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0年 50卷 9期
刊出日期:2020-09-25

论著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20 Vol. 50 (9): 0- [摘要] ( 765 ) HTML (1 KB)  PDF (2476 KB)  ( 664 )
       论著
689 线粒体tRNATyrA5834G突变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相关性
胡翠芳,孔万仲,陈孟权,梁敏,管敏鑫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1
目的:探讨线粒体tRNATyrA5834G突变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相关性。方法:对2个携带tRNATyrA5834G突变的LHON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分析评估,对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相关检查、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种系发生学分析及单体型分析。结果:先证者的临床症状及眼科相关检查均符合典型LHON表现,家系其他成员无异常。2个家系均未携带ND1 G3460A和ND4 G11778A及ND6 T14484C这3个原发突变位点,多态性变异位点均属于东亚单体型M7b。2个先证者均携带具有高度保守性的A5834G和T12811C突变位点,其中A5834G在17个物种中的保守系数为87.5%。结论:线粒体tRNATyrA5834G突变可能是与LHON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同时低外显率提示其他因素,如核修饰基因、环境等可能影响这2个家系的表型表达。
2020 Vol. 50 (9): 689-694 [摘要] ( 917 ) HTML (1 KB)  PDF (1739 KB)  ( 743 )
695 一种改良的去细胞皮瓣制备方法
冯雨露,周乐斌,薛向阳,梅劲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2
目的:探索一种简易的去细胞皮瓣制备方法,并对制备完成的去细胞皮瓣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取成年大鼠下腹壁处皮瓣去血后,使用磁力搅拌器进行辅助震荡法去细胞。对所获支架通过DNA定量分析、SDS残留量检测、扫描电镜等检测获取其生物学特征数据。再取皮下包埋于成年SD大鼠背部的去细胞皮瓣标本,统计新生血管数目检测其生物相容性,检测外周血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实验组DNA含量较对照组下降超过95%(P <0.05);DAPI染色未见明显细胞核,扫描电镜及HE染色观察到实验组保留大量细胞外基质;SDS残留远低于生物安全水平;血管造影显示实验组血管分支完整、清晰,新生血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动物实验结果示血管再生数目多且调节性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提供了一个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且支架结构完整的去细胞皮瓣的方法,去细胞皮瓣具有低排斥和较好生物相容性的特点。
2020 Vol. 50 (9): 695-699 [摘要] ( 664 ) HTML (1 KB)  PDF (1827 KB)  ( 754 )
700 脐血AFABP、瘦素与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叶艳,丁苗苗,王玉环,闫洪涛,杨新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3
目的:探讨脐血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瘦素与非妊娠期糖尿病(GDM)巨大儿发生的关联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产科选择46例非GDM巨大儿(巨大儿组)和46例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对照组),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脐血AFABP和瘦素浓度,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GDM巨大儿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脐血中AFABP浓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脐血瘦素浓度在巨大儿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层分析发现,在高孕周层及孕期增重过多层,巨大儿组脐血AFAB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男性胎儿层、低孕周(孕周≤39)层及孕期增重正常层,巨大儿组脐血瘦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脐血低浓度的AFABP会增加非GDM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3.792,95%CI:1.266~11.359,P<0.05),且与胎儿性别、孕周、孕期增重共同影响非GDM巨大儿的发生。结论:脐血中低浓度的AFABP可能会增加非GDM巨大儿的发生风险。
2020 Vol. 50 (9): 700-704 [摘要] ( 686 ) HTML (1 KB)  PDF (1458 KB)  ( 645 )
705 具有抗细菌黏附和杀菌双重功能的(HA/CHI-Van)5涂层的制备
廖鑫,黄义星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4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涂覆(HA/CHI-Van)5多层膜结构的骨科内植入物以用于预防骨内植入物感染。方法:将透明质酸(HA)和壳聚糖-万古霉素(CHI-Van)溶液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得到(HA/CHI-Van)5多层膜结构;通过zeta电位检测组装过程,通过活细菌染色实验评价多层膜的抗细菌黏附效果,通过越狱实验和FE-SEM实验检测体外抗菌效果。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HA/CHI-Van)5组和假手术组,并以X线、Micro-CT、骨组织切片等方法检测该材料的体内动物实验效果。结果:每次组装不同的单层,zeta电位交替变化,证明多层膜组装成功。活细菌染色实验显示多层膜结构中的CHI具有一定的抗细菌黏附作用。越狱实验和FE-SEM实验证明(HA/CHI-Van)5多层膜结构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体外实验中,(HA/CHI-Van)5组的X线评分为0.7,而空白组的评分为12.3,(HA/CHI-Van)5组在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体积分数、骨组织切片方面均优于空白组(均P<0.05),且非常接近假手术组(均P>0.05)。结论:通过在骨科内植入物表面涂覆(HA/CHI-Van)5多层膜结构能够获得一定的抗细菌黏附功能和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预防骨内植入物感染。
2020 Vol. 50 (9): 705-711 [摘要] ( 656 ) HTML (1 KB)  PDF (2404 KB)  ( 738 )
712 丙酸钠通过抑制NLRP3保护脓毒症大鼠的结肠组织
谢献政,杨然栋,陈肖鸣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5
