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3年 43卷 3期
刊出日期:2013-03-25

论著
临床经验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技术与方法
个案报告
编辑学研究
 
 
       论著
141 CDKALl基因rs7756992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及临床特征关联分析
李伟,牛庆,李霞莲,沈飞霞,施红英,曹淑彦,张婷,李春梅,吕建新
目的:验证2型糖尿病(T2DM)易感基因CDKALl(CDK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l类似物1)rs7756992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并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征,为本地区易感人群的筛选和疾病分子分型提供基础。方法:选取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人群T2DM患者534例和对照组453例,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和DNA测序等基因分型技术,分析CDKALl基因rs7756992位点等住基因及不同基因型在T2DM和对照组人群中频率分布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基因型对T2DM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并发症的影响。结果:rs7756992位点基因型GG/从(Jp=0.048)和等位基因(A/G)的频率(尸=0.045)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G为该位点风险等位基因;进一步对病例组内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征分析发现,GG基因型患者空腹血糖浓度偏低(年龄/性别校正后,尸<0.01)而Hbhlc值未见差异;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人群CDKALl基因rs7756992多态性与T2DM发病相关联;结合文献报道,我们推测GG基因型可能与餐后血糖调节机制相关。
2013 Vol. 43 (3): 141-146 [摘要] ( 597 ) HTML (1 KB)  PDF (736 KB)  ( 1416 )
147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接种微孔化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裸鼠皮肤缺损的实验研究
万丽,罗旭,辛国华,李安乐,曾逃方,夏卫东,李校堑,林才
目的:探讨以激光微孔化脱细胞真皮基质(LPADM)为载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重建皮肤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在已制备的LPADM表皮面接种MSCs,构成含有特殊种子细胞的真皮基质材料(MSCs.LPADM)。取健康雄性裸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麻醉后背部深筋膜层以上制作成2.0 cm x 2.0 Cfll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别移植三种不同真皮基质(MSCs—LPADM、LPADM、MSCs—PADM),同期复合移植自体刃厚皮片。A组(MSCs—LPADM+刀厚皮片组):予MSCs微孔化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B组(LPADM+刃厚皮片组):予LPADM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C组(MSCs—PADM+刃厚皮片组):予MSCs未打孔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观察皮片大体愈合情况,并于术后3、7、14 d切取移植区标本,行大体、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结果:术后3 d组织学观察A、B两组在移植后真皮基质微孔径结构中均可见空腔样血管结构形成,C组真皮基质中未见血管结构形成。术后7 d,A、B两组移植皮片泛红成活,且两组真皮基质微孔径结构中血管结构更加明显,C组移植皮片出现苍白或变暗坏死。术后14 d,组织学观察示A、B两组真皮基质微孔径结构中可见丰富血管形成,复合皮血管化充分且成活良好,c组胶原结构中仅见少量细胞迁入,未见血管形成,皮片完全坏死。透射电镜显示A组新生的无髓神经样结构,在真皮基质的浅层,可见单个皮脂腺样细胞,深层见单个汗腺样细胞,B组、C组均禾见神经样结构的增生及类汗腺细胞、类皮脂腺结构。结论:LPADM复合移植给提前种植的外源性MSCs提供较为理想的增殖分化微环境。对重建移植后皮肤功能提供了一种方法或思路。
2013 Vol. 43 (3): 147-150 [摘要] ( 576 ) HTML (1 KB)  PDF (724 KB)  ( 729 )
151 mTOR信号通路对人类鼻咽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江文静,杨春光,彭建华,张悦,金坤林
目的:探讨mTOR信号通路在鼻咽癌细胞中是否激活以及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对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人类鼻咽癌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人类鼻咽癌细胞中mTOR信号通路活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24 h后细胞中S6,pS6、mTOR、pmTOR蛋白的表达量;同时用CCK8检测雷帕霉素作用24 h后细胞的存活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S6、pS6、mTOR、pmTOR四种蛋白在原代培养的人类鼻咽癌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免疫荧光进一步证实mTOR和pmTOR两种蛋白主要表达于鼻咽癌细胞浆中.当雷帕霉素浓度为0~ 100nmol/L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四种蛋白的表达量逐渐下降,相应的细胞存活率也逐渐下降.但当雷帕霉素浓度超过100 nmol/L时,药物浓度增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无明显变化.雷帕霉素浓度为0和1000 nmol/L时,鼻咽癌细胞的存活率存在较大差异.结论:mTOR信号在人类原发鼻咽癌细胞中呈激活状态,对这些细胞增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2013 Vol. 43 (3): 151-154 [摘要] ( 535 ) HTML (1 KB)  PDF (736 KB)  ( 828 )
155 女性乳腺癌患者失眠和生活质量研究
