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9年 49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9-10-25

论著
病例分析
高教研究
短篇论著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0 封面和目录
2019 Vol. 49 (10): 0-0 [摘要] ( 356 ) HTML (1 KB)  PDF (443 KB)  ( 1016 )
       论著
703 GPC3-WNT-JNK通路介导脂多糖诱导肺局部细胞炎症
陈超蕾,林雨婷,张桑桑,宋晨剑,何飞,董莉,陈俊杰,王蓓蓓,董年,李玉苹,陈成水
目的:探讨GPC3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局部炎症微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并以GPC3-WNT通路介导的调控机制为核心进一步研究LPS诱导的肺局部炎症分子机制。方法:LPS经气道滴入小鼠后模拟肺损伤模型,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中GPC3表达情况以及其表达位置。培养人肺16HBE细胞,LPS刺激16HBE细胞建立急性炎症细胞,予以RT-PCR检测其细胞中GPC3、TNF-α和TGF-β的mRNA表达情况,予以Western Blot检测GPC3、TGF-β和TNF-α蛋白表达情况。加入外源性GPC3刺激16HBE细胞,建立GPC3高表达细胞模型,检测炎症因子TNF-α和TGF-β mRNA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GPC3-WNT通路抑制剂处理细胞,观察上述指标变化。结果:LPS诱导ALI小鼠模型显示GPC3表达水平显著提高。此外,LPS在体外也产生了GPC3表达升高的现象。同时,外源性GPC3蛋白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产生多种炎症因子,可能提示GPC3具有促炎作用。此外,GPC3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系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被WNT-JNK通路的抑制剂阻断,提示ALI/ARDS过程中GPC3参与肺局部的潜在信号通路。结论:LPS刺激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过程中存在一条线性信号通路即GPC3-WNT-JNK。这一发现可能为ALI/ARDS的治疗和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提供一个新的分子靶点和分子机制。
2019 Vol. 49 (10): 703-711 [摘要] ( 642 ) HTML (1 KB)  PDF (2032 KB)  ( 652 )
712 miR-631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
余丹扬,梁宗文,徐超逸,颜林志,陈枫,朱家玮,段萍
目的:分析微小RNA-631(miR-631)的表达量与卵巢上皮性癌(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并探讨miR-631对EOC细胞迁移的作用及对成瘤体积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和肿瘤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中提取570例EO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应的miR-631的相对表达量,由X-tile软件计算出miR-631相对表达量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此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miR-631高表达组和miR-631低表达组,再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miR-631表达量在EO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挑选miR-631低表达的EOC细胞株A2780、COV504和miR-631高表达的细胞株ES2和SKOV3,分别上调和下调miR-631表达量,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建立裸鼠EOC模型,分为对照组和miR-631类似物组,观察2组肿瘤体积。结果:Kaplan-Meier分析显示,miR-631低表达组(miR-631相对表达量<4.78)的EO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较miR-631高表达组(miR-631相对表达量≥4.78)差(HR=0.65,95%CI=0.47~0.89,P=0.00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miR-631的表达可能是影响EO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0.72,95%CI=0.54~0.97,P=0.029)。上调miR-631的表达会抑制EOC细胞的迁移,下调miR-631的表达会促进EOC细胞的迁移。在EOC裸鼠模型中,上调miR-631会减小EOC体积。结论:miR-631的低表达可能预示着EOC患者预后较差,上调miR-631可以抑制EOC细胞的迁移,并且可以显著地减小肿瘤体积,可能对EOC有治疗意义。
2019 Vol. 49 (10): 712-717 [摘要] ( 601 ) HTML (1 KB)  PDF (1444 KB)  ( 634 )
718 长链非编码RNA MIAT通过miR-124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郝亚琳,金晓杰,赵辉,何平,张佳凤,董琼娜,施薇薇,赵苗苗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MIAT是否通过miR-124调节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鼻咽癌细胞中MIAT水平,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评估MIAT和miR-124之间的相互作用。随后将si-MIAT与miR-124 inhibitor分别或同时转染鼻咽癌细胞,检测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相比,鼻咽癌细胞HONE-1中MIAT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在线软件与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分析证实MIAT与miR-12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si-MIAT可上调miR-124水平,从而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i-MIAT通过miR-124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鼻咽癌细胞中发挥促癌作用。结论:MIAT通过miR-124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进而影响鼻咽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MIAT靶向调控miR-124,可作为鼻咽癌诊断与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2019 Vol. 49 (10): 718-723 [摘要] ( 628 ) HTML (1 KB)  PDF (1444 KB)  ( 765 )
