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R-MRI脑动脉成像研究进展 |
李梅芳,许祖梅 |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影像科,福建 莆田 351100 |
|
引用本文: |
李梅芳,许祖梅. HR-MRI脑动脉成像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9): 699-703.
|
Cite this article: |
|
|
摘要 目的:本文就国内外脑动脉粥样硬化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研究现状作一综述,阐述目前脑动脉主要影像检查手段及各自优缺点,分析脑动脉HR-MRI成像原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及HR-MRI在鉴别不同原因脑动脉狭窄方面的优势,评价HR-MRI在分析脑动脉血管重塑,发现斑块,分析斑块成分如纤维帽、脂
核、斑块内出血、钙化及评估斑块负荷的能力,并指出当前HR-MRI在脑动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
关键词 :
高分辨率磁共振,
脑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综述文献
|
收稿日期: 2015-08-09
|
通讯作者:
许祖梅,主任医师,副教授,Email:xzmei@hotmail.com。
|
作者简介: 李梅芳(1981-),女,福建莆田人,主治医师,硕士。
|
[1] |
段玉霞,傅萍萍,蒋蒙蒙,林文秀,陈伟建. 脑Willis环分型与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的CTA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9): 723-727. |
[2] |
王莹,李彩,朱峰,金笑平 . 羟苯磺酸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5): 387-390. |
[3] |
徐浩力,何雯雯,蒋蒙蒙,林文秀,夏沪伟,张子锐,赵梦静,黄望乐,傅萍萍,诸葛启钏,陈伟建. 慢性脑缺血的多模态CT成像及临床高危因素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9(9): 654-660. |
[4] |
叶会闯,柯文婷,范恒鑫,陈真婧,樊树峰. 增强动脉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值的影响因素[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3): 194-196,201. |
[5] |
胡兰兰,陈佳君,陈君第霞,潘晓琼,胡臻. 黄芪多糖对棕榈酸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12): 876-880. |
[6] |
卢晔芬,邱伟文,曾婷婷,程伟进,陈建军,饶杰. 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脑桥旁正中梗死的诊断价值[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9): 687-689. |
[7] |
陈阿丽,黄晓颖. 线粒体功能紊乱及内质网应激与肺动脉高压[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4): 304-309. |
[8] |
桂迪,黄晓颖,王良兴.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调控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2): 149-152. |
[9] |
袁俊波,谢康杰,方军. 脑氧饱和度监测与胸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br#[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1): 77-78. |
[10] |
林中啸,金茜茜,尤朝国,蔡铭,盛汉松,尹波,张弩.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8): 575-577,581. |
[11] |
王爱敏,唐坤,李瑞,曹国全,潘克华,王镇章,林洁. 能谱CT脑动脉造影单能量图像质量优化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8): 600-603. |
[12] |
陶雪娇,罗慧,朱雪琼. 抗氧化蛋白家族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8): 615-619. |
[13] |
周青峰,罗慧,朱雪琼. Yes相关蛋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7): 543-547. |
[14] |
颜春菊,郑直.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5): 388-391. |
[15] |
蔡瑶瑶,周强勇,Emmanuel Ansong,吴雪清. 盆腔神经异常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研究进展[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46(4): 306-30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