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学报官方网站
首 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留言板
联系我们
期刊社首页
English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Email Alert
2014年 44卷 2期
刊出日期:2014-02-25
论著
临床经验
病例分析
护理研究
论著
79
14-3-3γ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子宫肌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沈奇,张文文,陶雪娇,段萍,朱雪琼
目的 :构建一种稳定、高表达的14-3-3γ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并探索其抗子宫肌瘤的作用。方法:提取子宫肌瘤细胞总RNA,反转录后通过RT-PCR扩增14-3-3γ,并将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pCMV-N-Flag真核表达质粒,构建重组质粒14-3-3γ-pCMV-N-Flag,重组体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导入子宫肌瘤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4-3-3γ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变化,应用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构建的14-3-3γ-pCMV-N-Flag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后电泳和DNA测序,显示载体构建正确;②子宫肌瘤细胞转染重组体后的14-3-3γ表达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③子宫肌瘤细胞转染重组体后,细胞增殖抑制率为52.90%(P<0.05);④转染重组体后肌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转染前(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14-3-3γ-pCMV-N-Flag真核表达质粒载体,14-3-3γ在子宫肌瘤细胞内高表达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2014 Vol. 44 (2): 79- [
摘要
] (
565
)
HTML
(1 KB)
PDF
(655 KB) (
650
)
83
年龄与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所致的听力损失关系的研究
王延藏1,张琼敏2,朱翌2
目的 :分析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致聋的患者其发病年龄及病程长短与听力损失是否有相关性,为临床上预测其病情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将154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致聋的患者,按其发病年龄分为三组(≤1岁,>1岁且≤3岁,>3岁),分别对各组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将156例患者按其病程长短分为三组(≤10年,>10年且≤20年,>20年),分别对各组耳聋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岁和>1岁且≤3岁的患者,其听力损失为极重度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85.7%和72.2%)(P=0.000);病程长短为>10年且≤20年及>20年的患者,其听力损失为极重度的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4.1%和70.3%)(P=0.000)。结论: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致聋的患者,其听力损失与发病年龄、病程长短有关,发病越早,病程越长,其听力损失越重,发病越晚,病程越短,其听力损失越轻。
2014 Vol. 44 (2): 83- [
摘要
] (
589
)
HTML
(1 KB)
PDF
(655 KB) (
834
)
86
miR-34c对II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李甫钥,薛纪森,黄亦波,陈慧君,郑飞云
目的 :研究miR-34c对Ⅱ型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hsa-miR-34c mimics转染HEC-1-B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转染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染后miR-34c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iR-34c对细胞生长的长期抑制。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凋亡。结果:细胞转染率为81.16%。相对于对照组,转染后实验组miR-34c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凋亡增加(P<0.05)。结论:miR-34c能明显抑制Ⅱ型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是Ⅱ型子宫内膜癌的潜在抑癌基因。
2014 Vol. 44 (2): 86-90 [
摘要
] (
634
)
HTML
(1 KB)
PDF
(844 KB) (
687
)
临床经验
91
琥珀酸脱氢酶B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林森1,陈崇喜1,王春雷1,廖志苏2
目的 :探讨琥珀酸脱氢酶(SDH)B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鼻咽癌组织及3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SDHB和PDK1的表达情况,运用x2检验分析SDHB和PDK1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运用Kaplan-Meter法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SDHB和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7%(31/78)和53.8%(42/78),而在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为62.9%(22/35)和20.0%(7/35),SDHB和PDK1表达均与鼻咽癌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等无显著相关(P>0.05)。K-M生存曲线提示SDHB阳性表达和PDK1阴性表达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SDHB阴性表达和PDK1阳性表达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级、临床分期、复发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SDHB和PDK1表达不能作为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SDHB和PDK1表达在鼻咽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可能对预后有影响,但SDHB和PDK1表达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2014 Vol. 44 (2): 91- [