目的:探究丙酸钠(SP)对大鼠脓毒症模型结肠组织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与NLRP3炎性小体的关系。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模型+SP(CLP+SP)组和假手术+SP(Sham+SP)组。建模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收集结肠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结构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IL-6、TGF-β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occludin)和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情况。用同样的方法建立脓毒症模型,记录每组大鼠72 h生存率。结果:SP治疗能提高CLP组大鼠的生存率,减少病理损伤。CLP+SP组结肠组织中IL-6、TGF-β和TNF-α水平较CLP组低(P<0.05)。相比CLP组,CLP+SP组结肠组织中claudin-1和occludin表达有所增加(P<0.05)。CLP+SP组结肠组织中NLRP3、caspase-1、IL-β和IL-18表达与CLP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SP能提高脓毒症大鼠的存活率。此外,SP可能通过提高脓毒症大鼠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来减少结肠损伤。
2020 Vol. 50 (9): 712-716,722 [摘要] ( 777 ) HTML (1 KB)  PDF (2353 KB)  ( 744 )
717 定量分析钆塞酸二钠增强MRI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分级
童洪飞,王兆洪,陈辉,周斌,倪仲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6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MRI)评估和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理分级。方法:所有纳入本实验的55例患者,其中10例病灶周围肝脏组织无肝硬化的作为对照组,10例肝癌病灶周围肝脏组织为肝纤维化的作为肝纤维化组,另外35例肝癌周围组织为肝硬化的作为肝硬化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Gd-EOB-DTPA增强MRI扫描。定量分析肝癌病灶周围肝脏的平扫期和肝胆特异期信号绝对增强强度(AEV)和对比增强率(CER)。分析信号AEV和CER与不同病变肝脏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病变肝脏的病理分级和信号AEV有相关性(r=-0.526,P<0.001);不同病变肝脏的病理分级和CER有相关性(r=-0.741,P<0.001)。通过对2种信号强度的分析发现不同病变肝脏的病理分级与CER有更显著的负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的分析发现CER在正常肝脏组织组和肝纤维化组之间最佳截断值为0.76,肝纤维化组和肝硬化组之间的最佳截断值为0.46。结论:CER与不同病变肝脏的病理分级存在比较显著的相关性,并能通过CER的分析评估和预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理分级。
2020 Vol. 50 (9): 717-722 [摘要] ( 616 ) HTML (1 KB)  PDF (1820 KB)  ( 683 )
723 脑Willis环分型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CTA分析
段玉霞,傅萍萍,蒋蒙蒙,林文秀,陈伟建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7
目的: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分析脑Willis环(CoW)分型与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CTA的1 184例住院患者分为2组,ACoA动脉瘤患者纳入ACoA动脉瘤组,无颅内动脉瘤患者纳入对照组,其中630例患者入组ACoA动脉瘤组,554例患者入组对照组。CoW分为前循环和后循环,前循环和后循环又各自分为a、b、c、d、e、f、g、h、i、j共10种解剖亚型。所有入组的患者根据解剖分型分别统计每种前循环和后循环类型的数目。比较各个解剖分型之间ACoA动脉瘤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前循环g亚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oA动脉瘤组(P<0.05);ACoA动脉瘤组h型前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a、c、d型后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ACoA动脉瘤组(P<0.05);ACoA动脉瘤组g、h、i型后循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oA动脉瘤的发生率与CoW的解剖变异有关。
2020 Vol. 50 (9): 723-727 [摘要] ( 739 ) HTML (1 KB)  PDF (2028 KB)  ( 750 )
728 他莫昔芬对ER- GPER+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机制
王书梦,吴萌,高晓丹,李婷婷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8
目的:探讨他莫昔芬(TAM)对雌激素受体(ER)阴性、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阳性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以ER阴性(ER-)、GPER阳性(GPER+)乳腺癌MDA-MB-468细胞为研究对象,用TAM处理细胞,GPER特异性抑制剂G15抑制胞内GPER活性,siRNA干扰GPER蛋白表达,侵袭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Rα、GPER、Vimentin、E-cadherin及N-cadherin蛋白表达变化。结果:TAM(5 μmol/L)可明显增强MDA-MB-468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G15(10 μmol/L)预处理能显著抑制TAM诱导的细胞侵袭活动(P<0.01);GPER-siRNA可明显干扰MDA-MB-468细胞GPER蛋白表达(P<0.01);干扰GPER蛋白表达能有效抑制TAM诱导的细胞侵袭活动(P<0.01)。TAM处理明显诱导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P<0.01),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P<0.01);G15预处理或干扰GPER蛋白表达均能抑制TAM的上述诱导作用(均P<0.05)。结论:TAM能诱导ER- GPER+乳腺癌MDA-MB-468细胞EMT,其作用与其激活GPER有关。
2020 Vol. 50 (9): 728-732 [摘要] ( 679 ) HTML (1 KB)  PDF (1945 KB)  ( 636 )
733 不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公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适用性
朱思梦,倪连松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09
