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0年 50卷 12期
刊出日期:2020-12-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综述
短篇论著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20 Vol. 50 (12): 0- [
摘要
] (
352
)
HTML
(1 KB)
PDF
(2465 KB) (
505
)
论著
947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TRAIL-R基因敲除对Th17细胞凋亡的影响
金颖莉,夏宣平,曹曙光,林道泼,胡定元,夏盛隆,蒋益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1
目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构建实验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受体基因敲除(TRAIL -R -/-)对结肠炎症及Th17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品系小鼠分为4组:TRAIL -R -/-结肠炎组、TRAIL -R -/-对照组、野生型(WT)结肠炎组、WT对照组,每组各9只。结肠炎组饮用3.5%的DSS,对照组饮用清水。7 d后,从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上评估小鼠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结肠黏膜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PM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和IL-17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UNEL荧光染色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Th17细胞的凋亡率。通过比色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凋亡蛋白酶Caspase 3、Caspase 8和Caspase 9的活性。结果:DSS诱导后,TRAIL -R -/-小鼠较WT小鼠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肠炎。TRAIL -R -/-结肠炎小鼠PBMCs中Th17 细胞的比例(P <0.01),以及ROR-γt和IL-17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WT结肠炎小鼠(均P <0.05)。TRAIL -R -/-结肠炎小鼠LPMCs中Th17细胞的比例(P <0.01),以及ROR-γt和IL-17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WT结肠炎小鼠(均P <0.05)。与WT结肠炎小鼠相比,TRAIL -R -/-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组织中Th17细胞的凋亡率(P <0.01)以及Caspase 3和Caspase 8的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 <0.01)。结论:DSS诱导后,TRAIL -R -/-小鼠的结肠炎症较WT小鼠更为严重,原因可能是Th17细胞凋亡减少,其数目和活性增高所致。
2020 Vol. 50 (12): 947-955 [
摘要
] (
710
)
HTML
(1 KB)
PDF
(2614 KB) (
773
)
955
五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计算分析
严茜茜,黄罗仪,王朝杰,向铮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2
目的:在模拟大脑油性环境下对五种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进行整体和局部性质计算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密度泛函B3LYP/TZVP计算方法,对五种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紫外光谱和概念密度泛函分析,利用环己烷模拟大脑油性环境。结果:共轭效应使得极性键键长缩短;静电势差异决定了分子间作用位点的不同,在酶反应中,与蛋白质构象的改变密切相关;溶剂效应对紫外光谱产生影响,其中溶剂的极性越大红移越大。由福井函数结合相对亲电指数与相对亲核指数,表明多奈哌齐和卡巴拉汀亲电、亲核能力都很强,加兰他敏亲核能力强,美金刚和石杉碱甲亲电、亲核能力均比较弱。结论:五种药物分子的结构差异、电性差异影响药物的理化性质并决定了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四种抗胆碱酯酶抑制剂活性略有差异但明显高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其中多奈哌齐药理作用最强。
2020 Vol. 50 (12): 955-960 [
摘要
] (
652
)
HTML
(1 KB)
PDF
(2088 KB) (
760
)
961
早发型和晚发型老年哮喘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FeNO变化及意义
全多多,刘晓,戴元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3
目的:比较早发型老年哮喘(LSA)、晚发型老年哮喘(LOA)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差异和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68例、老年COPD患者53例,以及无呼吸系统疾病健康体检的非吸烟老年人(对照组)34例为研究对象。老年哮喘组分为LSA组(发病年龄<60周岁)42例和LOA组(发病年龄≥60周岁)26 例。检测老年哮喘组(LSA组及LOA组)、COPD组及对照组的FeNO值和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比较各组FeNO值的差异,分析FeNO与FEV1/pred%、FEV1/FVC的关系。结果:老年哮喘组FeNO值[(29.3±18.7)ppb]较COPD组[(13.5±7.0)ppb]、对照组[(13.1±8.6)ppb]明显升高(均P <0.05);COPD组与对照组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SA组FeNO值[(33.7±20.4)ppb]较LOA组[(22.3±12.9)ppb]明显升高(P <0.05),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老年哮喘组(LSA组、LOA组)、COPD组的FeNO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以FeNO 35 ppb为截断值鉴别LSA和LOA的敏感度为41%,特异度为88%。结论:LSA患者的FeNO水平高于LOA患者,均高于老年COPD,且FeNO水平均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FeNO水平不受肺功能影响,以35 ppb为截断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鉴别LSA和LOA,且可鉴别诊断老年哮喘和老年COPD。
2020 Vol. 50 (12): 961-965 [
摘要
] (
635
)
HTML
(1 KB)
PDF
(1546 KB) (
634
)
966
