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5年 45卷 3期
刊出日期:2015-03-25

论著
临床经验
高教研究
综述
 
 
       论著
157 肺鳞癌差异性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及初步验证
潘钦石1,陈坚1,许刚1,丁鸿燕1,黄卡特2,王瑜敏1
目的:探讨及分析肺鳞癌差异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Arraystar高通量lncRNAs基因芯片研究20例肺鳞癌混合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获得lncRNAs差异性表达谱。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0例肺鳞癌相关的lncRNA分子进行验证。结果:本实验所用的基因芯片包含30 586个lncRNAs和26 109个mRNAs探针;与癌旁组织比较肺鳞癌混合组织出现了1 741条lncRNAs
(≥2或≤0.5倍差异)和1 716条mRNAs(≥2或≤0.5倍差异)差异性表达;信号通路分析显示了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等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初步证实了10个lncRNAs分子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基因芯片一致,其中KRT16P2、BC016831是表达差异最为明显的lncRNAs分子。结论:肺鳞癌存在明显的lncRNAs差异性表达,这些lncRNAs及某些信号通路可能在肺鳞癌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5 Vol. 45 (3): 157- [摘要] ( 715 ) HTML (1 KB)  PDF (8722 KB)  ( 681 )
162 microRNA-494对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调控作用
林海霞,苏震,舒丹桦,何立梅
目的:探讨microRNA-494(miR-494)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细胞外基质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RK-49F细胞株,并分为以下6组:TGF-β1(3 ng/mL)
组、miR-494模拟物(50 ng/mL)组、miR-494抑制物(50 ng/mL)组、miR-494模拟物(50 ng/mL)+TGF-β1
(3 ng/mL)组、miR-494抑制物(50 ng/mL)+TGF-β1(3 ng/mL)组、空白对照组。茎环实时荧光定量PCR(RT-
qPCR)检测细胞miR-494、胶原蛋白I(Col I)、纤维连接蛋白(FN)mRNA;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ol I蛋白。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组miR-494(P<0.01)、Col I mRNA(P<0.05)及FN(P<0.01)mRNA表达显著升高;miR-494模拟物组Col I、FN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494抑制物组Col I(P<0.05)、FN(P<0.01)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TGF-β1组比较,miR-494模拟物+TGF-β1组Col I、FN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494抑制物+TGF-β1组Col I、FN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Col I蛋白与Col I mRNA的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miR-494可能参与调控并促进TGF-β1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分泌。
2015 Vol. 45 (3): 162- [摘要] ( 603 ) HTML (1 KB)  PDF (6840 KB)  ( 764 )
166 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对脑缺血大鼠GAP-43和GFAP表达的影响
樊留博1,刘宝华2,章霞1,卢战1,田瑛1,王灵芝1,马利中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灶周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后电针联合强制性运动疗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强制性运动(CIMT)组、电针组和电针联合CIMT组,每组以7、14、21、28和35 d为时间点再随机平均分为5个亚组,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分别行相应治疗,以Morris水迷宫试验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每个时间点脑梗死灶周围GAP-43、GFAP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GAP-43、GFAP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潜伏期和穿台次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模型组比较,CIMT组和电针组潜伏期和穿台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联合CIMT组潜伏期和穿台次数显著低于模型组,也显著低于CIMT组和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电针组与CIM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进行比较,在14、21、28 d时电针联合CIMT组GAP-43表达显著上调,而GFAP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联合CIMT组GAP-43阳性细胞数多于CIMT组和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联合CIMT组
GFAP阳性细胞数少于CIMT组和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5 d缺血区周围GAP-43表达增加、GFAP表达减少,但与CIMT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CIMT可促进脑梗死灶周围GAP-43的表达,抑制GFAP的表达,从而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2015 Vol. 45 (3): 166- [摘要] ( 643 ) HTML (1 KB)  PDF (6139 KB)  ( 715 )