目的:比较不同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公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T2DM患者的资料,以24小时肌酐清除率计算得到的GFR为标准肾小球滤过率(rGFR),以C-G公式、简化MDRD公式、改良的MDRD中国公式和CKD-EPI公式计算得到的GFR为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各eGFR的准确度、精确度和偏差、ROCAUC,并根据不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分层分析。结果:CKD-EPI公式估算的GFR与rGFR的相关系数最高(r=0.788)。CKD-EPI公式的15%准确度(P15)、30%准确度(P30)最高,分别为48.1%、73.6%。Bland-Altman图显示简化MDRD公式的偏差最小,CKD-EPI公式精确度最高。MDRDC公式、CKD-EPI公式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的ROCAUC相等且最大。年龄≥60岁组和18~60岁组中均以CKD-EPI公式的P30、P50最高,精确度最好。CKD-EPI公式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组精确度均最好,准确度均最高。结论:CKD-EPI公式更适合于估测我国T2DM患者的GFR,同时在不同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下均最适用。
2020 Vol. 50 (9): 733-737 [摘要] ( 693 ) HTML (1 KB)  PDF (1447 KB)  ( 764 )
738 新型康复管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
杨桂芬,汪亚群,方诚冰,叶苏,金继业,寿一洲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0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新型管理模式对早期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PD患者(Hoehn-Yahr分级标准为I期、II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西药(美多芭125 mg,3次/d,餐前1 h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D新型康复管理模式(加用PD康复操治疗,每次训练30 min,5次/周;并使患者成为PD康复俱乐部会员,定期参加俱乐部活动);2组患者均治疗12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组UPDRS III、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UPDRS III评分和Berg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UPDRS II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e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对治疗前后UPDRS III分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言语表达、面部表情、强直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静止性震颤、手部动作性或姿势性震颤、手指拍打试验、手运动、轮替运动、腿部灵活性、起立、姿势、步态、姿势稳定性、躯体少动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新型康复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早期PD患者的手部及下肢运动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提高患者的姿势稳定性。
2020 Vol. 50 (9): 738-741 [摘要] ( 723 ) HTML (1 KB)  PDF (1381 KB)  ( 806 )
742 黄芩素通过烟酸受体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花文峰,李婕,严芳,杨华文,张智,曹东林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1
目的:探讨黄芩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胃癌细胞(MGC80-3、HGC-27与BGC-823)增殖作用的影响,以及过表达烟酸受体(GPR109A)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芩素对胃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影响;RNA干扰实验检测沉默GPR109A表达对黄芩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黄芩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与侵袭作用,过表达GPR109A也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且沉默GPR109A表达可降低黄芩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黄芩素可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与上调GPR109A的表达密切相关。
2020 Vol. 50 (9): 742-747 [摘要] ( 785 ) HTML (1 KB)  PDF (2233 KB)  ( 683 )
748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应用
俞陈陈,刘雪娇,蔡茜茜,刘建龙,朱娜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规律性间断硬膜外注射(PIEB)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0例顺产足月初产妇,自愿要求实施PIEB分娩镇痛。30例芬太尼对照组(Fen组):2 μg/mL芬太尼+0.1%罗哌卡因,30例右美托咪定组(Dex组):0.5 μg/mL右美托咪定+0.1%罗哌卡因。2组每60 min硬膜外间隙注入8 mL上述混合药液实施分娩镇痛。记录分娩镇痛前后各时间点(分别记为T0~T6)患者心率(HR)、胎心率(FHR)和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拉姆齐(Ramsay)镇静评分、改良下肢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记录Apgar 5 min评分、局麻药使用总量、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追加及不良反应。结果:各时间点2组患者HR、FHR、MAP、改良Bromage评分、Apgar 5 min评分、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5 min(T1)和30 min(T2)时间点,Dex组VAS评分明显小于Fen组(P<0.05),Dex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大于Fen组(P<0.05);与Fen组比较,Dex组局麻药使用量及PCEA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Dex组和Fen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分娩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PIEB模式的局麻药使用量和爆发痛次数更少,镇痛和镇静效果更好。
2020 Vol. 50 (9): 748-752 [摘要] ( 687 ) HTML (1 KB)  PDF (1416 KB)  ( 815 )