724 Let-7a过表达对结肠黏液腺癌细胞LS-174T增殖及侵袭性的影响
黄崇杰,曹伟兰,洪滉,刘鹏鹏,刘长宝
目的:研究let-7a过表达对结肠黏液腺癌LS-174T细胞增殖及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let-7a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并感染结肠黏液腺癌LS-174T细胞,设立空白对照组(A组,不进行病毒转染);转染空病毒组(B组,只含有EGFP,浓度1×107 TU/L);C1转染组(C1组,浓度1×106 TU/L):转染hsa-Let-7a(含let-7a病毒和EGFP);C2转染组(C2组,浓度1×107 TU/L);C3转染组(C3组,浓度1×108 TU/L)。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感染效率;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et-7a基因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侵袭和划痕实验测评估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48 h绿色荧光表达情况,C3组荧光表达最强,感染效率可达90%以上,与初始病毒浓度成正相关(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各组OD值均随时间延长而增高,在第0、第1天,5组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第3、第4天,与A组比,C组的OD值增幅明显降低(P<0.05);各组细胞let-7a基因表达水平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A组比,C组let-7a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转染细胞let-7a的表达水平与含let-7a的慢病毒浓度梯度呈正相关(P<0.05),而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et-7a过表达后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侵袭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let-7a的过表达降低了LS-174T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且与初始病毒浓度成负相关(P<0.05)。结论:Let-7a过表达对LS-174T细胞增殖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通过下调TGF-β1含量而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2019 Vol. 49 (10): 724-729 [摘要] ( 612 ) HTML (1 KB)  PDF (1676 KB)  ( 651 )
730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致邻近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
朱莉,杨静远,杜若茜,杨征宇,于跃远
目的:研究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致邻近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下颌第三磨牙的预防性拔除及邻近磨牙防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龋坏同时伴有相邻下颌第三磨牙阻生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100例,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评估患者性别、年龄、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方向、阻生角度、第二磨牙远中釉牙骨质界(CEJ)与第三磨牙近中CEJ距离等因素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卡方检验和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阻生角度和CEJ距离这3个因素与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阻生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以下(OR=6.781,95%CI=1.937~23.732,P=0.003)阻生角度在40°~70°之间(OR=13.241,95%CI=3.106~56.442,P=0.001)容易发生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结论:年龄和阻生角度是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致邻近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小于30岁,阻生角度在40°~7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应该尽早预防性拔除。
2019 Vol. 49 (10): 730-734 [摘要] ( 748 ) HTML (1 KB)  PDF (1294 KB)  ( 802 )
735 4种炎症因子在牙周炎与冠心病相关性中的作用
马思环,邓辉,王彩琼
目的:探讨4种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CP-1在牙周炎与冠心病(CHD)相关性中的可能角色,进一步探索牙周炎和CHD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温州市中医院口腔科及温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29例研究对象,其中健康者39名,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35例,单纯CHD患者31例,CHD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4例,采用定制的Procarta Plex多因子ELISA试剂盒检测每位受检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MCP-1含量。结果:经协方差分析排除危险因素BMI和血压的作用后,各组血清IL-1β、IL-6、TNF-α、MCP-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伴中重度牙周炎组最高。除MCP-1以外,中重度牙周炎组和CHD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组。结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升高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可能促进CHD的发生发展。
2019 Vol. 49 (10): 735-739 [摘要] ( 691 ) HTML (1 KB)  PDF (1264 KB)  ( 835 )
