;利用Net CTL1.2 server预测CTL表位;通过Vector NTI对冠状病毒属E蛋白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应用Swiss Model对E蛋白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及功能结构域预测分析。结果:SARS-CoV-2 E蛋白由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为跨膜蛋白,跨膜区域以α螺旋为主;E蛋白可能含有2个B细胞表位和6个CTL表位,其免疫优势表位区域分别位于其N端16-34aa和C端50-70aa区段;SARS-CoV-2与SARS-CoV和Bat-SARS-like-CoV E蛋白的免疫优势表位存在极高的同源性;其疏水性跨膜结构和PDZ结合基序分别位于N端12-34aa和C端72-75aa区段。结论:E蛋白为跨膜蛋白,其氨基酸序列的16-34和50-70区段可能为免疫优势表位。
2021 Vol. 51 (3): 209-214,219 [
摘要
] (
1252
)
HTML
(1 KB)
PDF
(1768 KB) (
849
)
215
颈部增强CT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孟娇,李心海,陈昊路,宋春轶,李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8
目的:评估颈部增强CT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 年1月至2019 年10月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行首次甲状旁腺切除术(PTX)的47 例SHPT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颈部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99mTc-MIBI核素显像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并对增强CT所测甲状腺旁腺大小与术后病理标本进行相关性和一致性分析。结果:颈部增强CT、彩色多普勒超声、99mTc-MIBI核素显像3种影像学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9.40%、63.10%、54.70%;特异度分别为66.60%、88.80%、77.70%;CT的敏感度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 =0.001)和99mTc-MIBI核素显像(P =0.006);3种影像学检查的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增强CT所测甲状旁腺最大长径和术后大体病理标本测量的最大径之间具有相关性(r =0.777,P <0.001)和一致性。结论:颈部增强CT对SHPT术前甲状旁腺定位和大小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手术的精准性。
2021 Vol. 51 (3): 215-219 [
摘要
] (
735
)
HTML
(1 KB)
PDF
(1579 KB) (
742
)
220
3D-PDI评估IVF-ET中HCG日孕酮升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张银红,赵雅萍,周秀萍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0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人绒毛膜促腺性激素注射日(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3D-PDI)检测于2018年2月至9月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的180例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回声、内膜血流分型、内膜容积、内膜血管化指数(Ⅵ)、血流指数(FI)及血管化血流指数(VFI)。检测患者HCG日血清孕酮水平,根据ROC曲线分析获得的孕酮升高截断值分为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分析各参数的差异性及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180 例中有84 例妊娠成功为妊娠组,5 例生化妊娠,2例宫外孕,89 例未妊娠为未妊娠组,临床妊娠率约46.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CG日孕酮升高截断值为1.29 ng/mL,孕酮升高组59例,孕酮正常组121例。孕酮升高组和孕酮正常组年龄、内膜FI值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0.05);与孕酮正常组相比,孕酮升高组C型内膜占比和I型血流占比增高(P <0.05),Ⅲ型血流占比减少(P <0.05);孕酮升高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VI、VFI小于孕酮正常组(P <0.05)。妊娠组和未妊娠组的年龄、内膜厚度、内膜容积、内膜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组内膜VI、VFI高于未妊娠组(P <0.05);A型、B型、C型内膜回声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减低,I型、II型、III型内膜血流患者的妊娠率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VF-ET中HCG日孕酮升高导致子宫C型内膜占比增高,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内膜血管化程度减低,不利于妊娠成功。
2021 Vol. 51 (3): 220-224,229 [
摘要
] (
686
)
HTML
(1 KB)
PDF
(1526 KB) (
717
)
225
姜黄素对肺癌相关LncRNA表达及厄洛替尼敏感性的影响
徐亚莉,曹晓静,朱小珍,朱光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0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肺癌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及厄洛替尼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20 μmol·L-1姜黄素处理非小细胞肺癌(NSCLC)PC9亲本细胞株作为实验组,以0.9%氯化钠溶液处理的厄洛替尼抵抗PC9细胞株为抵抗组,20 μmol·L-1姜黄素处理的厄洛替尼抵抗PC9细胞株为处理组,0.9%氯化钠溶液处理的PC9亲本细胞株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ncRNA MALAT1、LSINCT5、UCA1、HOTAIR、GAS5及H19表达差异,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厄洛替尼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差异。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细胞MALAT1、HOTAIR、LSINCT5及H19表达均显著降低(P <0.05),UCA1及GAS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厄洛替尼IC5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对照组,抵抗组及处理组各LncRNA及厄洛替尼IC50均显著增高(P <0.05);相比抵抗组,处理组LncRNA MALAT1、LSINCT5、HOTAIR、GAS5及H19表达均显著降低,且厄洛替尼IC50下降(P <0.05)。结论:姜黄素可调控EGFR-TKI抵抗肺癌细胞中多种相关LncRNA的表达,促进抵抗细胞对厄洛替尼的敏感性。
2021 Vol. 51 (3): 225-229 [
摘要
] (
590
)
HTML
(1 KB)
PDF
(1329 KB) (
633
)
230
筛前神经阻断术与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比较
张瑜,戴显宁,郑慧珍,冯羽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筛前神经阻断术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筛前神经阻断组89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组36例。分别采用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以及临床症状分级评分法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9个月生活质量、打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塞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及9个月2组患者RQLQ评分、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1)。筛前神经阻断组患者鼻痒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翼管神经切断组(P <0.01),筛前神经阻断组患者鼻痒和打喷嚏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翼管神经切断组(P <0.05)。而翼管神经切断组患者流清涕和鼻塞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优于筛前神经组(P <0.01)。结论:筛前神经阻断术和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都可以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但对症状的改善程度有一定差异。对于打喷嚏明显但是鼻塞不明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独选择筛前神经阻断术;对于流涕、鼻塞为主要症状的患者,建议采用选择性翼管神经阻断术;而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建议两种术式结合。
