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4年 44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4-10-25

论著
临床经验
护理研究
个案报告
综述
 
 
       论著
703 胃癌组织中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临床意义
金劲激1,涂建欣2,吴明3,马海广1,沈贤1,薛向阳4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法对胃癌组(n=80)及健康对照组(n=80)的外周血清进行HCMV IgG、IgM抗体检测;巢式PCR技术检测22例胃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的HCMV UL55基因;统计分析HCMV感染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HCMV-IgG阳性率为95%(76/80),HCMV-IgM阳性率为6.25%(5/80);在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CMV-IgG阳性率为97.5%(78/80),HCMV-IgM阳性率为3.75%(3/80),HCMV IgG、IgM在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 UL55阳性检出率在22例胃癌组织中为50%(11/22),在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9.09%(2/22),胃癌组织HCMV阳性检出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1)。此外,未发现HCMV感染与胃癌的TMN分期、组织病理分化及肿块大小有显著性关联。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HCMV感染,且HCMV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更倾向感染癌灶,提示HCMV感染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2014 Vol. 44 (10): 703-707 [摘要] ( 793 ) HTML (1 KB)  PDF  (0 KB)  ( 393 )
708 丹皮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王浩1,耿赵铭2,呙登俊1,胡智伟1,王百辰1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小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VCI)组、丹皮酚(Pae)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制备小鼠反复缺血再灌注VCI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海马SOD活性、MDA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VCI小鼠认知功能下降(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坏死,MDA和NO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1);丹皮酚中、高剂量治疗可显著提高VCI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VCI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并降低MDA和NO含量,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结论:丹皮酚可有效增强VCI小鼠的认知功能,并改善海马神经元病理改变,可能与其抗氧化应激有关。
2014 Vol. 44 (10): 708-711 [摘要] ( 616 ) HTML (1 KB)  PDF  (0 KB)  ( 492 )
712 替牙期儿童下颌骨发育的三维特征
潘思思1,王昕2,戴微微1,王剑锋1,陈文静3,胡荣党1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替牙期儿童的下颌骨发育情况,探讨该时期下颌骨整体发育的趋势。方法:对140例6~12周岁替牙期儿童拍摄CBCT图像,使用Dolphin Imaging 11.0软件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包括下颌骨长度、下颌骨宽度等15项线距和6项角度。结果:6~8周岁替牙早期组60例与
9~12周岁替牙晚期组80例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替牙晚期组数值较替牙早期组增加,其中左侧下颌骨长度(CoL-Gn)[(7.29±0.7)mm]、右侧下颌骨长度(CoR-Gn)[(8.00±0.9)mm]、髁突间距(CoL-CoR)[(3.29±0.8)mm]、喙突间距(CorL-CorR)[(4.76±0.7)mm]、乙状切迹间距(SgL-SgR)[(5.11±0.6)mm]、下颌角间距(GoL-GoR)[(4.83±0.7)mm]、颏孔间距(Mf0L-Mf0R)[(1.65±0.4)mm]、颏孔近颊点间距(Mf1L-Mf1R)[(1.16±
0.4)mm]、颏孔远颊点间距(Mf2L-Mf2R)[(2.39±0.4)mm]、颏孔远舌点间距(Mf2’L-Mf2’R)[(1.42±0.6)mm]、左侧下颌体长度(GoL-Gn)[(5.80±0.8)mm]、右侧下颌体长度(GoR-Gn)[(6.95±0.7)mm]、左侧下颌支高度(CoL-GoL)[(4.40±0.5)mm]、右侧下颌支高度(CoR-GoR)[(4.33±0.6)mm]、左侧下颌角(CoL-GoL-Gn)[(3.75±0.4)°]、右侧下颌角(CoR-GoR-Gn)[(5.18±0.3)°]、髁突开张度(CoL-Gn-CoR)[(0.62±0.28)°]、喙突开张度(CorL-Gn-CorR)[(0.68±0.3)°]、乙状切迹开张度(SgL-Gn-SgR)[(0.59±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颏孔近舌点间距(Mf1’L-Mf1’R)几乎不变,下颌角开张度增加(0.3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晚期下颌骨各部分长宽高均有所增加(除颏孔近舌点间宽度),不同部位骨组织的增加量不同,下颌骨水平向宽度变化由前至后呈增大趋势,颏孔近中部位下颌骨宽度的增加主要由下颌骨外侧面增生新骨引起,下颌骨整体发育趋势为向下向前向外增大。
2014 Vol. 44 (10): 712-717 [摘要] ( 646 ) HTML (1 KB)  PDF  (0 KB)  ( 366 )
718 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脑血管CT成像中的应用#br#
曹国全,唐坤,潘克华,邰云鹏,陈晓,吴恩福,王镇章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 kV时较120 k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V时较120 k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2014 Vol. 44 (10): 718-722 [摘要] ( 616 ) HTML (1 KB)  PDF  (0 KB)  ( 385 )
723 法舒地尔对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br#
