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20年 50卷 2期
刊出日期:2020-02-25
论著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短篇论著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20 Vol. 50 (2): 0- [
摘要
] (
364
)
HTML
(1 KB)
PDF
(964 KB) (
534
)
论著
87
人巨细胞病毒增殖性感染UL111A基因转录本特征及变化
刘欣,谢旺凯,孙祥威,陈治元,沈贤,薛向阳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1
目的: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本特征及变化。方法:在HCMV AD169株感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12 h,24 h,48 h,3 d,5 d,7 d,9 d等不同时间点,抽提RNA,反转录成cDNA,PCR检测UL111A转录本特征。扩增产物通过克隆、测序验证不同时间点UL111A转录本的特征变化。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UL111A 3种转录本编码区序列载体pcDNA3.1-cmvIL-10,pcDNA3.1-LAcmvIL-10以及pcDNA3.1-unspliced,Western blot验证构建的载体在293T细胞中的有效表达。结果:感染HCMV AD169株的HFF可以检测到cmvIL-10,LAcmvIL-10以及未剪切3种形式转录本。未剪切形式转录本占比最多,cmvIL-10转录本占比最少。在感染的24 h和9 d 3种转录本都有检测到,而在其他时间点未能检测到cmvIL-10 转录本。此外,3 种转录本的编码区序列在293T细胞中均可有效表达。结论:HCMV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存在3种形式的转录本。
2020 Vol. 50 (2): 87-91 [
摘要
] (
863
)
HTML
(1 KB)
PDF
(1642 KB) (
924
)
92
右美托咪定减轻皮质酮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作用及机制
潘一钊,马君梅,黄坚坚,胡志妍,梅虹霞,林函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减轻皮质酮(CORT)抑制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孕15 d SD大鼠,分离胎鼠大脑皮质培养原代NSCs,进行NSCs标志蛋白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和胚胎干细胞关键蛋白(SOX2)染色鉴定;RT-PCR法检测肾上腺α-2受体各亚型α-2A受体、α-2B受体及α-2C受体在NSCs上的表达;将NSCs分为Control组、DMSO组、CORT组(CORT 1 μmol/L孵育24 h)和DEX组(DEX 0.01、0.1、1 μmol/L预处理1 h后,再加入CORT继续孵育24 h)。LDH法检测NSCs的细胞毒性;EdU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NSCs GSK-3β/β-catenin通路GSK-3β、p-GSK-3β、β-catenin和Cyclin D1表达水平。结果:分离的原代细胞经Nestin蛋白和SOX2蛋白染色鉴定NSCs的纯度超过97%;RT-PCR结果显示肾上腺α-2受体的3种亚型在NSCs上均有表达;LDH法显示各组之间LDH的释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U法显示与Control组比,CORT组的NSCs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P<0.05);与CORT组相比,当DEX剂量增加至1 μmol/L时,NSCs的增殖能力有所恢复(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DMSO组比,CORT组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与CORT组比,1 μmol/L DEX预处理后,p-GSK-3β、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有所提升(P<0.05),Total GSK-3β蛋白在各组间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PI3K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拮抗DEX对NSCs增殖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DEX可以减轻CORT抑制NSCs的增殖作用,其机制与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2020 Vol. 50 (2): 92-97 [
摘要
] (
809
)
HTML
(1 KB)
PDF
(1836 KB) (
757
)
98
姜黄素通过NLRP3/Caspase-1/IL-1β轴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
蔡学定,陈马云,李文雅,吴佩亮,姚丹,黄晓颖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同时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和SD大鼠肺组织,PASMCs和SD大鼠都设置为常氧组(N)、低氧组(H)、低氧+姜黄素组(HC)3组。CCK-8法测3组PASMCs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3组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差异。血流动力学检测3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右心肥大程度,HE染色观察3组大鼠肺血管重塑程度。结果:与N组比,H组PASMCs的数量有明显增加(P<0.05),H组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上升(均P<0.05),H组大鼠的mPAP及右心肥大指数明显升高(均P<0.05),发生明显肺血管重塑;与H组比,HC组PASMCs的数量明显降低(P<0.05),PASMCs和肺匀浆中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HC组大鼠的mPAP及右心肥大指数明显降低(均P<0.05),肺血管重塑改善。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IL-1β轴,改善低氧PASMCs异常增殖、HPH大鼠肺血管重塑和右心肥大,降低肺动脉压力。
2020 Vol. 50 (2): 98-101,107 [
摘要
] (
982
)
HTML
(1 KB)
PDF
(1679 KB) (
899
)
102
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PI3K/mTOR通路的影响