摘要
] (
584
)
HTML
(1 KB)
PDF
(784 KB) (
754
)
95
ERK1/2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缺血后处理的干预
陈海娥,马迎春,黄林静,何金波,宋冬,郑梦晓,应磊,王万铁
目的 :探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缺血后处理的干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n=8),即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肺缺血/再灌注+缺血后处理组(IPO组)、缺血后处理+溶剂对照组(D组)、缺血后处理+U0126组(U组)。分别于再灌注2 h留取左肺组织,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RT-PCR法、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Bax、Bc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相比,IR组肺组织AI、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电镜下肺细胞均发生明显损伤;Bcl-2、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IPO组、D组、U组与IR组相比,肺组织AI、Bax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电镜下肺细胞损伤情况有所改善;Bcl-2、Bcl-2/Bax显著升高;D组与IPO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U组与IPO组相比,肺组织AI值显著升高(P<0.05),电镜下肺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严重,胞内细胞器不完整;Bcl-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ax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显著降低。结论:IR抑制了MAPK家族中的ERK1/2激活,导致大鼠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细胞大量凋亡;IPO可以通过激活ERK1/2通路,改善其结构破坏和细胞凋亡。
2014 Vol. 44 (2): 95-99 [
摘要
] (
626
)
HTML
(1 KB)
PDF
(1148 KB) (
730
)
论著
100
腺苷A1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浙南汉族人群部分性发作癫痫耐药的相关性
徐惠琴1,欧福勇2,那仁·满都拉1,涂东佩1,郑荣远1,陈江帆3,陈必成4,陈玉军1
目的 :探讨腺苷A1受体(A1AR)基因rs903361、rs10920573及rs3766553多态性与浙南汉族人群部分性发作癫痫耐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癫痫耐药组和非耐药组各60例)及正常对照组(正常组)6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法检测A1AR基因rs903361、rs10920573和rs3766553的多态性,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与癫痫耐药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入组人群三个位点等位基因C和T分布,正常组与非耐药组三个位点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耐药组rs903361 CT型分布频率低于非耐药组(P=0.017),而rs10920573 CT型分布频率高于非耐药组(P=0.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s3766553基因型分布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903361 CC型、TT型耐药的危险性分别为CT型的2.730倍和2.609倍,P值分别为0.043和0.047;rs10920573的CT型耐药危险性为TT型的2.572倍(P=0.036);rs903361 CC型、rs903361 TT型、rs10920573 CT型均为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1AR基因的rs903361 CC型、TT型和rs10920573 CT型为浙南汉族人群部分性发作癫痫耐药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2014 Vol. 44 (2): 100-104 [
摘要
] (
612
)
HTML
(1 KB)
PDF
(820 KB) (
679
)
105
miR-195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许践刚1,林峰2,张宪波1,胡芝3,王昭君1,赵挺1,沈洁2
目的 :探讨miR-19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术后2周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miR-16为内参,采用茎环RT-qPCR方法检测48例术前、术后2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表达明显降低至健康对照者水平。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95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4.4%和68.8%。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统计未见血浆miR-195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中miR-195的异常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2014 Vol. 44 (2): 105-108 [
摘要
] (
595
)
HTML
(1 KB)
PDF
(750 KB) (
664
)
临床经验
109
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联性