沈珊珊,何金彩,胥刘秀,何静静,薛晓冬,林燕,付晔,唐闻捷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阶段女性乳腺癌患者失眠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影响失眠可能的因素.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并经知情同意后纳入315例乳腺癌患者,包括术前组、术后组及康复组各105例,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结果:术后组和康复组AIS得分均高于术前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组与康复组AIS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组FACT-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除社会/家庭状况和情感状况外)低于术前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FACT-B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术后组,仅生理状况和附加关注得分低于术前组(P<0.05).AIS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术前组失眠与年龄、病理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生理状况和功能状况有关.术后组失眠则与年龄、化疗、疼痛程度、生理状况、功能状况和社会/家庭状况有关.康复组失眠与宗教信仰和功能状况有关.结论: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逐渐改善,而失眠问题持续存在;不同病程阶段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
2013 Vol. 43 (3): 155-160 [摘要] ( 504 ) HTML (1 KB)  PDF (382 KB)  ( 640 )
161 反式白藜芦醇对卵巢摘除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陈纯白,都霞,赵乐萍,王林,潘建春
目的:探讨反式白藜芦醇对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拮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去卵巢法建立围绝经期模型,再通过慢性应激建立抑郁模型。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CSV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COV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SOV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于每天应激前30 min给药);SOR组(反式白藜芦醇15、30、60 mg·kg-1·d~,灌胃,于每天应激前30 min给药);SOI组(丙咪嗪10 mg·kg。1·d一,腹腔注射,于每天应激前30 mln给药);SOE组(17p一雌二醇0.1 mg·kg’1·d~,皮下注射,于每天应激前60 min给药),每组10只。每天给药1次,连续3周。通过强迫游泳实验和开野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脑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抗凋亡因子一2(Bcl一2)蛋白表达,检测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COV组此,SOV组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延长,开野实验中水平活动和竖直活动均下降,海马脑区BDNF和Bcl一2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减少,脑组织中SOD活性下降,GSH含量降低,而MDA含量升高。反式白藜芦醇(30 mg-kg。1·d’1或60 mg·k91·d。1)能明显改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逆转上述改变。结论:反式白藜芦醇能改善围绝经期抑郁模型小鼠的行为异常,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海马神经保护性蛋白BDNF和Bcl一2的表达及抗氧化作用有关。
2013 Vol. 43 (3): 161-165,170 [摘要] ( 605 ) HTML (1 KB)  PDF (1314 KB)  ( 856 )
166 caveol i n一1和p42/p44MAPK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罗红霉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王瑞丽,陈慧君,戴元荣,王众海,颜孙舜,曾潍贤
目的:探讨caveolin—l、p42/p44MAPK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罗红霉素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sD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哮喘组(A组)、地塞米松组(D组)、罗红霉素组(R组),每组8只。以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的方法复制大鼠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图像分析软件测定支气管壁厚度和支气管平滑肌层厚度,Western blot法测定支气管平滑肌层caveolin—l、p-p42/p44MAPK蛋白相对含量。结果:A组大鼠支气管管壁总面积(Wat)/气管基底膜周径(Pbm)、支气管平滑肌面积(Wam)/Vbm大于c组(尸<0.01),D组、R组大鼠Wat/Pbm、Wam/Pbm小于A组(Jp<0.01),大于C组(尸<0.01);A组caveolin—l表达量显著低于C组(P<0.01),D、R两组表达高于A组(P<0.01),但低于C组(尸<0.05);A组p-p42/p44MAPK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尸<0.01),D、R两组表达低于A组(尸<0.01),但高于C组(P<0.01);caveolin一1表达与大鼠Wam/Pbm呈负相关(r=一0.893,JD<0.01);p-p42/p44blAPK表达与大鼠Wam/Pbm呈正相关(r=0.918,P<0.01);caveolin—l与p-p42/p44MAPK表达呈负相关(r=一0.873,尸<0.01)。结论:caveolin—l与p42/p44MAPK通路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罗红霉素可能部分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而发挥其抑制哮喘气道平滑肌重塑的作用。
2013 Vol. 43 (3): 166-170 [摘要] ( 572 ) HTML (1 KB)  PDF (1223 KB)  ( 873 )
171 姜黄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刘双,程建华,韩钊,杨金龙,程朝晖,候圣陶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姜黄素对新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分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给药组;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1 h腹腔注射姜黄素,连用7 d后处死,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梗死侧侧脑室下区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结果:7 d后姜黄素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现下降的趋势;脑梗死体积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减少(P< 0.01);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数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姜黄素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促进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增殖.