2021 Vol. 51 (3): 230-233 [
摘要
] (
730
)
HTML
(1 KB)
PDF
(1299 KB) (
736
)
234
自动功能成像评估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左心室功能
鞠孝臣,项燕妮,林洁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2
目的:利用自动功能成像(AFI)评估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PE)左心室心功能。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PE患者72例,其中早发型35例,晚发型37例,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孕妇30 例,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左心室纵向应变(LS)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发型和晚发型PE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整体L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发型PE的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及左室整体LS比晚发型PE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E患者左心室LS减低,尤其是早发型PE患者减低更明显,AFI可以定量评估PE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
2021 Vol. 51 (3): 234-236 [
摘要
] (
514
)
HTML
(1 KB)
PDF
(1321 KB) (
625
)
237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疗效及预后评估
蔡升,褚建锋,周建波,桑建忠,杨倩倩,方莹,齐李对,鲁姗姗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3
目的:评估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疗效及其预后。方法:2017 年3月至2019 年3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阳明医院消化内科共168 例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将患者分为青年组(≤34岁)、中年组(35~59岁)和老年组(≥60岁),对腺瘤部位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采用SF-36 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腺瘤性息肉发生部位左半结肠明显多于右半结肠,以直肠(61例,占36.3%)最常见。青年组病理分型均为管状腺瘤,中年组以管状腺瘤为主(84 例,占83.2%),老年组绒毛状腺瘤比例大幅上升(11例,占26.8%),部分腺瘤出现局部癌变(2例,占4.9%),随着年龄的增大,混合性腺瘤及绒毛状腺瘤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出血(17例,占10.1%)、穿孔(2例,占1.2%),均来自老年组,主要原因是息肉过大及切除过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随访12个月复发8例(老年组6例,中年组2例),复发率为4.8%。患者术后总体生活质量得分高于术前,各维度得分(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躯体疼痛)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内镜下切除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2021 Vol. 51 (3): 237-239,243 [
摘要
] (
723
)
HTML
(1 KB)
PDF
(1324 KB) (
591
)
病例分析
240
直肠癌骨转移经新辅助治疗后临床完全缓解1 例
应红安,洪卫文,林峰,丁如良,张卫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4
2021 Vol. 51 (3): 240-242 [
摘要
] (
685
)
HTML
(1 KB)
PDF
(1453 KB) (
839
)
244
脑胶质瘤切除术后瘤腔张力性积液致死亡1例
章钟鼎,方黄毅,庞晨,张哲,杨越,盛汉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5
2021 Vol. 51 (3): 244-245 [
摘要
] (
561
)
HTML
(1 KB)
PDF
(1607 KB) (
873
)
246
实体型肾血管球瘤1例
钱麟,魏海彬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6
2021 Vol. 51 (3): 246-247 [
摘要
] (
516
)
HTML
(1 KB)
PDF
(1358 KB) (
601
)
综述
248
川崎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贾尝,钱范宇,诸葛颖芝,章建,牛超,仇慧仙,荣星,褚茂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7
川崎病(KD)是一种以急性自限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特征的小儿疾病,严重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甚至造成冠状动脉瘤、缺血性心脏病及猝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了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临床结果显示,SARS-CoV-2感染患者呈现出类KD的症状,提示KD可能与SARS-CoV-2感染有关。本文将从SARS-CoV-2的起源、传播方式、致病机制以及KD与SARS-CoV-2感染之间的可能联系进行描述,有望为KD的病因提供一定线索。
2021 Vol. 51 (3): 248-252 [
摘要
] (
562
)
HTML
(1 KB)
PDF
(1277 KB) (
690
)
高教研究
253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者自主性调查
王丹,林甜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8
鉴于自我效能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对温州医科大学145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相关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英语网络自主学习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者自主性呈正相关,即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其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效果,提高其英语学习的成绩。本研究据此提出了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021 Vol. 51 (3): 253-255 [
摘要
] (
584
)
HTML
(1 KB)
PDF
(1253 KB) (
880
)
256
医学高校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赵惠玲,陈莹,胡海华,董雷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1.03.019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医学高校全面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剖析医学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从馆员参与意识及能力、医学特色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专用空间、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特色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21 Vol. 51 (3): 256-258,封三 [
摘要
] (
512
)
HTML
(1 KB)
PDF
(1257 KB) (
632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