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3年 43卷 1期
刊出日期:2013-01-25

论著
临床经验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高教研究
技术与方法
个案报告
 
 
       论著
1 脂氧素A4对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吕万治,吕重庆,余夙慧,孙洪伟,陈必成,周蒙滔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s)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TNF-α单独刺激组和不同浓度LXA4 (5 ng/mL、25 ng/mL、50 ng/mL)预处理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PME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E-选择素(E-selectin)、白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定位检测核因子-κ B/p65(NF-κ B/p65);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核内和细胞总蛋白中NF-κB/p65的水平.结果:LXA4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HPMECs MCP-1、E-selectin、IL-6 mRNA表达的上调;LXA4可以抑制TNF-α引起的HPMECs p65由细胞质向细胞核的转位.结论:LXA4可能通过抑制NF-κB细胞信号通路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
2013 Vol. 43 (1): 1-4 [摘要] ( 550 ) HTML (1 KB)  PDF (1145 KB)  ( 779 )
5 S100P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影响
王福乐,林飞燕,吴建波,蒋磊
目的:通过构建S100P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结肠癌Caco-2细胞的影响.方法:以DLD-1细胞cDNA为模版,PCR扩增S100P基因序列,然后将该序列克隆插入慢病毒载体中,构建S100P慢病毒表达载体,包装产生慢病毒颗粒.将慢病毒颗粒感染Caco-2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100P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变化;细胞平板克隆培养检测其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果: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Lenti-S100P经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正确;携带S100P基因的慢病毒颗粒感染Caco-2后,细胞中S100P基因和蛋白过表达,促进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S100P慢病毒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S100P基因的相关功能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2013 Vol. 43 (1): 5-8 [摘要] ( 499 ) HTML (1 KB)  PDF (1595 KB)  ( 799 )
9 FGF6基因高表达对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
林素,黄晓燕,王本极,潘嘉林,王良国,杨德业
目的:克隆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6 (FGF6)基因cDNA的读码框(CDS),构建携带FGF6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重组质粒转染至心肌细胞系H9C2细胞中进行表达,测定转染后FGF6基因对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从小鼠心脏组织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得到总cDNA,PCR法扩增,产物连接pGEM-T Easy载体测序分析正确后,再以PCR方法。
2013 Vol. 43 (1): 9-14 [摘要] ( 459 ) HTML (1 KB)  PDF (2177 KB)  ( 788 )
15 多巴胺构象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黄旭慧,孙晓玲,蔡跃飘,王朝杰
目的:研究多巴胺(DA)最稳定构象DA1在气相、油相环己烷和水相中的构象及其性质变化.方法:用B3LYP/6-311++G(2d,p)对DA不同构象进行全优化,得到最稳定的DA1,再以其二面角φ(C4-C9-C10-N11)为变量,研究在0°~ 360°范围内不同环境中DA1的构象结构和性质变化,溶剂效应用PCM考虑.采用TD-B3LYP/6-311++G(2d,p)计算UV-Vis谱,并在0PBE/6-311++G(2d,p)//B3LYP/6-311++G(2d,p)水平上计算1H、13C-NMR.结果:φ=180°时,DA1在三相中的能量最低.当0°≤φ≤60°时,水相中DA1构象转变能垒最高,而60°≤φ≤120°范围内则是最低.不同环境中,DA1构象变化的势能曲线遵循正弦函数变化.随着溶剂极性增大,DA1中O-H、N-H和C-N键长逐渐增大.水相中DA1的构象变化引起UV-Vis变化复杂,而气相中最大吸收峰对应单一的HOMO与LUMO+1之间的电子跃迁.环境极性增加,1H-NMR的化学位移值增大而增大,而13C-NMR的化学位移呈逐渐降低.结论:溶剂极性影响DA1的构象变化的能垒高低,随φ的增大,DA1的构象结构和性质均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
2013 Vol. 43 (1): 15-21 [摘要] ( 560 ) HTML (1 KB)  PDF (2227 KB)  ( 843 )
22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饮料中的邻苯二甲酸二酯
陈冰冰,李军伟,陈欣欣,陈梦纯,胡国新
目的:建立了固相革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饮料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方法.方法:饮料样品中待测组分采用固相革取柱富集,洗脱,DM-5MS毛细质谱柱分离,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定性定量.结果:该方法能测定饮料中DEHP,定量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检出限为98 ~ 12 500ng/mL,精密度标准偏差均在15%以内,加标回收率在75.33%~94.57%.结论:本法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饮料中DEHP的测定。
2013 Vol. 43 (1): 22-25 [摘要] ( 550 ) HTML (1 KB)  PDF (686 KB)  ( 931 )
26 microRNA-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恤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阿琼,薛向阳,章丽和,陈静,王晓冰,章慧娣,张丽芳,吴淑珍,朱小春