171 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及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br#
吴乐灿1,吴金明1,蓝松松1,林贤凡1,王秀燕1,张腾2,黄智铭1,吴建胜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s)细胞因子分泌及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s),经CD11c磁珠分选纯化并用LPS刺激成熟后,分成3组:空白组、OVA组和HBeAg组。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IL-12p70和IL-10的分泌,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结果:HBeAg组上清液中IL-12p70分泌水平以及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空白组和OVA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分泌水平及DCs细胞内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其余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能够减弱DCs的免疫功能,抑制后者分泌IL-12的同时,增加IL-10的分泌。这些改变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2015 Vol. 45 (3): 171- [摘要] ( 630 ) HTML (1 KB)  PDF (8055 KB)  ( 665 )
176 姜黄素衍生物L6H4对糖脂代谢异常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陈四梅1,张森凯2,刘网网3,徐梦菲3,陈三妹4,陈国荣3,陈筱菲1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L6H4对糖脂代谢异常大鼠代谢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NC组,n=8),高脂组(HF组,n=8)和高脂治疗组(FT组,n=8),后2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2周。第5周时开始给予药物治疗8周,12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肝脏和骨骼肌的甘油三酯(TG),以及与糖脂代谢相关的多项指标,并观察光镜下肝脏与骨骼肌的病理学变化。结果:①HF组与NC组比较,体质量增加(P<0.05),肝湿质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血清TG、肝脏TG、骨骼肌TG、血清ALT、血清游离脂肪酸(FF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均升高(均P<0.01),脂联素(ADP)、瘦素(LEP)下降(分别P<0.01,P<0.05),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T组与HF组比较,FINS、肝湿质量与肝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肝脏TG、血TG、ALT、FBG、HOME-IR、FFA、hs-CRP水平降低(P<0.01),骨骼肌TG、IL-6水平下降(P<0.05),FGF-21、ADP升高(P<0.01);③HF组肝脏可见明显脂肪变及炎症细胞浸润,骨骼肌细胞间质可见脂肪浸润,治疗后肝脏脂肪变以及骨骼肌脂肪浸润明显改善。结论:姜黄素衍生物L6H4对高脂高糖喂养大鼠具有控制体质量、保护肝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脂、抑制炎症、降低异位脂肪存积相关。

2015 Vol. 45 (3): 176- [摘要] ( 603 ) HTML (1 KB)  PDF (11717 KB)  ( 637 )
180 儿童OSAHS危险因素和微觉醒预警机制探讨
苏苗赏1,俞晨艺1,张渊博2,周洋洋2,徐莉2,蔡晓红1
目的:调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危险因素,探讨脑电微觉醒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科门诊收治的285例6~11岁鼾症儿童进行睡眠问卷调查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比较OSAHS患儿和非OSAH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OSAHS的相关危险因素。随机选取30例鼾症儿童进行血炎症指标检测,分析睡眠效率(SE)、睡眠结构、微觉醒指数(AI)、氧减指数及各种睡眠呼吸紊乱指数等睡眠参数以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56例(占19.6%)患儿被诊断为OSAHS。与非OSAHS组比较,OSAHS患儿与多种睡眠相关症状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SAHS主要危险因素有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习惯性打鼾(>3次/周)、肥胖、张口呼吸、夜间遗尿、白天过度活跃和脾气暴躁。睡眠参数分析显示,OSAHS患儿睡眠总时间(TST)、SE、深睡眠(III期+IV期睡眠)和快速眼动(REM)期睡眠时间减少,浅睡眠(I期+II期睡眠)时间增多,AI增高;最低氧饱和度(LSaO2)、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呼吸紊乱指数(RDI)在OSAHS和非OSAHS儿童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SAHS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CRP及IL-1β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OSAHS患儿AI与RDI呈正相关(r=7.56,P<0.01),与血IL-1β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6.85,P<0.01)。结论:OSAHS患儿主要危险因素有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习惯性打鼾、肥胖、张口呼吸、夜间遗尿、白天过度活跃和脾气暴躁。AI增高与呼吸紊乱有关,并且可能与全身轻度炎症反应相关。
2015 Vol. 45 (3): 180- [摘要] ( 715 ) HTML (1 KB)  PDF (5852 KB)  ( 698 )
185 番茄红素对慢性低氧小鼠骨密度和RANKL/OPG的影响