2013 Vol. 43 (3): 171-174 [摘要] ( 635 ) HTML (1 KB)  PDF (724 KB)  ( 720 )
175 干扰素Y对大鼠肺纤维化转录因子GATA3的影响
涂军伟,赵建平,朱景倩,盏琳,章义利
目的:探讨大鼠肺纤维化时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以及干扰素v(IFN—y)于预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博莱霉素(BLM)诱导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BLM组(BLM.、BLM。、BLM。分别为造模第1周、2周、4周)及BLM+IFN-v组(BLM—IFN.、BLM-IFN,、BLM.IFN.分别为造模第1周、2周、4周)。对各组肺组织纤维化的程度行病理半定量评估,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转录因子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①BLM,及BLbt—IFN,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以肺泡炎为主,BLM。组兼有肺泡炎和纤维化病变,BLM。组以肺纤维化为主,BLM—INF,及BLM·INF。组中发现肺纤维化程度减轻。②半定量RT—PCR法显示各BLM组大鼠GATA3基因的表达则高于C组(均尸<0.01),IFN—v干预后,BLM.INF.、BLM-INF,及BLM.INF.三组GATA3基因表达减少,甚至低于c组。结论:IFN-Y干预能减轻BLM所致的肺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FN—Y能抑制GATA3表达,逆转Thl/Th2失衡有关。
2013 Vol. 43 (3): 175-177 [摘要] ( 586 ) HTML (1 KB)  PDF (661 KB)  ( 727 )
178 直肠癌凋亡相关蛋白与肿瘤细胞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张海峰,李金海,戴华卫,周瑞耀
目的:探讨直肠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48例直肠癌标本进行Survivin、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Survivin、bcl-2、bax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35.4%、47.9%; Survivin与bax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7112,P< 0.01),bcl-2与bax表达强度亦呈负相关(r=-0.33168,P< 0.01).在耐药因子表达程度与药物对肿瘤细胞抑制率的关系中,Survivin强表达时,表阿霉素(eADM)、顺铂(DD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降低(P< 0.05),但奥沙利铂(L-OHP)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bcl-2强表达时,5-氟尿嘧啶(5-Fu)、紫杉醇(PTX)、eADM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弱表达组(P< 0.05);bax强表达组中,5-Fu、eADM、L-OHP和甲氨蝶呤(M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弱表达组(P<0.05).结论:直肠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与部分化疗药物敏感性有关.
2013 Vol. 43 (3): 178-180 [摘要] ( 465 ) HTML (1 KB)  PDF (214 KB)  ( 753 )
181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MMP-2表达与脑水肿的关系
何娅,胡春婷,陈松盛,王辉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将8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实验组(再灌注6h、12 h、24 h、48 h、72 h、7d和10 d组,n=10).线栓法复制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h,再灌注6h、12 h、24 h、48 h、72 h、7d和10 d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断头取脑,按Elliot公式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相应时间点MMP-2、MMP-9免疫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组再灌注后6h出现神经功能障碍,48 h最严重,10 d仍未完全恢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灌注6h出现脑水肿,48 h最严重,7 d时脑水肿仍存在,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再灌注6h有少量的MMP-9免疫阳性细胞,12 h开始增多,48 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灌注24 h见少量MMP-2免疫阳性细胞,48 h逐渐增多,72 h最多,7 d和10 d仍有较多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MMP-2和MMP-9均升高,两者表达方式的不同,提示MMP-9主要参与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形成,MMP-2可能与组织修复和神经再生有关.