邵锦根,杨江,陈浩浩,陶红苗,李旭升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4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及PI3K/mTOR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分别再灌0、6、12、24、36 h),每组12只。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大鼠海马神经功能,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内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 II、p62、p-PI3K、p-Akt及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自噬小体数量均增加(均P<0.05);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大鼠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 II表达显著上调、p62表达下调(P<0.05);PI3K/mTOR通路相关蛋白p-PI3K、p-Akt、p-mTOR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可增强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
2020 Vol. 50 (2): 102-107 [
摘要
] (
877
)
HTML
(1 KB)
PDF
(1996 KB) (
757
)
108
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对X线照射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抑制的增敏作用及机制
赵学正,高伟,唐保永,郑思化,李利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5
目的:检测亚毒性浓度5-羟基-4’-硝基-7-丙酰氧基金雀异黄素(HNPG)体外X线照射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抑制的增敏作用及其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Saos-2细胞,用MTT法检测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对X线抑制Saos-2细胞增殖的增敏作用;用FCM检测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对X线诱导Saos-2细胞凋亡、活性氧表达、膜电位变化的增敏作用;用ELISA检测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对X线调节Saos-2细胞SOD、CAT、GSH和MDA的增敏作用;用Western blot检测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对X线调节Saos-2细胞bcl-2、bax、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增敏作用。结果:亚毒性浓度HNPG体外可增强X线抑制Saos-2细胞增殖作用,提高X线诱导Saos-2细胞凋亡率,同时增强X线对Saos-2细胞SOD、CAT、GSH下调,促进MDA、ROS上调,增强线粒体膜电下降,与NS组、HNPG组和X线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bax、cyt-c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与NS组、HNPG组和X线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毒性浓度HNPG在体外能增敏X线对骨肉瘤Saos-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X线调节细胞内SOD、CAT和GSH表达,上调活性氧含量,损伤线粒体内膜,诱导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
2020 Vol. 50 (2): 108-114 [
摘要
] (
787
)
HTML
(1 KB)
PDF
(1626 KB) (
921
)
115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对存在肌间静脉丛扩张的小腿后侧肌群弹性定量评估的价值
董雁雁,孙谢璐,王鹏飞,徐茂晟,邹春鹏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6
目的:探讨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技术评估存在肌间静脉扩张的小腿后侧肌群弹性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的受检者74例,选择存在小腿后侧肌群肌间静脉丛扩张者为病例组,共48例,66条小腿。按病变累及范围分组,其中病例组1为腓肠肌内侧头(MG)和比目鱼肌(SOL)均存在肌间静脉丛扩张,患者24例,33条小腿;病例组2为仅存在SOL肌间静脉丛扩张,患者24例,33条小腿。对照组为腓肠肌和SOL均不存在肌间静脉丛扩张,共26例,52条小腿。所有受检者均使用ARFI技术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模式分别在踝关节自然位、最大跖屈位、最大背屈位3种体位下测量小腿MG、腓肠肌外侧头(LG)、SOL的剪切波速度(SWV)。比较各组间的SWV差异,同时分析每块肌肉在不同体位下获得的SWV的重测信度。结果:在踝关节自然位,病例组1 MG的SWV分别高于病例组2和对照组(P<0.05),病例组1 SOL的SWV高于对照组(P<0.05)。在踝关节最大跖屈位,3组间对应肌肉的S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最大背屈位,病例组2 MG的SWV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间对应肌肉的S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G、LG在3种体位下获得的SWV重复测量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75,重测信度良好。SOL在3种体位下获得的SWV重复测量ICC处于0.45~0.75之间,重测信度较好。结论:ARFI技术可定量评估存在肌间静脉丛扩张小腿后侧肌群的弹性变化,有可能成为进一步研究小腿后侧肌群肌肉弹性与肌间静脉丛扩张内在联系的重要手段。
2020 Vol. 50 (2): 115-119 [
摘要
] (
731
)
HTML
(1 KB)
PDF
(1374 KB) (
724
)
120
miR-144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余明军,赵娜,王海明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7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株中miR-144的表达水平,探讨miR-144不同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qPCR检测人PTC细胞K1、TPC-1和人甲状腺细胞Nthy-ori 3-1中miR-144的表达水平。K1细胞分别转染miR-144 mimics、miR-144 inhibitor及阴性对照(NC)。应用MTT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iR-144不同表达水平对K1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PTC细胞中miR-144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甲状腺细胞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中K1细胞中miR-144的表达量最低。在K1细胞株中过表达miR-144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单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并且Cyclin D1表达水平降低,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P<0.05)。而miR-144表达下调则得到相反的结果。结论:miR-144在PTC细胞中低表达。通过抑制PTC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miR-144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抑癌基因的角色。