朱再胜1,戴爽2,郑靖宇2,黄卡特2,吴玲2,杜晓红1,李剑敏2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慢性低氧(CH)小鼠骨密度(BMD)和核因子-k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的影响。方法:选用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CH组(n=8)和番茄红素组(LCP组,n=8)。C组在正常环境下饲养,CH组和LCP组低氧暴露时间为每日8 h,每周6 d,
连续8周。于实验末取血1.5 mL,ELISA法测量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5b(TRACP-5b)、骨钙素(OC);同时检测骨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骨密度仪检测股骨BMD;HE染色光镜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骨组织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①CH组股骨干骺端骨小梁分布稀疏,变细及断裂;骨组织SOD活性、BMD和血清OC明显低于C组;而骨组织MDA、RANKL水平、RANKL mRNA/OPG mRNA以及血清TRACP-5b显著高于C组(P<0.01)。②LCP能部分改善CH小鼠骨组织形态学;LCP组骨组织MDA水平、RANKL表达、RANKL mRNA/OPG mRNA和血清TRACP-5b水平低于CH组;而骨组织SOD活性、血清OC水平和BMD高于CH组(P<0.05或0.01)。结论:番茄红素能降低CH小鼠骨组织氧化应激水平,下调RANKL/OPG,减少骨吸收,提高BMD。
2015 Vol. 45 (3): 185- [摘要] ( 572 ) HTML (1 KB)  PDF (18304 KB)  ( 717 )
190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脂联素、炎症和氧化应激变化、透析的影响及其机制
陈辉乐1,徐昌隆2,徐晓杰3,周志宏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变化、透析治疗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ESRD患者78例,分为非透析组(26例)、血透组(27例)和腹透组(25例),另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AD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色法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组ESRD患者的ADPN、hs-CRP、TNF-α、IL-6、XO、MPO和MD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透析组分别与非透析组相比,ADP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它们的hs-CRP、TNF-α、IL-6、XO、MPO和MDA皆显著高于非透析组(P<0.05或P<0.01),SOD均明显低于非透析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ADPN与hs-CRP、TNF-α、IL-6、XO、MPO、MDA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584、r=0.517、r=0.461、r=0.477、r=0.563、r=0.492,均P<0.01),与SOD呈显著负相关(r=-0.508,P<0.01)。结论:ESRD患者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肾功能下降、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相互诱导,协同作用所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能降低ADPN,炎症状态和氧化应激状态反而加重。
2015 Vol. 45 (3): 190- [摘要] ( 649 ) HTML (1 KB)  PDF (5023 KB)  ( 736 )
194 糖尿病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患者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
王良荣,金立达,林丽娜,陈磊,熊响清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对止血带所致缺血再灌注后患者炎症反应和肺换气功能的影响及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的相关性。方法:择期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85例,分为糖尿病组(n=55)和对照组(n=30),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病程分为不同亚组。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常规使用止血带1~1.5 h,分别在扎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2 h(T1)、6 h(T2)和24 h(T3)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与基础值比较,2组患者T1~T3时点血清TNF-α和IL-6浓度上升,T2时点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T1、T2时点血清TNF-α和IL-6浓度升高,T2时点PA-aDO2和RI增加(P<0.05),且与血糖控制水平和病程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可加重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炎症递质释放和肺换气功能损伤,其程度与血糖控制水平与病程相关。
2015 Vol. 45 (3): 194- [摘要] ( 592 ) HTML (1 KB)  PDF (3799 KB)  ( 775 )
197 辅助生育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前置胎盘的相关性
傅秀娟1,周勇2,金杭美2
目的:探讨在辅助生育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前置胎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病例,根据纳入标准其中胚胎移植成功且并在单胎28周后分娩者有2 060例,有110例发生了前置胎盘。回顾病史分析孕妇年龄、体质量指数、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史、子宫内膜异位症、排卵障碍、男性不孕等9个指标,分析它们与前置胎盘的相关性。同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分型与前置胎盘的相关性做进一步研究。结果:2 060例观察资料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生率为15.53%,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5.34%。110例发生前置胎盘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69例,对其进行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OR值为19.7(P=0.001)。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及严重程度与前置胎盘的发生存在正相关,Kendall相关系数为0.274,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81,均P<0.001。结论:在辅助生殖中,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前置胎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2015 Vol. 45 (3): 197- [摘要] ( 659 ) HTML (1 KB)  PDF (4679 KB)  ( 737 )