糖皮质激素受体对大鼠丙泊酚依赖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董张雷,梁宇渊,苏颖,林函,王本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4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GR)对大鼠丙泊酚觅药行为的影响,探讨丙泊酚精神依赖性的发生机制。方法:24 只SD大鼠用固定比率(FR1)强化程序建立丙泊酚精神依赖性模型,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U486 10 mg/kg组、RU486 20 mg/kg组和RU486 4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R拮抗剂RU486对大鼠自身觅药行为学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伏隔核(NAc)内多巴胺转运体(DAT)的蛋白表达水平。另取24 只SD大鼠用FR1程序建立自身给予蔗糖行为模型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RU486 10 mg/kg组、RU486 20 mg/kg组和RU486 40 mg/kg组,观察腹腔注射不同剂量GR拮抗剂RU486 对大鼠自身给予蔗糖行为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GR拮抗剂RU486 腹腔给药可剂量依赖性减弱大鼠丙泊酚自身觅药行为(P <0.01),并降低大鼠NAc内DAT的蛋白水平表达(P <0.05)。与对照组比,RU486 腹腔给药不影响大鼠自身给予蔗糖行为(P >0.05)。结论:GR拮抗剂可能通过影响NAc内DAT水平从而减弱大鼠丙泊酚觅药行为。
2020 Vol. 50 (12): 966-969 [
摘要
] (
609
)
HTML
(1 KB)
PDF
(0 KB) (
241
)
970
白血病抑制因子通过JAK1/STAT3信号通路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活性
黄科峰,江明君,王华英,戚赛春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5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LIF在NSCLC患者癌旁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LIF对肿瘤细胞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JAK1/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IF在NSCLC的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1),经LIF共孵育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强(P <0.05);Western blot显示肿瘤细胞中JAK1、STAT3 磷酸化水平明显提高(P <0.05)。结论:LIF在NSCLC中表达增加,可能通过JAK1/STAT3信号通路介导LIF的增加,并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2020 Vol. 50 (12): 970-973 [
摘要
] (
771
)
HTML
(1 KB)
PDF
(2115 KB) (
566
)
974
新型丝素蛋白水凝胶携载西咪替丁预防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胃溃疡
陈翩翩,黄维洁,沈淑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6
目的:探讨新型丝素蛋白(SF)水凝胶携载西咪替丁(CMD)预防酒精引起的小鼠急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提取制备SF,构建西咪替丁-丝素蛋白(CMD-SF)水凝胶体系。将8 周龄SPF级C57BL/6 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CMD组、CMD-SF溶液组、CMD-SF水凝胶组,每组8 只。通过扫描电镜观察CMDSF水凝胶的显微结构,再通过FT-IR分析判别CMD-SF水凝胶的成胶状态,缓释实验检测CMD-SF水凝胶体系对于CMD的缓释效果。体内实验中,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变化,PAS染色检测胃黏液分泌状态,SOD、MDA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成像以及FT-IR检测结果均证明CMD-SF水凝胶制备成功。缓释实验证明,在72 h时,CMD-SF水凝胶体系中CMD的累积释放量约为45.4%,而CMD组以及CMD-SF溶液组中的CMD累积释放量超过70.0%。HE染色、PAS染色以及caspase3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CMD组和CMD-SF溶液组相比,CMDSF水凝胶组预防酒精引起的急性胃溃疡的发生、降低胃黏膜损伤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对比于对照组SOD[(0.21±0.05)U/g prot]和MDA[(4.51±0.94)nmol/mg prot]水平,CMD-SF水凝胶组的SOD水平升至(0.61±0.11)U/g prot,MDA水平降至(2.42±0.38)nmol/mg prot,能有效缓解氧化应激反应。结论:CMD-SF水凝胶能延长CMD停留于胃黏膜表面的时间,有效预防酒精引起的急性胃溃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细胞凋亡,防止组织损伤相关。
2020 Vol. 50 (12): 974-979 [
摘要
] (
720
)
HTML
(1 KB)
PDF
(2547 KB) (
731
)
980
肩袖全层撕裂中分层与非分层撕裂的MRI征象对比研究
潘卫星,朱妮娜,杨性安,米玉成,季文斌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7
目的:对比分析肩袖全层撕裂中分层与非分层撕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3 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根据撕裂类型及肌腱回缩距离分为病例1组、病例2组及对照组,记录撕裂口大小、肌腱回缩距离及冈上、冈下肌腹萎缩程度,根据数据分布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cal-Wallis检验比较3组撕裂口大小、肌腱回缩距离及冈上、冈下肌腹萎缩程度。结果:243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中,分层撕裂145例(占59.7%)。病例2组滑囊侧肌腱回缩距离[(22.2±9.8)mm]与对照组[(29.7±12.0)mm]和病例1组
[(29.0±1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例2组关节侧肌腱回缩距离[(35.1±11.7)mm]与对照组[(29.7±12.0)mm]和病例1组[(29.0±1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间撕裂口大小、肌腹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袖全层撕裂中分层撕裂较非层撕裂常见,不同分型中关节侧及滑囊侧肌腱回缩距离存在差异,肩袖修补术前,应充分认识分层撕裂的存在及类型,以确保损伤肩袖得以完整修复。
2020 Vol. 50 (12): 980-983, 989 [
摘要
] (
622
)
HTML
(1 KB)
PDF
(2219 KB) (
606
)
984
联合肌肉减少症建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风险