2013 Vol. 43 (3): 181-183,186 [摘要] ( 552 ) HTML (1 KB)  PDF (272 KB)  ( 696 )
184 连续缝合法在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中的应用
郑亮承,程德志,孙成超
目的:总结连续缝合法在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21例,双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均采用连续缝合法置换生物辫.其中置换上21 mm生物瓣1例,23 mm 19例,25 mm 8例.结果:本组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7±12)min,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无主动脉瓣钙化者主动脉阻断时间(36±4.6)min.无主动脉瓣周漏,置换21 mm生物瓣者跨主动脉瓣压差48 mmHg.其余患者跨主动脉瓣压差(10±4.3)mmHg.结论: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中采取连续缝合法可置入比主动脉瓣瓣环内径大1~2 mm的生物瓣,获得较大的有效瓣口面积,可以有效降低跨瓣压力阶差,减轻左心室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2013 Vol. 43 (3): 184-186 [摘要] ( 501 ) HTML (1 KB)  PDF (636 KB)  ( 672 )
187 IgA肾病伴恶性高血压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肾损害临床病理分析
黄慧雅,吕吟秋,赵润英,陈波,许菲菲,苏震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伴有恶性高血压继发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blA)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肾活检证实的5例IgAN伴发恶性高血压继发T^t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例原发性恶性高血压继发TMA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临床表现方面:两组均表现为恶性高血压,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IgAN组尿蛋白定量、血尿程度明显高于非Ig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病理活检方面:IgAN组肾血管病变程度及贤小球病变程度重于非IgAN组。结论:IgAN伴发恶性高血压性Zg.A肾损害与原发性恶性高血压性TMA肾损害临床与病理表现有所不同。当临床鉴别诊断困难时,肾组织病理检查是鉴别两类疾病的有效手段。
2013 Vol. 43 (3): 187-190 [摘要] ( 619 ) HTML (1 KB)  PDF (382 KB)  ( 858 )
       临床经验
191 左归丸加味方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郑秀霞,王振湘,计靖,林初勇,李若和,潘凡,卓宝琴
目的:研究左归丸加活血化瘀、接骨续筋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2年7月我科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符合肝肾阴虚证的住院患者60例,根据患者进入试验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2组:A组应用一般抗骨质疏松治疗(密盖息+钙尔奇D+罗钙全)联合左归丸加味方(左归丸+骨碎补、川断、补骨脂、桃仁、红花)治疗,B组应用一般抗骨质疏松治疗(密盖息+钙尔奇D+罗钙全),疗程为2周.于l周后、2周后进行中医症候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治疗前、l周后、2周后及出院时观察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变化,出院时统计便秘发生率、住院时长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1周后中医症候主要症状疗效判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周后及出院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住院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秘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归丸加味方可以减轻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早期疼痛,改善其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问题,且有效缩短住院时长的同时并没有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3 Vol. 43 (3): 191-194 [摘要] ( 562 ) HTML (1 KB)  PDF (270 KB)  ( 894 )
195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诊治体会
潘乐门,倪海真,黄景勇,苏翔,黄崇青,吕和平,虞冠锋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院收治的13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行血运重建,1例行损伤血管结扎,均成功治愈,术后患肢血供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急症,院前止血处理很重要,对远端血供良好者需警惕漏诊可能,高度怀疑者应尽早探查.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根据损伤血管供血区域血供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权衡是否行血运重建,血运重建的方法视血管损伤程度而定.