2020 Vol. 50 (2): 120-124 [
摘要
] (
835
)
HTML
(1 KB)
PDF
(1529 KB) (
965
)
125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
柳巧金,温娜,朱程,卢凡凡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8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变化与其抑郁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精神分裂症后恢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入组前仅给予利培酮治疗,病例组入组后加用帕罗西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水平,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运用HAMD量表评估其抑郁症状,治疗4周后复测病例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6,P<0.001);经过4周的治疗,病例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日夜变化、迟缓、睡眠障碍、绝望感因子分和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后病例组皮质醇差值分别与HAMD总分差值以及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差值、认知障碍因子分差值、绝望感因子分差值呈正相关(r=0.346、0.367、0.297、0.24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皮质醇差值分别可以解释HAMD总分差值以及与焦虑/躯体化因子分差值、认知障碍因子分差值、绝望感因子分差值的22.5%、26.5%、17.6%、13.6%。结论: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症状的改善有明显的关联,血浆皮质醇含量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发病的影响因素之一。
2020 Vol. 50 (2): 125-129 [
摘要
] (
1012
)
HTML
(1 KB)
PDF
(1378 KB) (
1069
)
130
一个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II缺陷症家系分析
李少禧,李小龙,金艳慧,杨丽红,张海月,王明山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09
目的:对一个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XII(FXII)缺陷症家系进行实验室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3代5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VIII促凝活性(FVIII:C)、凝血因子Ⅸ促凝活性(FIX:C)、凝血因子XI促凝活性(FXI:C)、XII促凝活性(FXII:C)和FXII抗原含量(FXII:Ag)等指标以明确诊断。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12基因所有的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可疑的突变反向测序进行验证,并对家系成员的相应突变位点区域进行检测。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和4个在线生物信息工具(Mutation Taster、Poly-Phen-2、PROVEAN和SIFT)分析氨基酸突变位点的保守性和突变对蛋白质功能的可能影响;用Swiss-Pdb Viewer 4.0.1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蛋白模型相互作用分析。结果:先证者APTT为59.1 s,明显延长;FXII:C和FXII:Ag分别降低至4%和5%,其父亲、母亲、女儿的FXII:C和FXII:Ag降低至32%~37%。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F12基因第13号外显子存在复合杂合基因突变,即c.1561G>A杂合错义突变(p.Glu502Lys)和c.1637T>C杂合错义突变(p.Met527Thr);其父亲为p.Met527Thr携带者,母亲和女儿为p.Glu502Lys携带者。保守性分析结果表明,Glu502和Met527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4个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两个突变的预测结果一致,均预示很可能是有害突变,可引起相关疾病。突变蛋白模型分析显示,野生型Glu502与His365之间形成1条氢键,Glu502替换为Lys502导致氢键的消失;野生型Met527与Leu524之间形成1条氢键,Met527替换为Thr527导致Thr527-Leu524之间增加2条氢键。结论:该先证者F12基因第13号外显子上存在p.Glu502Lys和p.Met527Thr复合杂合突变,推测该突变遗传自具有血缘关系且分别存在p.Glu502Lys和p.Met527Thr杂合子的父母,并与该家系FXII水平降低有关。
2020 Vol. 50 (2): 130-134 [
摘要
] (
979
)
HTML
(1 KB)
PDF
(1570 KB) (
1148
)
135
肌肉脂肪比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临床意义
张帆,苏小游,徐静,郑超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0
目的:探讨肌肉脂肪比值(SV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4月至8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394例T2DM患者,分为NAFLD组(159例)及非NAFLD组(235例),比较2组四肢骨骼肌质量、内脏脂肪面积、血糖、血脂等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SVR与代谢危险因素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VR对NAFLD发生的影响,ROC曲线分析SVR对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NAFLD组与非NAFLD组比较,女性比例、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内脏脂肪面积、体脂肪率、舒张压、血尿酸、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增高,而SVR、四肢骨骼肌质量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性组SVR与体质量指数、腰围、收缩压呈负相关(r=-0.365、-0.437、-0.117,P<0.01),女性组SVR与体质量指数、腰围呈负相关(r=-0.190、-0.212,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SVR是T2DM女性患者并发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 4.21,95%CI=1.31~13.52,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SVR在男性组和女性组的AUC分别为0.66和0.63。结论:T2DM患者SVR水平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评估T2DM患者并发NAFLD的一项参考指标。