740 莪术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
戴凌虹,孙云,陈祥艳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5、10、25、50、100 μmol/L)莪术醇,0 μmol/L莪术醇为对照组,干预SKOV3细胞24 h、48 h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IC50值;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莪术醇及PI3K/AKT通路阻断剂LY294002对细胞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莪术醇对SKOV3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但不呈现时间依赖性,IC50值为48 μmol/L;莪术醇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促进其凋亡(均P<0.01),降低细胞PI3K、AKT总蛋白表达(均P<0.05),显著降低其活化形式p-PI3K、p-AKT的表达(均P<0.01);莪术醇与LY294002联用后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较单独用莪术醇时下调p-PI3K、p-AKT蛋白更为显著(P<0.05)。结论:莪术醇能抑制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通路有关。
2019 Vol. 49 (10): 740-743 [摘要] ( 687 ) HTML (1 KB)  PDF (1290 KB)  ( 747 )
744 Alda-1通过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改善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裕坚,林婷婷,夏芳芳,董娇娇,金周晟,刘乐
目的:通过Alda-1激活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探讨激活该酶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Alda-1+缺血再灌注组(Alda-1组)。实验结束取肺组织和动脉血标本,测各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泡结构;检测血浆及肺组织的丙二醛(MDA)含量、4-羟基壬烯醛(4-HNE)浓度;Western blot检测ALDH2的相对表达量及ELISA检测ALDH2的活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肺组织W/D值明显升高(P<0.05),肺泡结构明显破坏,血浆及肺组织的MDA、4-HNE明显增多(P<0.05),ALDH2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Alda-1组肺组织W/D值显著下降(P<0.05),肺泡结构显著改善,血浆及肺组织的MDA、4-HNE显著减少(P<0.05),ALDH2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Alda-1可通过激活ALDH2的活性来加速醛类物质代谢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9 Vol. 49 (10): 744-747 [摘要] ( 524 ) HTML (1 KB)  PDF (1305 KB)  ( 798 )
748 多种遗传学技术联合运用对疑似Meckel综合征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
张靓璠,严恺,王英,黄莉
目的:对1例临床疑似Meckel综合征的引产胎儿组织进行遗传学分析,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再生育提供遗传学依据。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引产胎儿组织进行遗传学检测,用Sanger测序验证胎儿父母及姐妹的致病位点。结果:染色体微阵列芯片检查未发现大于100 kb拷贝数变异,排除胎儿因染色体数目及拷贝数变异致病原因;全外显子测序显示胎儿携带CC2D2A基因c.3964C>T和c.4567T>C复合杂合变异,Sanger测序确认变异分别来自于父母,其表型正常的姐姐存在c.3964C>T杂合突变。结论:CC2D2A基因c.3964C>T和c.4567T>C复合杂合突变为该家系Meckel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多种遗传学技术联合运用对表型相似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或胚胎植入前诊断提供了遗传学依据,对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具有重要意义。
2019 Vol. 49 (10): 748-752 [摘要] ( 622 ) HTML (1 KB)  PDF (1437 KB)  ( 714 )
753 亮氨酸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林建华,洪重,周斌
目的:观察不同亮氨酸浓度的氨基酸配方对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残肝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行70%肝切除术后,经胃造瘘管给予不同亮氨酸浓度的氨基酸配方(1 g/kg),分别为平衡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7 d后检测残肝/体质量比、肝细胞Ki-67和PCNA阳性计数。结果:以平衡氨基酸组为对照,亮氨酸组的残肝/体质量比、Ki-67和PCNA阳性计数均有显著增加,且要高于支链氨基酸组(P<0.05);支链氨基酸组的Ki-67和PCNA阳性计数较平衡氨基酸组有显著增加(P<0.05),但残肝/体质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亮氨酸有利于肝部分切除大鼠残肝的再生,其作用优于支链氨基酸。
2019 Vol. 49 (10): 753-755,759 [摘要] ( 544 ) HTML (1 KB)  PDF (1380 KB)  ( 689 )
756 4 943例高危孕妇羊水细胞遗传学分析
陈杨萍,徐峰,唐少华,徐雪琴
目的:探讨高危孕妇不同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异常核型发生频率及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 943例因不同高危因素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行产前诊断的孕妇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检出异常核型182例,异常检出率为3.68%。无创DNA高风险组异常率最高(为90.47%),另有12例因无创DNA提示性染色体异常行羊水穿刺后提示异常率为75.00%,超声异常组的异常率为7.61%,高龄组异常率为3.43%,唐氏筛查21-三体高风险组异常率为3.09%,唐氏筛查18-三体高风险组异常率为2.28%,不良孕产史组异常率为0.37%。无创DNA高风险组的染色体异常率最高,其次是超声异常组。结论:无创DNA不能完全代替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羊水细胞核型分析仍是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高龄孕妇胎儿染色体容易突变,建议直接行产前诊断,对有超声异常或者高龄者建议加做基因芯片。