孙蓉蓉,张文淼,肖碧如,杨蒙蒙,陈秋月
目的 :探讨孕早期血红蛋白(Hb)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109例GDM孕妇(GDM组)和151例健康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GDM组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早期Hb浓度、孕早期收缩压、孕早期舒张压、文化水平、孕次、产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孕早期Hb浓度按四分位间距分为四组,比较各四分位和GDM组发病的关系,发现Hb浓度升高,GDM发生风险增加;spearman相关分析示孕早期Hb浓度与GDM的发生呈正相关(r=0.201,P=0.001)。在校正了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早期高Hb水平(Hb≥130 g/L)可显著增加GDM的发生风险(OR=3.54,95%CI:1.60~7.83,P=0.002)。结论:孕早期高Hb浓度将增加GDM的发病风险,应加强对孕早期妇女血Hb水平的监测,为有效预测及预防GDM的发生提供依据。
2014 Vol. 44 (2): 109- [
摘要
] (
615
)
HTML
(1 KB)
PDF
(758 KB) (
682
)
论著
113
温州市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锡萍,梅丽琴,胡荣党
目的 :了解温州市5岁儿童乳牙龋流行情况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开展低龄儿童龋病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温州市6所幼儿园693名5岁儿童进行调查,由1名口腔医生参照WHO龋病诊断标准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卡方检验筛选出乳牙龋病易感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693名受检儿童中,乳牙患龋率为72.72%,龋充填率为14.88%,龋均为4.35±4.37,龋面均为10.75±13.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进甜食频率、睡前进食和含奶瓶睡觉与乳牙龋的发病相关(P<0.05)。最终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为进甜食频率、睡前进食、父母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以及含奶瓶睡觉。结论:温州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较为严重,建议从限制糖的摄入频率、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和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等方面入手,预防乳牙龋的发生。
2014 Vol. 44 (2): 113- [
摘要
] (
645
)
HTML
(1 KB)
PDF
(798 KB) (
897
)
117
Ecdysoneles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张瑾1,刘素霞1,王倩2
目的 :探讨ecdysoneless(EC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Real-time PCR法检测56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CD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中ECD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ECD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CR结果显示ECD mRNA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增高。100例胃癌组织中54例(占54.0%)ECD蛋白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ECD表达与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ECD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5.8±1.9)月,显著低于阴性组的(45.2±1.9)月(P<0.01);ECD表达阳性组的五年生存率为24.1%(13/54),低于阴性组的50.0%(23/46)(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Lauren分型可以作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而ECD表达不能作为胃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P=0.212)。结论:ECD在胃癌中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远处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且其高表达与胃癌预后相关。
2014 Vol. 44 (2): 117-121 [
摘要
] (
624
)
HTML
(1 KB)
PDF
(884 KB) (
769
)
122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喉癌及下咽癌侵犯中的诊断价值
杨登法1,姜亿一2,傅钢泽2,沈剑敏1,吴恩福2,林刃舆3,陈建福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二维多平面重建(MPR)、三维仿真内镜(CTVE)和三维容积再现技术(VRT)成像对喉癌及下咽癌局部侵犯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喉癌及下咽癌的患者行术前前瞻性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MPR、CTVE和VRT)。采用盲法阅片,分别将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横断面结合MPR)与手术病理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三维后处理技术CTVE、VRT与喉镜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多个样本率的x2检验。结果:喉癌31例,下咽癌20例,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与手术病理对评价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声门下区、喉旁间隙、梨状窝、喉软骨、淋巴结结构侵犯基本一致(P>0.05)。CTVE图像与喉镜对评估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及梨状窝结构侵犯和CTVE图像、VRT图像与喉镜对评估梨状窝、喉室和气管结构侵犯亦基本一致(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从二维、三维的角度真实地反映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尤其对肿瘤周围的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CTVE可作为电子喉镜很好的补充手段。