20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特征
陈伊莉,张颖,周永海,留佩宁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智力结构及平衡性,为ADHD儿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9月期间收集初次来我院心理行为门诊就诊疑似ADHD儿童215例,由专业医生按照DSM-IV标准对儿童进行诊断。对其中80例ADHD儿童(ADHD组)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正常对照组)用韦氏儿童智力表(WISC-CR)进行智力测定,并对智力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DHD儿童智商多在正常范围或处于边缘水平。ADHD组儿童的智力水平、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智商(PIQ)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各项分测验中,常识(I)、类同(S)、算术(A)、数字广度(D)4项分测验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Q与VIQ不平衡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ADHD儿童存在智力结构发展的不平衡。女性ADHD儿童常识(I)、排列(PA)、积木(BD)量表分明显落后于男性ADHD儿童(P<0.05),且PIQ、FIQ也低于男性ADHD儿童(P<0.05)。结论:ADHD儿童存在智力受损,且ADHD女性儿童智力明显落后于男性儿童。
2015 Vol. 45 (3): 201- [摘要] ( 670 ) HTML (1 KB)  PDF (4605 KB)  ( 822 )
       临床经验
205 血清YKL-40和SCCag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董晓霞1,黄凌霄1,吕杰强2,方深慧1,林晓华1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和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联合检测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化学发光法测定5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35例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YKL-40和SCCag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YKL-40浓度第90百分位数的值为93.33 ng/mL;宫颈癌组患者血清YKL-40和SCCag浓度显著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1);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对照血清SCCa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YKL-4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Cag浓度与FIGO分期、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而YKL-40浓度与FIGO分期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宫颈癌患者单项检测血清YKL-40、SCCag的敏感度分别为79.20%、77.38%,而血清YKL-40和SCCag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可达94.34%。结论:血清YKL-40是一种新的诊断宫颈癌的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YKL-40和SCCag可提高对宫颈癌的诊断灵敏度,在对宫颈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和疗效评估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2015 Vol. 45 (3): 205- [摘要] ( 664 ) HTML (1 KB)  PDF (5275 KB)  ( 751 )
208 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疗效评价
孙云,董飞侠,程锦国
目的:观察以补肾益脾、升阳化气为主要治法的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肾内科住院或门诊CKD 3-4期非透析患者共72例,随机分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柴芍六君汤加味,疗程3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肾功能、血红蛋白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血红蛋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可以改善CKD患者的临床症状、肾功能及血红蛋白,延缓终末期进展。
2015 Vol. 45 (3): 208- [摘要] ( 671 ) HTML (1 KB)  PDF (4836 KB)  ( 838 )
212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比较
林颖1,李威2,朱杨丽2,阮海波1,李丹君1,郑美云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机会性筛查的最佳筛查方法。方法:通过对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受检的856例病例进行巴氏涂片(Pap)、液基细胞学(LBC)及人乳头瘤病毒(HPV)DNA(HC2)检测,以组织学为金标准,以阴道镜检查无异常为阴性结果,评价各种方法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Pap、LBC、HC2灵敏度分别为55.5%、80.9%、87.3%;特异度分别为94.1%、95.8%、83.6%;阴性预测值为93.5%、97.1%、97.8%;阳性预测值为58.1%、74.2%、44%。结论:LBC可作为子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首选。