75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刘林娜,李涛,葛寒宇,陈占国,余坚,郑晓群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3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66例ALL患儿HD-MTX治疗的临床资料,检测MTHFR C677T的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型将患儿分为野生型(CC)和突变型(CT+TT),比较2组患儿经HD-MTX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肝功能指标PA、ALT、AST、AST/ALT、TP、ALB、LDH、GGT、TBIL、CHE以及48 h、72 h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MTHFR C677T突变型与野生型相比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更高(P<0.05),其中血清AST、ALT、CHE含量异常的患儿比例显著升高(P<0.05),其他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型患儿HD-MTX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型48 h、72 h血药浓度均升高(P<0.05)。结论:MTHFR C677T突变型患儿HD-MTX治疗后,血清AST、ALT、CHE含量异常的患儿比例较高,检测MTHFR C677T基因型对预测HD-MTX治疗后肝功能异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0 Vol. 50 (9): 753-757 [摘要] ( 717 ) HTML (1 KB)  PDF (1470 KB)  ( 886 )
758 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中医体质调查
姜小涵,李艳,王毓琴,卢纯洁,赵颖熙,向圣锦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4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并总结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静止期中医体质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纳入门诊有急性前葡萄膜炎病史,但现阶段无眼部炎症症状患者共332例,分为HLA-B27(+)组和HLA-B27(-)组,分析2组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332例患者中,总体体质类型为单一体质患者295例,复合体质者37例共兼含75种体质类型,共计332例患者合370种体质类型。HLA-B27(+)组185例患者中,单一体质类型者164例,其中平和体质98例,病理体质66例;复合体质者21例兼含43种体质类型。HLA-B27(-)组147例患者中,单一体质类型者131例,其中平和体质97例,病理体质34例;复合体质者16例兼含32种体质类型。HLA-B27(+)组病理体质患者比例较HLA-B27(-)组更高(P<0.05);且HLA-B27(+)组湿热体质患者比例也较HLA-B27(-)组更高(P<0.05)。结论:HLA-B27相关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是一类具有同类体质易感性的疾病,但其静止期体质以平和质为主;相对于HLA-B27(-)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HLA-B27(+)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病理体质总体比例更高,且有更多湿热体质患者。
2020 Vol. 50 (9): 758-761 [摘要] ( 645 ) HTML (1 KB)  PDF (1454 KB)  ( 791 )
       护理研究
76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徐小群,叶媛媛,杨娇弟,林碧,柳琼,孙彩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护理应急组织管理架构,成立COVID-19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多维度、多途径、全方位培训,科学管控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护网,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等护理管理措施,构建护理应急管理体系,树立护理人员正确的危机意识,有效应对疫情保证救治能力,保障一线医护人员人身安全。
2020 Vol. 50 (9): 762-764 [摘要] ( 863 ) HTML (1 KB)  PDF (1372 KB)  ( 849 )
765 强化自我效能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叶西西,舒美春,潘莘莘,柳琼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6
目的:强化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81位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按甲乳外科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疾病特点,依据自我效能理论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干预措施2个月后,比较不同组间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创伤后成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创伤后成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强化自我效能模式的临床护理措施能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和创伤后成长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020 Vol. 50 (9): 765-768 [摘要] ( 736 ) HTML (1 KB)  PDF (1381 KB)  ( 844 )
       病例分析
769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王芸,王蓉蓉,朱勇杰,马国良,宋春红,王唯,吴亮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7
2020 Vol. 50 (9): 769-771 [摘要] ( 658 ) HTML (1 KB)  PDF (1408 KB)  ( 845 )
       高教研究
772 “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校友文化培育
金晓冬,叶少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9.018
校友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力量源泉,是创建“双一流”大学的重要文化基础。从文化解析的视角来看,校友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特质和外化形态。我国大学重视富有国情、校情特色的校友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母校与校友的关系联动有待增强、优质校友资源的挖掘有待深入、校友文化的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建设大学校友文化,要抓好情感文化、共同体文化、大师文化、环境文化、反哺文化的培育,形成大学校友文化培育的多方合力。
2020 Vol. 50 (9): 772-774,封三 [摘要] ( 603 ) HTML (1 KB)  PDF (1289 KB)  ( 750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