2019 Vol. 49 (10): 756-759 [摘要] ( 651 ) HTML (1 KB)  PDF (1231 KB)  ( 1015 )
       短篇论著
760 不同分子分型膀胱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郑荣魏,赵益华,黄伟,蒋旭敏,黄伟平
目的:以膀胱癌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因子3(CDCA3)基因分型为例,分析不同分子分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为临床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为基础,下载147份膀胱癌CDCA3基因表达谱和相关病例的资料信息,根据CDCA3表达水平由低到高排列,找出中位数,将低于中位数的样本设置为CDCA3低表达组(74例),将高于中位数的样本设置为CDCA3高表达组(73例),对比不同CDCA3基因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以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CDCA3在膀胱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CDCA3高表达组肌层浸润患者比例、高级别T分期及N分期、肿瘤转移患者比例均高于CDCA3低表达组,而肿瘤分化程度低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3高表达组1年、3年复发率均高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A3高表达组1年、3年生存率均低于CDCA3低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发现CDCA3高表达膀胱癌细胞中富集了G2M检查点、糖酵解、E2F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TK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丝分裂纺锤体、去折叠蛋白反应、胆固醇蛋白、精子发生等基因集。结论:CDCA3基因表达水平越低患者的肿瘤分期越低、肿瘤转移风险越小、分化程度越高,预后状况越好,复发率及死亡率也更低。CDCA3基因作用的发挥是通过调控多种基因通路实现的,CDCA3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膀胱癌生物标志物,可以通过分析其表达水平评估病情及预后,并展开针对性治疗。
2019 Vol. 49 (10): 760-764 [摘要] ( 1487 ) HTML (1 KB)  PDF (1240 KB)  ( 862 )
765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混合痔
朱学群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舟山分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入院的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自动痔疮套扎+鱼肝油酸钠注射)和对照组(自动痔疮套扎术),每组100例,观察2组术后疼痛、出血、胶圈早期脱落、感染、肛门坠胀急便感、复发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胶圈早期脱落、出血、复发等方面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肛门坠胀急便感、尿潴留、血栓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术后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鱼肝油酸钠注射治疗混合痔可以减少术后出血、胶圈早期脱落、复发等情况,提高临床疗效。
2019 Vol. 49 (10): 765-767 [摘要] ( 717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777 )
768 胡须联合头发移植在治疗重度雄激素性秃发中的应用
沈海燕,程含皛,祝飞,张菊芳
目的:针对V级以上,后枕部供区严重不足的雄激素性秃发(AGA)患者,探讨胡须联合头发移植治疗秃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V级以上的AGA患者,用毛囊单位提取技术(FUE)获取胡须和后枕部头发,联合移植于秃发区。结果:18例AGA患者随访12个月,胡须移植后成活率高达90%,生长良好,术后17例患者非常满意,秃发区大部分覆盖。结论:对于V级以上,供区严重不足的AGA患者,胡须联合头发移植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胡须可作为补充供区的新选择。
2019 Vol. 49 (10): 768-770,773 [摘要] ( 584 ) HTML (1 KB)  PDF (1328 KB)  ( 881 )
       病例分析
771 血友病A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1例
缪项慧,熊俊成
2019 Vol. 49 (10): 771-773 [摘要] ( 544 ) HTML (1 KB)  PDF (1137 KB)  ( 706 )
       高教研究
774 医学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探索
朱赛萍
医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足、教学研究有待深入等诸多问题。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简称5C标准)是世界语言教育领域的重要文件。本文尝试以5C标准来指导设计医学留学生初级汉语综合课,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注重5C各项标准的落实,特别关注文化内容的学习以及对医学专业知识的贯连。为了监控本次教学探索的实施效果,本文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留学生对基于5C标准的汉语教学有比较高的认同度。
2019 Vol. 49 (10): 774-776,781 [摘要] ( 528 ) HTML (1 KB)  PDF (1164 KB)  ( 845 )
777 地方医学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
朱雪波,夏露,刘燕楠
地方医学院校国际化发展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地方专业院校主动适应教育全球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地方医学院校国际化发展,需要将国际视野与医学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相融合,采取国际科研合作、国际学生交流和共建合作项目等方式,焦距国际教育发展理念,通过政府、社会和高校的三方联动,使地方医学高校形成特色化办学思路,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外发展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
2019 Vol. 49 (10): 777-781 [摘要] ( 520 ) HTML (1 KB)  PDF (1157 KB)  ( 903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