 目的:分析microRNA-16 (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茎环RT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48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浆中miR-1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SLE各种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茎环RT-PCR可以特异性扩增血浆中的miR-16.miR-16在SLE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下调,和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Ct值分别为19.40±0.85和18.89±0.66,t=2.386,P=0.02).血浆miR-16表达水平与SLE患者活动程度的SLEDIA评分呈负相关(r=0.313,P=0.03),SLE疾病活动度越高,miR-16水平越低.结论:SLE患者血浆miR-16下调表达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
2013 Vol. 43 (1): 26-30 [摘要] ( 549 ) HTML (1 KB)  PDF (2109 KB)  ( 1002 )
31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冯会方,刘景云,周成业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疗效.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一科2010年11月-2011年6月脑梗死住院患者中经颈动脉B超证实有AS者13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或瑞舒伐他汀10 mg/d,比较用药前和用药后12个月末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最大平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用药前相比,TC下降24% (P< 0.05),TG下降19%(P<0.05),LDL-C下降36% (P< 0.05),但没有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治疗前后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大平均CIMT治疗前后相比(1.99比1.92 mm,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两种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其中LDL-C水平下降最显著,且有可逆转CIMT的作用。
2013 Vol. 43 (1): 31-33 [摘要] ( 568 ) HTML (1 KB)  PDF (1090 KB)  ( 839 )
34 生命早期孤养对小鼠应激易感性的影响
周利飞,何静静,胡意员,邢晓玲,何金彩
目的:观察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小鼠应激易感性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新生的小鼠于出生后第2天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组:正常饲养,n=9)、长时间母婴分离组(LMS组:分离3h,n=9)及短时间母婴分离组(BMS组:分离15 min,n=8).3组小鼠出生后21 d断乳,断乳后常规饲养.小鼠成年后,用幽闭+电击的方法对3组小鼠给予急性应激,应激之后借助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情绪及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旷场实验中,与N组比较,LMS及BMS组小鼠的外周路程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高架十字迷宫中,LMS组较N组进入闭臂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S组与N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水迷宫实验中LMS组与BMS组小鼠的成绩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生命早期长时间母婴分离可以增强小鼠应激易感性,而短时间母婴分离影响不显著;②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应激后小鼠的认知能力影响不明显。
2013 Vol. 43 (1): 34-37 [摘要] ( 514 ) HTML (1 KB)  PDF (731 KB)  ( 766 )
38 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肺水代谢的影响
金立达,王良荣,熊响清,林丽娜,单鸳露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 (COX-2)抑制剂对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VILI)肺水代谢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300~ 350 g,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TV组,潮气量8 mL/kg)、机械通气肺损伤组(HV组,潮气量40 mL/kg)、NS398预处理组(HV+NS398组).NS398预处理组于机械通气前30 min腹腔注射COX-2抑制剂NS398 8 mg/kg.于机械通气4h时处死大鼠,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l(AQPl)、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浓度,计算肺通透性指数(LPI);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结果:与TV组相比,HV组BALF中TNF-α浓度增加,AQP1、AQP5表达降低(P<0.05),LPI升高,肺组织W/D升高(P<0.05);与HV组相比,HV+NS398组BALF中TNF-α浓度降低,AQP1、AQP5表达升高(P<0.05),LPI及肺组织W/D降低(P<0.05).结论: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上调AQP1、AQP5的表达,减轻肺水肿改善肺水代谢,从而减轻大鼠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
2013 Vol. 43 (1): 38-40 [摘要] ( 521 ) HTML (1 KB)  PDF (1085 KB)  ( 761 )
41 雌激素受体β1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陈玲,董磊,尹晓娜,鲍方,姬秀焕,陈国荣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1(ERβ1)在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腺癌石蜡标本91例,制作石蜡组织芯片,并以周围正常肠黏膜组织作对照,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其ERβ1、ERα、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联系.结果:91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ERβ1阳性率为46.15% (42/91),周围正常肠黏膜ERβ1阳性率为62.64% (57/9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直肠腺癌中ERβ1表达情况与患者性别有关,男性(61.54%)高于女性(34.62%)(P=-0.01),而与年龄、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是否复发无关.正常大肠黏膜中ERβ1的阳性表达率男性(74.35%)高于女性(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ERα、AR、PR在结直肠腺癌及周围正常肠黏膜中阴性表达.结论:结直肠腺癌及癌旁正常黏膜都可表达ERβ1,ERβ1的失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腺癌的形成过程.
