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生儿危重症高频振荡通气18例护理体会 |
石海明(1967-),女,浙江嘉兴人,副主任护师。 |
嘉兴市第二医院 儿科,浙江 嘉兴 314000 |
|
引用本文: |
石海明. 新生儿危重症高频振荡通气18例护理体会[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5): 382-.
|
Cite this article: |
|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危重症高频振荡通气(HFOV)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8例新生儿危重症HFOV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重点要求。结果:18例患儿经治疗和护理后15例治愈出院,转院1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结论:把握HFOV的适应证,严密监测血氧饱和度(SpO2)及观察胸部有效振荡,采用封闭式气道管理,保持恒定充分的气道加温湿化等,能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
关键词 :
新生儿,
危重症,
高频振荡通气,
护理
|
收稿日期: 2014-02-10
|
作者简介: 石海明(1967-),女,浙江嘉兴人,副主任护师。 |
[1] |
林青青,王思斯,萧捷捷,王万铁.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EICU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3): 233-236. |
[2] |
倪燕萍,曹文丽,叶飞君,陈燕. 基于“医院-家庭”健康信息满足护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卵移植术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3): 237-240. |
[3] |
吕洋洋,黄海群,梁城英,金倩倩. 急诊室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2): 126-131,138. |
[4] |
吕俊英,吴玉洁,夏芳琴,阮淑琴,鲁萍. 两种量表对NICU新生儿压力性损伤形成的预测效果[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9): 759-762. |
[5] |
邵海凌,高诗楚,应辛欣,华莹. 延迟断脐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黄疸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7): 560-563,569. |
[6] |
刘佳慧,刘彩霞,张颖,杨锦红,金速速,李方去. 新生儿B族链球菌侵袭性感染54例临床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4): 287-291. |
[7] |
王臣,张超,潘少华. 超早期干预对脑瘫高风险儿神经和运动发育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4): 298-302. |
[8] |
李影,陈苇苇,许多,张丽青. 斜侧入路体位摆放预防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效果[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2): 155-157. |
[9] |
许多,韩咏琪,徐小群. 手术室护士术中安全用药管理的循证实践[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12): 1000-1005. |
[10] |
徐小群,叶媛媛,杨娇弟,林碧,柳琼,孙彩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9): 762-764. |
[11] |
叶西西,舒美春,潘莘莘,柳琼. 强化自我效能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9): 765-768. |
[12] |
黄瑛,苏春霞. 气管插管患者延迟转入ICU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8): 674-676. |
[13] |
吴宾宾,雷雪贞,骆宏,封亚萍,邵赣琴. 叙事护理对护士职业倦怠干预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8): 677-679. |
[14] |
吴诗媛,项海杰,陈波蓓. 新生儿先天性梨状窝瘘2例救治体会[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8): 680-682. |
[15] |
朱晓玲,郑琼,许芳芳,杨晔琴,李一美,吴永琴. 案例设计教学法对提高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8): 686-688,封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