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温州医科大学的调查与分析 |
郑传娟1,洪晓畅2,金晓童1 |
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1.第一临床医学院 信息与工程学院;2.团委 |
|
引用本文: |
郑传娟,洪晓畅,金晓童. 医学生生命教育的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温州医科大学的调查与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5): 385-388.
|
Cite this article: |
|
|
摘要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生命教育程度关系着自身及他人的生命与健康,关系着健康中国的实现。近年来,医学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对温州医科大学医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建立“感知-引导-实践-反馈”的“四段式”生命教育的培育路径,提高医学生生命教育实效性,构建以生命教育为主导的医学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
|
关键词 :
医学生,
生命教育,
培育路径
|
收稿日期: 2017-09-10
|
基金资助: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JDLB01YB);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wsk054)。 |
通讯作者:
金晓童,副教授,Email:421744500@qq.com。
|
作者简介: 郑传娟(1987-),女,山东泰安人,助教,硕士。 |
[1] 姚月红.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 91(4): 87-92.
[2] 朱萌.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28(1): 96-99.
[3] 王立榕. 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的医学伦理教育探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 34(3): 216-218.
[4] 彭恩胜, 文林. 文化自觉视阈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探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7): 56-60.
[5] 郭长伟. 从生命意义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基于徐州地区大学生生命认知的调查分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5(3): 84-87.
[6] 郑梓南.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和保障机制研究[D].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11.
[7] 李芳, 刘彤, 胡正娟, 等. 大学生生死观调查研究及生命教育的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 2012(11): 93-96.
[8] 叶华松. 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5): 71-73.
[9] 王井云. 从生命意义的视角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 教育学术月刊, 2012(7): 22-23.
[10] 黎城荣. 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开展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EB/OL]. (2011-11-23)[2017-9-10]. http://www.zgsmjy.com/List.asp?C-3-4.html.
[11] 梁杰芳. 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生命教育机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10): 1568-1570.
[12] 刘宪亮, 尚进. 论医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内容及途径—医疗职业人格研究之二[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2): 10-13.
[13] 江伟. 大学生生命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12, 22(5): 27-30. |
[1] |
苏凤启. 抗疫精神融入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三维路向[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 52(6): 514-516,封三. |
[2] |
俞林伟,周恩红,陈小英. 当代医学生创业教育满意度现状调查[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4): 336-339. |
[3] |
吴慧蕾,李章平,周少余,杨晨斌. 地方就业安置政策对定向医学生学业成绩和履约情况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11): 938-942. |
[4] |
陈迎红.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供给现状及改进策略——基于10所医学院校的调查分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11): 943-946, 封三. |
[5] |
王媚,王晨莹,朱淑霞. 器官捐献志愿服务融入医学生生命教育的调查[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51(10): 857-860, 封三. |
[6] |
周培森,杨晨斌,李章平,李校堃,赵文娟,辛程远,林瑾,吴慧蕾,朱雪波. COVID-19疫情下订单定向全科医学生参与情况及其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 50(4): 272-277,284. |
[7] |
李鲁静,毛玲朋,洪晓畅. 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生活化的路径探析[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9(3): 228-231. |
[8] |
梅思佳. 医学生职业认同与人文关怀能力、生涯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49(1): 72-75,封三. |
[9] |
林文诗,阮积晨,陈先建.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践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6): 467-469. |
[10] |
陈小英,俞林伟. 科教融合视角下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3): 233-235. |
[11] |
李琦,吕一军. 从课程思政视角谈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8(11): 857-859. |
[12] |
王丹,尹宜宜,章艳乐. 新媒体英语课堂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策略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7(5): 387-390. |
[13] |
梅思佳. 团体沙盘游戏技术缓解医学生压力的实验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5(8): 622-. |
[14] |
施红英,黄陈平,杨新军,叶晓蕾,刘佳明,毛广运,钟崇洲 . 任务驱动法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4(3): 233-235. |
[15] |
李文. 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3(4): 279-281. |
|
|
|
|