顾玲佳1,倪连松2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高张组(HM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甘露醇54.5 mmol/L)、高糖组(HG组,葡萄糖浓度60 mmol/L)、高糖+小剂量法舒地尔干预组[FA(5)组,D-葡萄糖60 mmol/L+法舒地尔5μmol/L]、高糖+中剂量法舒地尔干预组[FA(10)组,D-葡萄糖60 mmol/L+法舒地尔10μmol/L];⑥高糖+大剂量法舒地尔干预组[FA(20)组,D-葡萄糖60 mmol/L+法舒地尔20μmol/L]。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HK-2细胞增殖;免疫共沉淀法检测p-MYPT1-Thr853;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与NG组比,HG组HK-2细胞出现增殖增加,p-MYPT1-Thr853、TGF-β1、CTGF和Fn的表达增加。与HG组比,FA(5)组、FA(10)组、FA(20)组均抑制了HK-2细胞的过度增殖,p-MYPT1-Thr853、TGF-β1、CTGF和Fn的表达均减少。结论:法舒地尔可能通过抑制Rho激酶活性抑制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2014 Vol. 44 (10): 723- [摘要] ( 567 ) HTML (1 KB)  PDF  (0 KB)  ( 346 )
727 心踝血管指数、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分析#br#
黄系1,李萍1,张芹1,诸葛张明1,胡华青2,崔寰3,阮积晨1,毛广运4
目的:探索心踝血管指数(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识别的关联性。方法:对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328名受试者,进行CAVI的重复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多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结果:高、中、低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90.9%、57.0%和19.8%,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CAVI最低组比较,中等和较高CAVI水平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OR:2.2,95%CI:1.0~4.9)和4.4倍(OR:4.4,95%CI:1.5~13.3);与低年龄组比较,中、高年龄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8.1倍(OR:8.1,95%CI:3.5~18.8)和52.3倍(OR:52.3, 95%CI:14.9~183.5),CAVI水平及年龄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1);与低龄且低CAVI人群比较,低龄高CAVI、高龄低CAVI和高龄高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6.6、17.3和57.1倍。结论:CAVI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方面与年龄间存在协同效应。
2014 Vol. 44 (10): 727-732 [摘要] ( 557 ) HTML (1 KB)  PDF  (0 KB)  ( 360 )
733 温州地区急性白血病儿童CYP3A5基因多态性研究#br#
黄珍,陈敏,曾炜炜,李原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汉族人群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测119例AL患儿(病例组)和106例对照儿童(对照组)的CYP3A5-6986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既往发表的文献进行温州与苏州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①对照组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G位点的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按性别因素分层分析,儿童白血病的遗传易感性存在性别差异。④温州、苏州两个地区AL患儿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3A5基因6986位点AG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男性白血病患儿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
2014 Vol. 44 (10): 733-736 [摘要] ( 731 ) HTML (1 KB)  PDF  (0 KB)  ( 566 )
737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br#
宣暄,吴玲剑,李秉煦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皮炎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114例泛发性皮炎湿疹患者分为光疗组和激素治疗组,各57例。光疗组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激素治疗组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联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光疗组在治
疗2、4及8周进行观察记录,激素治疗组在治疗2及4周进行观察记录。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分和有效率评
价。结果:在治疗2周时,2组比较,激素治疗组疗效评分中位数(3)高于光疗组疗效评分中位数(2)(P<0.05);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38.6%)高于光疗组(为12.3%)(P<0.05)。在治疗4周时,光疗组疗效评分为4,激素治疗组疗效评分中位数为5(P>0.05);光疗组有效率为59.6%,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56.1%(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疗组2周(2)、4周(4)及8周(6)的疗效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12.3%)、4周(59.6%)及8周(84.2%)的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泛发性皮炎湿疹安全有效。
2014 Vol. 44 (10): 737-739 [摘要] ( 768 ) HTML (1 KB)  PDF  (0 KB)  ( 504 )
740 家庭康复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功能的影响#br#