2020 Vol. 50 (2): 135-140 [
摘要
] (
754
)
HTML
(1 KB)
PDF
(1436 KB) (
870
)
141
儿童下肢生长性疼痛的影像学分析
林旭波,付垚,吴爱琴,杨于兵,郑文龙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1
目的:探讨儿童下肢生长性疼痛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下肢生长性疼痛的患儿2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体检就诊的正常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对22例儿童下肢生长性疼痛的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磁共振信号强度AV值。结果:下肢疼痛患儿膝关节、胫腓骨中下段X线正位片未见异常。下肢疼痛患儿膝关节MRI示:两侧股骨、胫骨干骺端、骨骺髓腔内对称性斑片状、斑点状T1WI低信号、FS-T2WI/PD高信号,皮质完整连续。下肢疼痛患儿胫骨、小腿软组织MRI示:两侧胫骨中下段髓腔对称性斑片状、斑点状T1WI低信号、FS-T2WI高信号影,边界欠清,皮质完整;两侧腓肠肌内侧头、胫骨前内侧筋膜呈条片状T1WI低信号、FS-T2WI高信号;横断位示两侧腓肠肌内侧头对称性FS-T2WI条片状高信号。2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膝关节横状位、矢状位MRI信号强度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胫骨横状位、矢状位MRI信号强度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下肢生长痛X线平片表现正常,MRI呈两侧对称性骨髓水肿征像的特征;结合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测量数据,可作出一定的影像学诊断。
2020 Vol. 50 (2): 141-144 [
摘要
] (
940
)
HTML
(1 KB)
PDF
(1504 KB) (
1028
)
145
恒温扩增技术在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菌RNA检测中的应用
戴显宁,童郁,林建萍,施建有,陈璐,许锴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2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技术(RNA-SAT)在男性淋球菌性尿道炎病原菌RNA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温州市人民医院男性疑似淋球菌性尿道炎感染患者322例,采用RNA-SA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进行淋病奈瑟菌(N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G阳性率最高为尿液RNA-SAT法35.1%(113/322),NG阳性率最低为尿液FQ-PCR法26.1%(84/322)。尿液RNA-SAT法、尿液FQ-PCR法与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2,P<0.05);而拭子RNA-SAT法、拭子FQ-PCR法与分离培养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05)。以分离培养法作为参考,尿液RNA-SAT法检测NG的灵敏度最高为97.9%(93/95),尿液FQ-PCR法的灵敏度最低为81.1%(77/95);根据ROC曲线分析,拭子RNA-SAT法和尿液RNA-SAT法的曲线下面积(AUC)中等偏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对其中用药7 d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且尿常规白细胞阴性的81例患者采样复查,尿液RNA-SAT法、尿液FQ-PCR法以及分离培养法的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31,P>0.05);拭子RNA-SAT法、拭子FQ-PCR法以及分离培养法的阴转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2.933,P>0.05)。结论:RNA-SAT法和FQ-PCR法均可作为判断NG病原菌感染的指标,且RNA-SAT法可采用尿液作为待检样本,具有取样方便、耗时短、污染小及反应稳定等优点,可用于男性淋球菌尿道炎NG检测与疗效预后评估。
2020 Vol. 50 (2): 145-148,153 [
摘要
] (
961
)
HTML
(1 KB)
PDF
(1398 KB) (
1110
)
短篇论著
149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上市后安全性主动与被动监测
陈玲萍,孙肖瑜,魏晶娇,郑晓春,李万仓,王志刚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3
目的:评价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上市后人群使用安全性,为制定EV71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温州市EV71疫苗不良反应资料,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年EV71疫苗被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0.5/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7/万剂,其中异常反应发生率12.0/万剂;主动监测不良反应及异常反应发生率均高于被动监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监测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接种后30 min~3 d(占62.4%),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71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处于较低水平,症状常较轻微,总体安全性良好,主动监测比被动监测更灵敏和准确。
2020 Vol. 50 (2): 149-153 [
摘要
] (
843
)
HTML
(1 KB)
PDF
(1361 KB) (
837
)
154
不同密度胸腺囊肿CT表现差异及其病理基础
邱立艳,金中高,贾秀鹏,胡碧波,金银华,郑建军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4