2013 Vol. 43 (1): 41-44 [摘要] ( 511 ) HTML (1 KB)  PDF (1169 KB)  ( 813 )
       临床经验
45 甲真菌病的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
蔡剑峰,张学奇,李智铭,吕明芬,李秉煦
目的:了解门诊甲真菌病患者致病性真菌的菌种分布特征,以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门诊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甲真菌病患者的病甲标本做真菌培养,对培养结果阳性者用ID真菌鉴定板条进行鉴定分型,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真菌培养鉴定的363例患者标本中,266份培养出阳性菌株,总阳性率为73.3%,皮肤癣菌244株(占67.2%),霉菌39株(占10.8%),酵母茵77株(占21.1%);真菌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25.5%、氟康唑11.9%、酮康唑6.7%、伊曲康唑2.1%、两性霉素B 0%,药物敏感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70.4%、氟康唑81.3%、酮康唑87.7%、伊曲康唑95.2%、两性霉素B 99.1%.结论:甲真菌病患者致病性真菌以皮肤癣茵最为常见,菌株对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较为敏感。
2013 Vol. 43 (1): 45-46 [摘要] ( 549 ) HTML (1 KB)  PDF (591 KB)  ( 985 )
47 联合检测cTnI、hs-CRP、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叶剑彪,陈金有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 (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50例.cTnI、BNP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hs-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结果:ACS患者组的hs-CRP、BNP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的BNP浓度较UAP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 0.05).在AMI组cTnI较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UAP组cTnI浓度也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 0.05),但SAP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nI、hs-CRP、BNP三项参数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2013 Vol. 43 (1): 47-49 [摘要] ( 526 ) HTML (1 KB)  PDF (628 KB)  ( 866 )
50 彩超评价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药物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应用价值
陈小聪,徐立新,潘高云,朱张茜,张红萍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药物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的参数变化特点,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选取经临床确诊的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作为治疗前组,以该病例组药物治疗后作为治疗后组.采用SEQUOIA 512型超声诊断仪、阿洛卡a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 MHz,观察各组肾内结构,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各组孕妇肾叶间动脉(IRA)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流速(EDV)、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PSV/EDV (S/D).结果:治疗前组PSV (28.72±1.21) m/s、EDV (6.78±2.13)m/s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后组;RI (0.75±0.05),AT (0.10±0.04)s,S/D(3.76±0.22)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药物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参数变化,重复性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重度子痫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3 Vol. 43 (1): 50-52 [摘要] ( 561 ) HTML (1 KB)  PDF (1527 KB)  ( 1023 )
53 侵袭性肺曲菌病16例临床分析
王真真,戴新建,郑纪阳
目的:总结侵袭性肺曲菌病(IPA)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间在我院呼吸科诊断为IPA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IPA患者中15例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放化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咯血、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影像学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结节影或实变影,有2例出现空洞.所有病例均接受抗真菌治疗,13例痊愈.结论:IPA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对临床诊断病例应尽早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2013 Vol. 43 (1): 53-55 [摘要] ( 533 ) HTML (1 KB)  PDF (1098 KB)  ( 800 )
       技术与方法