叶国庆,许京轩,曾云鹏,朱策,王祥,孙婧,杨欣欣,沈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8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腹腔内感染风险。方法:收集383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收集并测量诊断肌肉减少症的三要素,包括腰椎骨骼肌指数、术前握力和步行速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腹腔内感染的因素。构建由独立风险因素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以量化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结果:383例患者中,有93例被诊断出肌肉减少症,而44例被诊断出腹腔内感染。Logistic分析表明,肌肉减少症、肿瘤大小、年龄是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腹腔内感染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及量化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710)。结论:术前肌肉减少症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的独立预测因子。本联合预测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可量化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用于识别高风险患者。
2020 Vol. 50 (12): 984-989 [
摘要
] (
688
)
HTML
(1 KB)
PDF
(1505 KB) (
781
)
990
单扇区联合锐利重建算法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诊断价值
郑葵葵,满意,王镇章,曹国全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09
目的:探讨单扇区联合锐利重建技术(FHR)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ISR)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冠脉支架植入(PCI)患者在320 排CT上行冠状动脉CT造影(CCTA)随访的的影像资料,以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ICA)为金标准,对比FHR及常规重建(RR)在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狭窄的差异性。结果:纳入患者共99例,植入支架共190枚,以ICA为金标准,发生再狭窄或者闭塞的支架共63枚,FHR及RR图像上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ICA结果,RR图像诊断冠状动脉支架病变的敏感度为76.1%,特异度为78.7%,阳性预测值为64.0%,阴性预测值为86.9%;FHR图像上诊断冠脉支架在狭窄的敏感度为98.4%,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3.9%,阴性预测值为99.1%。FHR与ICA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RR与ICA的一致性较差(Kappa<0.4)。结论:320排CT下FHR图像重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对冠脉支架内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2020 Vol. 50 (12): 990-993 [
摘要
] (
619
)
HTML
(1 KB)
PDF
(2341 KB) (
610
)
994
血府逐瘀汤促进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的疗效
刘焕兴,蔡仲卿,沈新升,陈作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0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的疗效,并初步探究合适的剂量。方法:取72只雄性SD大鼠,建立改良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生药13 g·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生药6.5 g·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生药3.25 g·kg-1·d-1灌胃。连续用药7 d后,分别测算各组的皮瓣存活面积,并处死动物取皮瓣组织做HE染色,评估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皮瓣术后7 d,不同剂量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的皮瓣存活面积相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 <0.01),HE染色显示MVD明显增加(P <0.01),VEGF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其中,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P <0.05)。另外,不同剂量组的皮瓣内SOD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MDA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大鼠随意皮瓣的存活,其中,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缺血组织内的VEGF表达,从而增加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密度,促进微循环重建,同时抑制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2020 Vol. 50 (12): 994-997, 1002 [
摘要
] (
595
)
HTML
(1 KB)
PDF
(1772 KB) (
599
)
短篇论著
998
骨钙素与冠心病之间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
马骏,官学强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1
目的:评估骨钙素与冠心病之间关系。方法:纳入317 例既往无冠心病病史并同意进一步行诊断性冠脉造影的心绞痛患者。采用冠脉造影术明确冠心病与否,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骨钙素与冠心病呈现负相关关系,与骨钙素低浓度区间组相比,骨钙素高浓度区间组的冠心病风险呈显著下降趋势(P <0.01),在调整传统冠心病危险因素后,骨钙素仍可独立预测冠心病风险(OR =0.93,95%CI =0.90~0.96,P <0.01)。结论:在既往无冠心病病史的心绞痛患者,骨钙素与冠心病呈负相关,骨钙素可独立预测冠心病风险。
2020 Vol. 50 (12): 998-1002 [
摘要
] (
574
)
HTML
(1 KB)
PDF
(1467 KB) (
534
)
1003
关节镜下治疗Cam型髋臼撞击综合征