郑文娴,杨金佶,郑张琼,林玲玲,屠文展,符丽燕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康复指导,干预组在传统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增加家庭康复护理干预,术后1、3个月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及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3个月干预组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髋关节置换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2014 Vol. 44 (10): 740- [摘要] ( 683 ) HTML (1 KB)  PDF  (0 KB)  ( 535 )
743 WT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br#
金纬纬1,蔡平生1,赵小迎1,郑飞云2
目的:探讨Wilms肿瘤基因(WT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2-ΔΔCt法定量分析WT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WT1蛋白的表达。结果:WT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均P<0.01);WT1 mRNA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年龄、绝经情况、临床分期、淋巴结浸润情况、雌激素受体(ER)和体质量指数(BMI)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情况和孕激素受体(PR)相关(P<0.05);WT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临床分期、肌层浸润、ER、PR和BMI无显著相关性,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存在W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可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进展有关。
2014 Vol. 44 (10): 743-747 [摘要] ( 697 ) HTML (1 KB)  PDF  (0 KB)  ( 503 )
       临床经验
748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
金辉1,周子晔1,张秀华1,胡国新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监测ICU患者治疗药物的浓度。方法:色谱柱为Waters的Xbridge柱(4.6 mm×150 mm,5µm);流动相为25 mmol·L-1磷酸二氢钾-甲醇(86:14,pH=2.4),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36 nm,进样量为20µL,柱温为40 ℃。结果:万古霉素浓度在1~100 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定量下限为1.0 mg·L-1,日内、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5.83%和6.06%,提取回收率为79.71%。所监测的28例患者血样中,有12例患者首次万古霉素谷浓度在10~20 mg·L-1之间,有17例治疗结果为有效,总有效率为60.7%。结论:HPLC法简便、灵敏、准确、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ICU患者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万古霉素用药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临床需要监测结果,为ICU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2014 Vol. 44 (10): 748-751 [摘要] ( 727 ) HTML (1 KB)  PDF  (0 KB)  ( 523 )
752 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br#
阮小蛟,暨玲,朱恒梁,郑晓风,蒋飞照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2014 Vol. 44 (10): 752-755 [摘要] ( 724 ) HTML (1 KB)  PDF  (0 KB)  ( 343 )
756 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br#
潘蓉蓉1,2,周龙寿2,朱文宗2,何金彩3
目的:观察美金刚(易倍申)和丁苯酞(恩必普)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和行为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VaD患者随机分为美金刚联合丁苯酞治疗组22例(联合治疗组)和美金刚治疗组18例(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以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测评,比较2组的评分结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25.2±5.4)分和(23.2±5.6)分,MMSE评分分别为(18.8±4.4)分和(20.1±4.8)分;对照组患者3个月和6个月ADL评分分别为(26.6±5.9)分和(25.4±6.1)分,MMSE评分分别为(18.1±4.9)分和(18.9±4.7)分。2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治疗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美金刚和丁苯酞联合应用对VaD的认知功能、行为能力改善效果较单用美金刚明显,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014 Vol. 44 (10): 756-758 [摘要] ( 800 ) HTML (1 KB)  PDF  (0 KB)  ( 524 )
759 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诊断
叶圣利1,林晓荷1,罗莉莉1,许思恩1,何家维2
目的:探讨儿童颅骨嗜酸性肉芽肿(EG)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0例颅骨EG的影像资料,包括X线摄片检查2例,CT检查20例,MRI检查4例(其中2例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16例单发病灶,4例多发病灶,共26个病灶,累及颞骨13个,额骨7个,枕骨4个,顶骨2个。X线检查2例均表现为边缘清晰、锐利的圆孔状骨质破坏;CT检查示26个病灶,7个呈溶骨性破坏,19个呈边界清晰的穿凿样破坏,21例存在软组织肿块;MRI检查示4例骨质破坏区软组织肿块形成,与脑灰质相比,在T1、T2加权均呈等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结论:儿童颅骨EG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大多数病例可被准确诊断。MRI对观察软组织肿块成分及病灶侵犯范围有重要价值。
2014 Vol. 44 (10): 759-761 [摘要] ( 1026 ) HTML (1 KB)  PDF  (0 KB)  ( 344 )
762 卵巢Brenner瘤29例诊治分析#br#
韩灵芝,黄秋穗,赵宇,王连云,段萍