56 温州南麂海域冈村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赵凤,尹健,黄可新
目的:对采自温州南麂海域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并对化合物抗污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纹藤壶幼虫模型对所得化合物抗污活性进行测试.结果: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lauinterol (1),isoaplysin (2),asplysin (3),isolaurinterol (4),laurokamurenes A(5),debromoisolauinterol (6),debromolauinterol (7)和10-bromoisoaplysin (8);其中化合物1、3-6表现出显著的抗纹藤壶幼虫附着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冈村凹顶藻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纹藤壶幼虫附着的抗污功能,为该海藻资源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 Vol. 43 (1): 56-59 [摘要] ( 529 ) HTML (1 KB)  PDF (1154 KB)  ( 732 )
       个案报告
59 带状疱疹性脊髓炎1例报告
宋菁,金露,王小同
48岁女性患者,因"颈部疼痛2个月,肢体无力7周,加重3周"收住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颈部闪电样疼痛,同时右侧颈部出现簇集性疱疹,1周后右侧上肢无力,继而出现右下肢无力.无畏寒发热,无视物模糊,无视物双影,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大小便失禁.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性脊髓炎",予"伐昔洛韦"治疗.出院时疼痛缓解,仍留有右侧上、下肢无力.患者3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颈部闪电样疼痛,同时左侧颈部出现簇集性疱疹,继而出现左下肢无力,行走拖沓.无发热畏寒,无头痛,无视物模糊,无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无吞咽困难,无大小便障碍.当地医院MRI示C1~C6锥体水平脊髓异常信号;头颅未见异常.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正常。
2013 Vol. 43 (1): 59-60 [摘要] ( 481 ) HTML (1 KB)  PDF (1019 KB)  ( 907 )
       病例分析
61 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3例报告
陈文伟,张继付,刘丰,范树养,吴颐俊,杨亦荣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在肾切除中的应用.方法:对3例肾重度积水伴肾萎缩的患者实施手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左肾切除1例,右肾切除2例,不需手辅助装置,手辅助切口长5.5~6.0 cm.结果: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216 min,失血量小于100 mL.3例患者均无切口并发症.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 d恢复出院;其余2例术后8 d恢复出院.结论:改良手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术操作方便,易于初学者掌握;创伤小,切口对外观影响较小,易于被患者接受。
2013 Vol. 43 (1): 61-62 [摘要] ( 459 ) HTML (1 KB)  PDF (562 KB)  ( 734 )
       护理研究
63 创伤性腹膜后巨大血肿的护理
孟伟琴,毛明波,李玲芳,陈钟英
总结32例创伤性腹膜后巨大血肿患者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血肿保守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增加腹内压,以预防血肿破裂;重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
2013 Vol. 43 (1): 63-65 [摘要] ( 504 ) HTML (1 KB)  PDF (1108 KB)  ( 703 )
65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黄晓丽,吴蓓茸,项芳,许雅,徐小
目的:观察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大面积皮肤缺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6例大面积皮肤缺损拟行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VSD结合0.9%氯化钠溶液间断快速冲洗的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堵塞情况较对照组少(P<0.05),创面清洁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无感染发生.结论:改良VSD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引流管的堵管问题,而且避免了创面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2013 Vol. 43 (1): 65-66 [摘要] ( 492 ) HTML (1 KB)  PDF (586 KB)  ( 652 )
       高教研究
67 地方院校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刘洁,卢中秋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吸引优秀生源已成为各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温州医学院为例阐述了地方院校通过以学科特色与优势、以名师地位人脉、以改革培养体制和机制和以规范管理制度等方式吸引优秀生源,提高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的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了地方院校进一步提高硕士招生质量和效率的思考。
2013 Vol. 43 (1): 67-69 [摘要] ( 476 ) HTML (1 KB)  PDF (677 KB)  ( 727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