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中Per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池闯,刘瑜,林晓铭,孙成超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胸外科,浙江温州,325000
Expression of circadian gene Per2 in NSCLC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rognosis
CHI Chuang,LIU Yu,LIN Xiaoming,SUN Chengchao
引用本文:
池闯,刘瑜,林晓铭,等. 非小细胞肺癌中Per2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3(11): 731-733.
Cite this article:
CHI Chuang,LIU Yu,LIN Xiaoming, et al. Expression of circadian gene Per2 in NSCLC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rognosis[J]. JOURNAL OF WEZHOU MEDICAL UNIVERSITY, 2013, 43(11): 731-733.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P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Per2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Per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 (43/60)和95.0% (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SCLC中Per2的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及TMN分期相关(P< 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er2的表达状态与NSCLC的预后相关(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Per2的表达状态均非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Per2在NSCLC中表达降低,其阴性表达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NSCLC的预后。
关键词 :
癌 ,
非小细胞肺 生物钟基因Per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基金资助: 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1]
刘艺飘,郭志英,刘家兴,樊海宁,卢倩. 门静脉栓塞术治疗III型及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后肝再生情况的影响因素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9): 729-735.
[2]
管媛,张程. PET/CT、TBLB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漏诊肺腺癌1例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9): 764-766,770.
[3]
孙浩,郑涌泉,徐梦瑾. 黄芪-莪术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的靶网络识别及配伍机制探讨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8): 603-612.
[4]
桂再欢,冷哲枫,戴元荣. 克唑替尼治疗c-MET扩增合并ALK融合肺黏液腺癌1例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8): 678-681.
[5]
杨志强,黄燕燕,何慧,温媛媛. SMARCA5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7): 550-556.
[6]
万辉,高美玲,林洁,施盛乔,全多多,孔铖英,戴元荣. 不同类型的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术前免疫炎症指标和癌胚抗原的比较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7): 557-561.
[7]
高杨,孙洪鸣,陈春妙,纪建松. 7例肝脏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7): 575-576,581.
[8]
吴刚刚,边学飞,周琪,张肖特,朱赟,陶泽如,邵盛艳,冯珊珊,王红力,杨有雄. 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7): 577-581.
[9]
卢根林,傅志红,陈敏. 乙状结肠癌伴乳腺转移1例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7): 598-599,封三.
[10]
项友群,方冠,金亦翔,杨凯,潘贻飞.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3通过调控β-catenin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6): 440-445.
[11]
陈青思,杨晔琴,翁成杰,林礼琴,戴超慧,陈成水. 个体化预测喉癌术后患者并发咽瘘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6): 472-477.
[12]
蒋一玲,余洪金,张宁波,陈承. 大蒜素通过miR-486-5p/KDM5B轴增加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放疗敏感性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5): 358-364.
[13]
傅扬扬,黄晓颖,王良兴. A激酶锚定蛋白9提高ERK通路活性促进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和迁移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5): 365-370.
[14]
陈小琴,翁细金,孙海琴,陈利民. 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物分析超声造影对乳腺癌预后评估的价值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4): 300-304.
[15]
陈艳梅,周素英,杨小敏,郑翔,张雪珂. eIF3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 [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4): 3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