姜弘毅,姜立挺,郑雨霜,沈伟杰,林剑,薛星河,潘孝云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Cam型髋臼撞击综合征(FA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9月至2019年9月13例FAI患者(均以Cam型为主)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Harris评分和VAS评分变化。结果:Harris评分术前(67.69±5.15)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82.23±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AS评分术前(4.85±0.80)分,术后最后一次随访(1.23±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髋关节镜治疗FAI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2020 Vol. 50 (12): 1003-1005 [
摘要
] (
647
)
HTML
(1 KB)
PDF
(1513 KB) (
1005
)
护理研究
1006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对COVID-19疫情非隔离区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影响
冯小芳,黄小夏,钱笑蓉,陈艳,孙彩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对COVID-19疫情非隔离区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的影响。方法:在COVID-19疫情早期按FMEA理论研究步骤对非隔离区护士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进行干预。通过干预前后标准预防的风险优先指数(RPN)、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表得分及标准预防执行率来评价效果。结果:实施FMEA干预后COVID-19 疫情非隔离区护士标准预防的RPN明显降低,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量得分及标准预防执行率明显提高(P <0.01)。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提高COVID-19疫情非隔离区护士标准预防依从信念,降低COVID-19感染及传播的风险。
2020 Vol. 50 (12): 1006-1010 [
摘要
] (
655
)
HTML
(1 KB)
PDF
(1468 KB) (
760
)
1011
CICARE联合HEART沟通模式在普通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周春春,余少敏,缪国凤,黄海华,尹志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4
目的:探讨CICARE联合HEART沟通模式在普通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 年9—12月来我院行普通胃镜检查的22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应用CICARE联合HEART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况、检查前沟通时间、入室检查时间、患者满意度、培训前后护士沟通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紧张焦虑情况低于对照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培训后护士沟通能力高于培训前(P <0.05)。结论:CICARE联合HEART沟通模式有效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心理,降低患者检查中的生理不适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配合度,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护士沟通能力技巧的熟练掌握,有效提升了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2020 Vol. 50 (12): 1011-1014 [
摘要
] (
663
)
HTML
(1 KB)
PDF
(1463 KB) (
697
)
病例分析
1015
合并假性Bartter综合征的儿童囊性纤维化2例
李海燕,朱婷婷,陈敏广,杨宇真,张海邻,胡晓光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5
2020 Vol. 50 (12): 1015-1017 [
摘要
] (
559
)
HTML
(1 KB)
PDF
(1682 KB) (
627
)
1018
椎管内硬脊膜外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累及椎体1例
李伟大,傅春龙,赵奋华,郭江莉,杨泽斌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6
2020 Vol. 50 (12): 1018-1020 [
摘要
] (
543
)
HTML
(1 KB)
PDF
(2865 KB) (
656
)
1021
不典型子宫肌壁间妊娠伴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异常高值1例
王毓莉,周清,胡燕,陈凤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7
2020 Vol. 50 (12): 1021-1024, 1029 [
摘要
] (
570
)
HTML
(1 KB)
PDF
(2675 KB) (
693
)
综述
1025
影像组学在胃肿瘤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蔡一奇,施明明,许利斌,陈孝冬,章巍腾,胡畅远,朱冠保,王鹏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8
自2012 年影像组学的概念被提出至今,该技术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有效的应用。在此,我们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胃肿瘤的影像组学研究加以综述并分析,阐述影像组学在胃肿瘤的精准诊疗中的优势及其当前的局限性,为今后影像组学在胃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研究的思路。
2020 Vol. 50 (12): 1025-1029 [
摘要
] (
738
)
HTML
(1 KB)
PDF
(1404 KB) (
767
)
高教研究
1030
校企融合视阈下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以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康宁集团融合为例
朱蓓蕾,赵可,许冬武,叶敏捷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12.019
开展职业精神培养研究,引导精神医学学生肩负起人类身心健康发展使命,是医学院校培养未来精神卫生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精神医学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氛围尚未形成;职业精神教育教学方式、评估手段缺乏合理性;临床实践中职业精神培养难度大且机会少。校企融合视阈下,温州医科大学和温州康宁集团关于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逐渐形成“三融三联”模式,即:融合理念聚焦学生主体,各学段联通全过程培养;融合资源强化办学条件支撑,多课堂联动全方位拓展;融合人员提升师资力量,校内外联手打好组合拳,不断探索和积极培养精神医学学生的沟通、共情和道德规范约束能力。
2020 Vol. 50 (12): 1030-1032,封三 [
摘要
] (
543
)
HTML
(1 KB)
PDF
(1367 KB) (
693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