目的:探讨不同密度胸腺囊肿CT表现差异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实性密度胸腺囊肿和23例液性密度胸腺囊肿CT表现及其病理改变。结果:胸腺囊肿密度与囊肿大小有相关性(P<0.01)。实性密度囊肿形态多较规则,液性密度囊肿以不规则、沿大血管间隙塑形多见,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泪滴状及三角状在2组均可见,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密度囊肿多不膨隆于胸腺轮廓,与液性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性密度胸腺囊肿病理表现为有分泌功能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纤毛柱状上皮覆盖,囊壁上皮细胞排列较密实,囊液多浑浊;液性密度胸腺囊肿被覆表面为无分泌功能扁平或柱状上皮为主,排列稀疏甚至缺失,基层薄弱,囊液往往较清亮。囊肿密度与被覆上皮类型有相关性(P<0.05)。结论:胸腺实性密度囊肿与液性密度囊肿影像学表现有差异,病理基础对理解不同表现胸腺囊肿有帮助。
2020 Vol. 50 (2): 154-157 [
摘要
] (
870
)
HTML
(1 KB)
PDF
(1425 KB) (
1059
)
158
Ghrelin对大鼠胃排空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曹曙光,吴昊,林李淼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5
目的:观察胃促生长素(Ghrelin)对大鼠胃排空及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的影响,同时测定血浆中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的变化,探讨Ghrelin对胃排空及LES压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Wistar大鼠接受不同剂量Ghrelin(0.5、1.0、1.5、2.0、2.5 nmol/kg)腹腔注射后,测定胃排空率;Wistar大鼠接受1.5 nmol/kg Ghrelin腹腔注射后进行LES压力测定,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胃动素及P物质浓度。结果: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胃排空率为38.24%±7.15%,与对照组(27.03%±2.91%)比明显加快(P<0.01),同时该效应与腹腔注射Ghrelin的量呈量效关系,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LES压力[(19.57±3.26)mmHg]与对照组[(13.78±2.29)mmHg]比明显增加(P<0.05),提示Ghrelin能增加大鼠LES压力;腹腔注射Ghrelin后大鼠血浆胃动素浓度[(217.28±25.38)ng/L]与对照组[(190.02±18.18)ng/L]比明显增加(P<0.05),提示胃动素可能参与Ghrelin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调节。结论:中、高剂量Ghrelin腹腔注射,能明显加快健康大鼠的胃排空效应,Ghrelin能明显增加LES压力,胃动素可能参与Ghrelin对大鼠LES压力的调节。
2020 Vol. 50 (2): 158-161 [
摘要
] (
634
)
HTML
(1 KB)
PDF
(1341 KB) (
838
)
162
优化饮食干预对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
王燕,王德光,王菊霞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6
目的:观察优化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整体健康的影响。方法:70例行MHD治疗且合并SHPT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碳酸钙片等药物治疗及常规饮食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优化饮食干预方案,干预时间为3个月。检测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清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计算钙磷乘积。同时使用SF-36量表对患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血清钙、磷、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较对照组血钙水平升高,而血磷、iPTH水平及钙磷乘积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的综合测量项目评分、各因子及总均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化饮食干预可明显改善MHD合并SHPT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并且使SF-36量表各维度分值得到有效改善。
2020 Vol. 50 (2): 162-165 [
摘要
] (
799
)
HTML
(1 KB)
PDF
(1368 KB) (
681
)
护理研究
166
渐进式聚焦访谈模式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林春燕,林翠绿,周雪绸,陈亚林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7
目的:探讨渐进式聚焦访谈模式在精神分裂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渐进式聚焦访谈,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以及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35.71%(15/42),观察组复发率为11.90%(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式聚焦访谈模式在精神分裂患者中应用良好,对降低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和复发率、改善社会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2020 Vol. 50 (2): 166-169 [
摘要
] (
810
)
HTML
(1 KB)
PDF
(1371 KB) (
991
)
高教研究
170
大学英语课程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何春秀,王丹
DOI: 10.3969/j.issn.2095-9400.2020.02.018
本研究参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词汇学习的目标要求,以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一个学年为研究周期进行侧重词汇学习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行动研究,采用词汇量测试和问卷调查,探究行动研究前后学生的词汇量、词汇学习观念和词汇学习策略的发展变化。研究发现学生的年词汇量增长约400个单词,词汇学习靠识记的观念有所增强,词汇策略的使用程度普遍上升,最为显著的是语义编码策略和联想策略。自主性词汇学习策略和词汇激活使用策略使用程度低且上升极其缓慢。
2020 Vol. 50 (2): 170-172,封三 [
摘要
] (
638
)
HTML
(1 KB)
PDF
(1297 KB) (
819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