2013 Vol. 43 (3): 195-196 [摘要] ( 500 ) HTML (1 KB)  PDF (154 KB)  ( 936 )
       技术与方法
197 几种ACA复式微囊的制备及药物释放研究
潘仁彪,傅红兴,李慧,朱雁林,刘丛铭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处方和工艺制备的吲哚美辛-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复式微囊的体外释放,研究复囊中药物释放的特点.方法:以吲哚美辛为模型药物,采用不同的交联剂CaCl2、BaCl2的制备工艺,结合液化囊心、冻干工艺制备复式微囊,考察复囊中药物在体外的释放.结果:药物在ACA复式微裳中释放比在单囊中缓慢,ACA-Ba-Ba复囊中药物释放最慢(释放90%药物要18 ~ 21 h);液化囊心后药物释放略有加快,冻干工艺使药物释放减慢;复囊中药物在人工胃液中2 h释放低于20%,在人工肠液中1 h释放超过90%.结论:ACA复式微囊能较好地控制药物达到缓释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药物缓释剂型.
2013 Vol. 43 (3): 197-200 [摘要] ( 561 ) HTML (1 KB)  PDF (262 KB)  ( 1023 )
       个案报告
20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累及肝脏的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林中能
患者,女,43岁,因反复鼻出血来我院体检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外肝动脉扩张.追问病史和家族史,其祖母、父亲及7个兄妹中3个有反复鼻出血病史,其本人另有左下肺动静脉瘘畸形(曾于法国某医院行栓塞治疗).超声所见:肝表面光整,肝内回声增粗,肝内外动脉扩张,肝固有动脉内径0.75 cm(见图1),肝内动脉迂曲扩张,于门静脉旁形成蜂窝状改变(见图2-3),门静脉矢状部旁肝动脉峰值流速(PSV):82 cm/s,频谱毛刺改变.
2013 Vol. 43 (3): 201- [摘要] ( 487 ) HTML (1 KB)  PDF (522 KB)  ( 742 )
       病例分析
202 残胃癌34例外科诊治分析
邵欢义,蒋佩佩,朱冠保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合理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11行手术治疗的34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手术病因以胃溃疡为主者28例(占82.4%);首次手术距残胃癌诊断平均间隔时间25年,行BillrothⅡ式者29例(占85.3%).均经胃镜及病理确诊.再次手术行根治性切除术26例(占76.5%),姑息性手术5例,剖腹探查术3例.术后死亡1例,并发症9例(占26.5%).根治性手术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为69.2%、37.0%、23.1%,姑息性切除术患者1、3、5年生存率为40.0%、20.0%、0%.3例剖腹探查术患者中,2例1年内死亡,1例存活2年.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应定期随诊及胃镜检查;一旦确诊为残胃癌,应积极寻求手术治疗.
2013 Vol. 43 (3): 202-203,208 [摘要] ( 501 ) HTML (1 KB)  PDF (218 KB)  ( 769 )
       护理研究
204 电切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戚慧珍,林建晓
目的:分析使用甘露醇冲洗液行电切手术后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的相应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改进手术器械的手工清洗方法,完善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结果:器械清洗合格率从原来的平均81.8%提高到98.5%.结论:电切器械清洗应严格遵循清洗程序规范,注重有无甘露醇结晶,确保清洗的效果,并注重专业清洗人员的培养,完善管理机制,以确保清洗质量以提高器械灭菌的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
2013 Vol. 43 (3): 204-205,封3 [摘要] ( 477 ) HTML (1 KB)  PDF (234 KB)  ( 740 )
       高教研究
206 “基础一核心一特色”——眼视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势和效应
陈绮,诸葛晶,瞿佳,吕帆
课程设置是实现具体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温州医学院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的院校,已经形成了从人文和社会学及基础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核心)到眼视光学(特色)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特色。该文从眼视光学人才培养特色与培养目标、“基础一核心.特色”课程设置思路的具体实施等方面,探讨并分析该课程设置思路的优势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供借鉴。
2013 Vol. 43 (3): 206-208 [摘要] ( 537 ) HTML (1 KB)  PDF (657 KB)  ( 1103 )
       编辑学研究
209 迎接网络时代挑战,加快电子版科技期刊发展
吴彬,王小同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期刊应该与时俱进.国外科技期刊呈现出电子化和网络化出版的大趋势,近年来国内也有多种电子版科技期刊问世,但是其规模和实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分析了电子科技期刊的优越性及现在国内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2013 Vol. 43 (3): 209-210,封3 [摘要] ( 447 ) HTML (1 KB)  PDF (239 KB)  ( 638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