2014 Vol. 44 (2): 122-126 [
摘要
] (
561
)
HTML
(1 KB)
PDF
(959 KB) (
690
)
127
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卵巢癌细胞表面转移相关分子结合肽
李文桔,王乐丹,吕杰强
目的 :利用噬菌体7肽库筛选高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表面转移相关分子结合肽。方法: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体外快速差减筛选(biopanning and rapid analysis of selective inter-active ligands,BRASIL)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和HO-8910PM,经过连续5轮生物淘洗,随机挑选14个噬菌体单克隆进行DNA测序,并进行ELISA、噬菌体竞争结合实验验证阳性噬菌体的亲和性。结果:噬菌体克隆Z3(短肽LRLRNTR)对高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HO-8910PM有较高的亲和性。结论: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短肽LRLRNTR可望为卵巢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复发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2014 Vol. 44 (2): 127-129 [
摘要
] (
573
)
HTML
(1 KB)
PDF
(778 KB) (
643
)
130
Rho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李金海,戴华卫,张海峰
目的 :探讨RhoA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同步检测48例胰腺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Rho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RhoA基因的表达与胰腺癌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RhoA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669,P=0.0007),RhoA mRN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门脉及淋巴结转移、pTNM病理分期密切相关,在中、低分化肿瘤(t=2.447,P=0.006)、门静脉受侵犯(t=2.544,P=0.008)、淋巴结转移(t=2.351,P=0.041)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667,P=0.025)的患者中明显升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肿瘤组织中Rho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3.461,P=0.0003);RhoA蛋白表达量与肿瘤侵袭能力以及肿瘤分期相关,RhoA蛋白的含量在中、低分化肿瘤(t=2.323,P=0.016)、门静脉受侵犯(t=2.119,P=0.036)、淋巴结转移(t=2.117,P=0.029)和pTNM分期较晚(Ⅲ和Ⅳ期,t=2.776,P=0.004)的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RhoA基因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判断肿瘤分化程度、转移能力和预后评估。
2014 Vol. 44 (2): 130-133 [
摘要
] (
702
)
HTML
(1 KB)
PDF
(742 KB) (
794
)
临床经验
134
P53结合蛋白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诸海燕1,金纬纬2,胡燕1,郑飞云1
目的 :探讨P53结合蛋白1(53BP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52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53B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高分化组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低分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FIGO I期组和FIGOⅡ期组以及宫颈鳞癌大病灶组和小病灶组间53BP1 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BP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表达减低,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病灶大小、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
2014 Vol. 44 (2): 134-137 [
摘要
] (
560
)
HTML
(1 KB)
PDF
(754 KB) (
734
)
138
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56例分析
郑晶晶,胡平,吴丹,罗德胜
目的 :探讨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本院所做的256例接受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病例,对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56例共302侧,Ⅱ型148侧,Ⅲ型139侧,Ⅳ型15侧,手术时间平均(58±13)min,术后随访189例,随访率达73.8%,随访时间1~37个月,平均(14.2±2.3)月。术后26例阴囊水肿,手术区域慢性疼痛12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0.7%。未见手术区域深部感染、补片异物反应、睾丸并发症、性功能异常等。结论:经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腹股沟疝理想的修补术式。
2014 Vol. 44 (2): 138-140 [
摘要
] (
558
)
HTML
(1 KB)
PDF
(663 KB) (
745
)
141
卵巢恶性甲状腺肿临床病理分析
温莉虹1,张虎祥2,郑向阳1,林克荣1,张仕锵1,张雷
