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归化与异化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 |
温州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
|
引用本文: |
尹宜宜,任冰文,王丹. 归化与异化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应用[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5(12): 935-.
|
Cite this article: |
|
|
摘要 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中独树一帜的科学,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语言风格极富代表性。但是,在国际化视野中,中医术语英译的问题涉及到中外文化、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影响较大。就此,文章基于归化与异化两大翻译策略进行探究,提出了归化与异化并重并举的主旨思想。
|
|
关键词 :
中医,
英译,
归化,
异化,
双主体策略
|
收稿日期: 2015-03-30
|
基金资助: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2013N231)。 |
通讯作者:
王丹,副教授,Email:wd@wzmc.edu.cn。
|
作者简介: 尹宜宜(1981-),女,浙江温州人,副教授,硕士。 |
[1] 王瑜明. 中医术语怎么翻译, 外国人才明白[N]. 新民晚报, 2008-08-15(A05).
[2] 刘燕波, 黄莺. 文化语境下的中医翻译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 31(6): 11-13.
[3] 李永安. 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2, 25(2): 70-71.
[4] 郑玲, 姜德友. 中医英语翻译的文化障碍及诠释学解读[J].中医教育, 2011, 30(4): 21-24.
[5] 游越. 文化多样性视域下中医翻译的语言障碍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11): 2877-2879.
[6] 劳伦斯·韦努蒂. 译者的隐身: 一部翻译史[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7] 毛红, 赵震红. 从异化与归化看中医文化因素的翻译[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 13(1): 76-78.
[8] 池玫. 论归化与异化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J]. 龙岩学院学报, 2009, 27(4): 70-73, 94.
[9] 郭先英. 浅谈归化和异化在中医术语英译中的选择原则[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4): 334-336.
[10] 刘玲, 陈雨, 王煜, 等. 中医英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译本共存的必要性[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6(4): 437-440.
[11] 苑焕. 从文化视角看中医翻译[D]. 济南: 山东大学, 2008: iii-iv, 1-49.
[12] 李照国, 朱忠宝. 中医英语翻译技巧训练[M].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2: 47-50.
[13] 李照国. 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241-234.
[14] 李照国. 论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J]. 中国翻译, 2008(4): 63-70.
[15] 谭卫国. 论中医术语的翻译策略[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3年春季号), 2013(9): 123-128.
[16] 李照国. 黄帝内经·灵枢(英译)[M]. 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12-24.
[17] 蒋学军. 中医典籍中的文化图式及其翻译[J]. 中国科技翻 译, 2010, 23(1): 34-38.
[18] 孙致礼.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2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36.
|
[1] |
缪立懿,吕颖.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现状与启示——基于亚马逊网站的图书数据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6): 505-509. |
[2] |
潘晓琼,胡臻. 6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3): 187-190. |
[3] |
胡臻,潘少华. 量子力学哲理与中医具身临床思维的相关性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7): 469-473. |
[4] |
孙云,董飞侠,程锦国. 柴芍六君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疗效评价[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5(3): 208-. |
[5] |
吴素君,缪立懿 . 泰国东方大学孔子学院办学实践与思考[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4): 310-312. |
[6] |
谢强丽1,王珏1,冯霞飞1,徐韧2,李文玉1. 不同中医疗法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比较[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10): 772-77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