目的:探讨卵巢Brenner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29例卵巢Brenner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随访,总结、分析其诊治特点。结果:29例患者术前多无特异性症状,大部分(19例)因B超检查发现附件或盆腔包块就诊,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26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单侧20例,双侧9例;单纯性的卵巢Brenner瘤14例,合并其他卵巢肿瘤或子宫肿瘤15例;手术行肿瘤剥除5例,行单侧附件切除10例,行双侧附件切除术8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5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及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全面分期手术1例。术后随访:失访1例;行肿瘤剥除者复发1例;恶性患者术后化疗6个疗程,随访2年,现健在;因其他原因死亡2例。结论:卵巢Brenner瘤大多数为良性,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及治疗方案与卵巢上皮性肿瘤无异质性,临床上以术后病理回报确诊,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2014 Vol. 44 (10): 762-765 [摘要] ( 698 ) HTML (1 KB)  PDF  (0 KB)  ( 424 )
765 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王红1,施轶成1,卢琴红2
目的:评价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为CVA治疗提供依据。方法: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糖皮质激素吸入,观察组采用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P<0.05);2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缓解和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为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6/30),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13.3%(4/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12/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开瑞坦治疗CVA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及糖皮质激素吸入,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对治疗耐受性良好。
2014 Vol. 44 (10): 765-767 [摘要] ( 771 ) HTML (1 KB)  PDF  (0 KB)  ( 417 )
768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SARS与H7N9应急处置评价
谢红莉1,2,周芬1,汪春龙2,赵飞飞1,金晓冬1,潘妤1
目的:通过对SARS和H7N9禽流感的应急处置的研究,对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进行评价。方法:比较和分析SARS和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的核心要素。结果:从SARS到H7N9应急处置中应急响应指挥、信息传递、处置合作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核心要素有较大进步,但仍存在缺乏统一协调的专业部门,缺乏执行力,信息传递延迟等问题。结论:在经济飞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采取临时性应急指挥中心为主,其他部门配合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正视问题,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
2014 Vol. 44 (10): 768-771 [摘要] ( 701 ) HTML (1 KB)  PDF  (0 KB)  ( 443 )
       护理研究
772 不同中医疗法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比较
谢强丽1,王珏1,冯霞飞1,徐韧2,李文玉1
目的:探讨运用不同足浴疗法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食管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共3组分别为:单纯温水足浴组(实验1组)、中药足浴组(实验2组)、中药汤加穴位按摩组(实验3组)。4组患者以拔除胃管作为实验结束时间,实验结束后比较各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引流液量、胃管拔除时间。结果:实验2组和实验3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实验3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实验2组(P<0.05);实验2组和实验3组术后胃管引流液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术后胃管拔除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药足浴能够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其中中药汤足浴加穴位按摩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2014 Vol. 44 (10): 772-774 [摘要] ( 591 ) HTML (1 KB)  PDF  (0 KB)  ( 477 )
       个案报告
775 他汀类药物致骨关节痛1例报告
洪静,苏少蔚,陈晓
2014 Vol. 44 (10): 775-776 [摘要] ( 867 ) HTML (1 KB)  PDF  (0 KB)  ( 575 )
       综述
777 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br#
董思洋,张筱骅,王瓯晨
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与成人相比有以下特征:就诊时肿瘤体积更大,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性更高,乳头状癌比例更高,更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复发率较高,但总体预后较好。两者分子生物学特点也有所不同,青少年患者RET/PTC融合基因较常见,BRAF、RAS突变较少,且雌激素、cMET及 HGF/SF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2014 Vol. 44 (10): 777-780 [摘要] ( 554 ) HTML (1 KB)  PDF  (0 KB)  ( 485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