目的 :分析卵巢恶性甲状腺肿(MSO)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5例MSO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MSO均表现为盆腔包块,无临床恶性及转移证据,形态学上常伴有畸胎瘤成分或可见甲状腺病变良性到恶性的移行过程,免疫组化TTF-1、TG阳性。结论:MSO是少见肿瘤,缺少特异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同甲状腺原发恶性病变,可为畸胎瘤的一部分。组织学可分为乳头型和滤泡型,总体预后好。
2014 Vol. 44 (2): 141-144 [
摘要
] (
609
)
HTML
(1 KB)
PDF
(870 KB) (
801
)
144
64排螺旋CT评估冠状动脉及左心室功能
李建斌,李强,李盛
目的 :评估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的同时进行左心室功能分析定量评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连续临床疑诊或确诊为冠心病的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CCTA检查。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分段法进行分段,采用4级评分法对每段冠状动脉成像质量进行评估。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对照,对CT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42例顺利完成了检查,其中35例同时进行了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功能检查。共评价冠状动脉508段,其中可以用于诊断的占91.93%。64排CT与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LV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P=0.15),两者有较高的相关性(r=0.64)。结论:64排螺旋CT可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像及左心室功能分析,冠状动脉成像总体质量较好,左心室功能分析结果可靠。
2014 Vol. 44 (2): 144- [
摘要
] (
756
)
HTML
(1 KB)
PDF
(811 KB) (
692
)
148
雷帕霉素栓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朱雁林1,傅红兴1,周伟忠2,吴岚岚2,刘成洋1,朱丹1,李慧1,李校
目的 :制备一种含雷帕霉素的聚乙二醇栓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以雷帕霉素为原料药,聚乙二醇2000和聚乙二醇4000为主要基质,热熔法工艺制备含药栓剂,并对其药物含量、重量差异、融变时限、药物溶出等进行评价。结果:雷帕霉素聚乙二醇栓剂外观呈白色半透明状,室温下保持较好的硬度,药物含量、重量差异和融变时限均符合栓剂要求,药物在释放介质中约25 min释放达到75%以上。结论:本研究制备的雷帕霉素聚乙二醇栓剂符合中国药典栓剂质量检测要求,有望开发成雷帕霉素的一种新剂型。
2014 Vol. 44 (2): 148-150 [
摘要
] (
647
)
HTML
(1 KB)
PDF
(683 KB) (
872
)
151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破裂2例诊治体会
丁小游,周凯
目的:探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破裂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我科收治的2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破裂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2例患者均表现为腹部膨隆,腹部叩诊浊音缺乏移动性。B超和CT提示为盆腔形态不规则的多房囊性暗区,伴移动性差且回声不均的腹水。血清癌胚抗原(CEA)高于正常,而癌抗原(CA125)在正常范围内。腹腔穿刺1例无腹水抽出,1例抽出胶冻样液体。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另1例行双附件切除+腹腔病灶清除术,分别随访3个月、12个月,目前无复发。结论:临床上对于女性体检发现盆腔肿块,患者腹部隆起,有腹水征但无腹水抽出或抽出胶冻状液体,影像学提示盆腔多囊性肿块伴移动性差的腹水,CEA升高而CA125正常时要考虑卵巢黏液性囊腺瘤破裂的可能,首选手术治疗。
2014 Vol. 44 (2): 151-152 [
摘要
] (
623
)
HTML
(1 KB)
PDF
(569 KB) (
645
)
病例分析
153
口腔正畸人群体像障碍发生率的对照探析
李伟宏1,张硕非2,曹真胜2
目的:探究口腔正畸人群体像障碍的发生率。方法:分别对113例口腔正畸患者和214名普通人进行体像自评问卷(BIQ)和认知偏差问卷(CBQ)调查。结果:BIQ调查结果显示口腔正畸人群与普通人群在体貌满意度、心理痛苦度及易貌愿望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影响度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Q调查结果显示口腔正畸人群选择“抑郁-扭曲”和“抑郁-非歪曲”的条目数多于普通人群,选择“非抑郁-非歪曲”的条目数少于普通人群(P<0.05),而在“非抑郁-歪曲”的条目选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人群体像障碍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应给予该人群一定的认知干预。
2014 Vol. 44 (2): 153-155 [
摘要
] (
641
)
HTML
(1 KB)
PDF
(606 KB) (
771
)
护理研究
156
肾区皮温测量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
方少样,俞继芳,卫庆,杨小彩
目的:探讨肾区皮肤温度测量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ICU病房中10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0时、4时、8时、12时、16时、20时、24时同时测量患者的肾区皮温、背部皮温和腋下温度(腋温)各7次。结果:腋温与背部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区皮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区皮温测量法是一种较为方便、准确、省时的测量方法,在ICU昏迷患者体温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4 Vol. 44 (2): 156-157 [
摘要
] (
560
)
HTML
(1 KB)
PDF
(506 KB) (
682
)
版权所有 © 2018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医科大学 325035 电话(传真):(0577)86699365 E-mail:wzyxyxb@vip.126.com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