2015 Vol. 45 (3): 212- [摘要] ( 660 ) HTML (1 KB)  PDF (5126 KB)  ( 748 )
215 危重老年患者应用鼻胃管与鼻空肠管疗效比较
徐微懿
目的:比较鼻胃管与鼻空肠管在危重老年患者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肠内营养,分别采用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观察2组患者第5、第10、第15天时营养状况、并发症及30 d病死率。结果:进行肠内营养后鼻空肠管组白蛋白较鼻胃管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其他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管组吸入性肺炎和返流发生率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鼻空肠管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腹泻、管腔堵塞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一定程度上增加营养并减少吸入性肺炎和返流的发生。
2015 Vol. 45 (3): 215- [摘要] ( 766 ) HTML (1 KB)  PDF (3719 KB)  ( 758 )
218 IL-10、IFN-γ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检测意义
徐智胜,郑双利,李原,曾炜炜,陈敏,钱江潮
目的:评价血清IL-6、IL-10、IL-18、IFN-γ对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例诊断为HPS患儿分成治疗前和治疗后,以2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阴性正常对照组,再选取缓解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和脓毒症患儿22例血清作为阳性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流式微球术对血清IL-6、IL-10、IL-18、IFN-γ水平进行测定。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和不同分组之间血清4种细胞因子水平。结果:4种细胞因子水平随患儿HPS治疗前后明显变化,治疗前4种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患儿IL-10、IFN-γ水平较正常对照组、ALL患儿组及脓毒症患儿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S患儿IL-10和IFN-γ水平相比ALL和脓毒症患儿显著升高,可以作为儿童HPS早期诊断和预测预后的临床指标。
2015 Vol. 45 (3): 218- [摘要] ( 635 ) HTML (1 KB)  PDF (4453 KB)  ( 712 )
222 牙冠延长术修复劈裂牙的疗效观察
高慧英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在劈裂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患者共68颗劈裂牙,随机将其分为A、B 2组各31例,A组劈裂牙36颗,B组劈裂牙32颗。A组予以牙龈切除术,B组予以牙冠延长术。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多时点患牙断端与龈缘情况,包括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及修复效果等。结果:2组均按既定方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各时间点牙周指数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间各时间点牙周指数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A组牙松动率为25.00%,B组未见松动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修复有效率均为100%,满意率A组为63.89%、B组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应用于劈裂牙修复治疗有较好临床效果,能改善、保持修复牙牙周组织健康。
2015 Vol. 45 (3): 222- [摘要] ( 531 ) HTML (1 KB)  PDF (3917 KB)  ( 783 )
       综述
225 阿尔茨海默氏病新易感基因的研究
黄旭程1,王莹1,黄智慧2
在阿尔茨海默氏病(AD)新易感基因领域研究中,经典的基于连锁基因和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已经逐渐被外显子测序、全基因组测序(针对孟德尔型AD)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针对非孟德尔型AD)等替代。通过新技术寻找到的新易感基因有助于研究潜在的疾病机制。除了大样本检测新风险因素外,新一代测序方法可以对很小数量的患者进行检测。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更注重转化医学的研究、单个患者的测序和个体患者生物材料的收集,这些将成为遗传子研究的核心单位。当然这一转变需要遗传科学家和临床神经科医师的紧密合作。本文对AD遗传学的最新发现和应用进行综述。
2015 Vol. 45 (3): 225- [摘要] ( 536 ) HTML (1 KB)  PDF (10139 KB)  ( 670 )
       高教研究
232 读写结合模式在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潘妤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试图探讨在以教材为基础、以英文小说为辅助教学资源两者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否得以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英语专业写作课堂,加强原版英文读物在写作课堂的有效使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及英语思维表达,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2015 Vol. 45 (3): 232- [摘要] ( 533 ) HTML (1 KB)  PDF (4988 KB)  ( 666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